




謝教授(右二)於2019年獲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大獎
謝教授(左一)擔任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最終評審
謝教授獲邀出席廣州大學城人才大會與過千名參與者分享對大灣區產業及人才的看法
謝教授(前排右五)獲邀出任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特邀理事
謝海發教授
- 金記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委員
- 香港執業資深會計師
- 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士學位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
-
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青年服務 - 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主席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 香港青年聯會副秘書長
-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體育委員會副主任
- 香港深圳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 港澳深圳市僑聯聯誼會青年委員會主席
- 深圳市歸國華僑聯合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特邀理事
區域服務 - 珠海市金灣區政協委員
- 香港珠海社團總會副會長兼財務長
- 深圳市南山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委員
-
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執委
專業及行業服務 -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會計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榮譽理事
- 中華廚藝學院訓練委員會委員
-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副主席
-
稻苗學會副主席
地區服務 - 粵港澳大灣區扶輪社創社社長
- 九龍樂善堂常務總理
- 九龍城區體育會副主席
- 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副會長
-
何文田分區委員會委員
榮譽 - 第4屆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大獎2019
- 大灣區青年領袖獎2018
- 中小企青年創業獎2015
- 第16屆稻香創意創業大賞2012
- 滙豐青年創業大獎2011
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大受打擊,飲食業首當其衝,有餐飲業團體估計疫情期間本港約有二千間食肆結業,佔總數逾一成。然而,有危亦有機,有餐飲集團決定逆市擴充。金記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謝海發教授向我們透露,其集團在過去一年半增設了逾十五間分店,充分反映出其經營宗旨——要時刻抱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逆市下繼續尋找機遇。
今年初,謝海發教授獲邀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但他指其與浸大的緣份早在他的少年時代便開始:小學畢業禮在大學會堂舉行;中學就讀毗鄰浸大的喇沙書院;2019年他獲浸大知識轉移處邀請,為企業體驗營擔任主講嘉賓,分享其創業經歷;而其創立的品牌「金記冰室」,亦於九龍塘建新中心開設分店,不少浸大師生都是常客。謝教授於2010年創業,三年半後與拍擋開設金記控股有限公司,由「金記冰室」這個品牌開始。集團在不足八年間成功發展出九個品牌,擁有逾四十間分店,當中包括特色餐廳「老夫子餐館」、「亞金南洋茶室」、「鍋居火鍋專門店」及「十三姨酸菜魚」等多個品牌。
過去多個月,不少企業鼓勵市民接種新冠疫苗,紛紛推出抽獎活動,金記冰室亦破天荒推出「一世免費及一年免費食金記」等獎品響應,送出總值達380萬港元的餐飲券,與市民共度時艱。事實上,謝教授承認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來說確實是大挑戰,如以癌症形容,就是最嚴峻的第四期,幸好他們的經營情況只屬第三期,「未到最壞」,而集團又推出不少應對措施,最主要是折扣優惠,還有加強清潔及衛生等。「同事好可愛,而且非常齊心,懂得控制舖頭人手,又主動提出放無薪假,努力控制成本,因此縱然營業額下跌,仍然能夠挨得住。」
高瞻遠矚的謝教授早於兩年前已計劃在餐廳推行電子化,剛好遇上疫情便趁機加快進程,一口氣提升電子系統、推出自助點餐及多個外賣平台;公司運作方面,即使是人數高達六、七十人的內部會議也以Zoom進行,部分面試亦採用視訊形式,他說這些情況在以往根本是「想像不到,匪夷所思的」。
還記得在2003年沙士期間,一些大型連鎖餐飲集團趁機積極擴充,謝教授在新冠疫情下亦採取相同策略,加快擴充步伐:「做餐飲,最重要是店舖的位置,位置理想,生意已經成功了一半。正正因為疫情,一些位置優越的舖位才會放出來。因此,我們就算勒緊褲頭都要去發展,否則機會稍縱即逝。」他認為集團發展至今擁有四十間分店,步伐其實不算快,只是順勢而為;他亦深明風險與回報成正比,因此希望趁年輕再拼搏一下。「業主租一萬尺舖位給你,不可能只做一種菜式,因此我們創立了多個品牌,提供不同派系菜餚,如四川菜、潮州菜等,mix and match多元化發展。」
「金記冰室」是金記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首個品牌,原來這個品牌是老字號,並非集團創立。謝教授解釋是因為欣賞這家老字號,亦希望協助傳承:「金記冰室最初設於筲箕灣,是陳伯在五十年前創辦的,無奈因時代變遷、租金昂貴、加上沒承繼人而結業。傳承這品牌,也可以說是一份使命。」金記冰室在不同地點都有分店,每間店舖都有獨特主題,帶出所處地區的歷史文化:「我們很重視餐廳的裝修和環境,希望冰室的客人坐得舒服。」如九龍塘分店鄰近廣播道,因此以「播音歲月」為題,赤柱分店就以海盜船做賣點。至於食物方面亦保留老字號金記冰室的特色,沿用陳伯自1967年開始採用的奶茶配方,招牌菜有豬潤麵、咖哩及焗豬扒飯,飲品會有「和尚跳海(即滾水蛋)」、「白雪公主(即香草冰淇淋配七喜)」、「黑牛(即朱古力雪糕加可樂)」這些地道茶餐廳美食。
集團另一品牌「老夫子餐廳」,亦是謝教授對本地漫畫人物致敬之作。他指當年經朋友介紹,到台灣拜訪老夫子作者的第二代,雙方竟然一拍即合,獲授權開辦食肆。謝教授說:「『老夫子』漫畫老少咸宜,是華人的icon ,集團加入了這個品牌後,令集團的名氣大大提升。」這個商業決定就如謝教授名片所寫,經營飲食集團做到具「人、情、味」。
走筆至此,別以為謝教授的創業經歷一帆風順,在他創業初期,原來曾有一番波折。謝教授是會計師出身,更有英國倫敦大學法律學士學位,出身四大會計師行,當年毅然離開公司創業,便遭到家人和上司反對。謝敎授笑說要趁年輕實現夢想,他記得25歲創業時,事無大小都要親自處理,第一次打電話去供應商訂貨,對方問送貨日期和地址,其實當時他還未搵到舖位。「結果當然是『比人鬧』,原來訂貨預早一日就可以了!」在樓面幫手更是全新體驗,曾有客人問他是否第一天上班。但他說:「挫折一定有,只有邊學、邊做,面皮夠厚就得。」
創業初期,謝教授開設過店舖專售墨西哥卷餅,怎知剛抵港的墨西哥廚師在申請工作簽證期間,被入境事務處誤以為黑工,身為僱主的他與廚師一同被捕。謝教授雖獲保釋,卻隨即要為官司奔走而未能如期開業,折騰了多個星期官司才解決。他說做生意常會遇上不同的難題,生意欠佳、盈利不足甚至虧損,因此他不鼓勵所有人都去創業。他創立了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推動創業文化,希望有意創業的人有所支援,但他強調青年首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創業,強調做人和做生意一樣,都要樂觀積極:「打工有汗出有糧出,創業有汗出未必有糧出,還要出糧給員工。」
謝教授曾獲多個獎項,包括滙豐青年創業大獎2011及大灣區青年領袖獎,謙虛的他說自己沒有成功之道,只是有幾句說話常掛嘴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另外就是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做任何事若果能夠堅持便不會輸,「唔輸就等如贏了一半」。他鼓勵年輕人多嘗試,不要怕失敗。他以自己為例,25歲創業時為自己定下目標:「花幾年時間試試創業,到了30歲時仍然不成功才考慮其他工作。就算不是創業,工作假期也不妨一試,敢於去闖才會有機遇。」
在打理企業之餘,謝教授亦擔任不少公職。他一直嚮往參與青年事務,因為自己也是草根階層出身,希望和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他指最痛心見到青年人無知,他認為「大家必須放棄香港人的自我優越感,擴闊視野,了解大趨勢,倘若缺乏觸覺便很輸蝕。」謝教授本人亦身體力行,終身學習,他剛完成人民大學的法律碩士課程,未來亦打算進修與法律、經濟相關的課程,他笑指自己「八八卦卦,求知欲強」,所以也會報讀與實際生活沒太大關係的課程,只想樣樣都知道一點。他笑道:「我這個人面皮厚,不介意識朋友。因為有時識人好過識字。」他亦正為一所內地大學擔任客席教授,分享財務知識和打拼的經驗,視之為磨練自己說「普通話」的好機會。
對於未來目標,謝教授說:「要繼續好好服務浸大!」不論企業或者公職服務,希望將現有的工作繼續深化。在創業的歷程中,謝教授慶幸遇上不少良師益友,他認為做人、做事、做企業最重要是人緣:「樂觀、積極、具正能量的人,自然會多人擁戴。如果能夠輕鬆正面地處事,做甚麼事都會順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