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 和而不同

2017年10月26日

君子博学 和而不同

冯汉柱基金全人教育讲座教授──陈锦荣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奉行全人教育的理念,是本地首家提倡全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大学早于2006年在冯汉柱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的慷慨捐资下,设立冯汉柱基金全人教育讲座教授席*,领导及策划校内的全人教育,培育学生具备更寛广的视野。今年,浸大人文及创作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陈锦荣教授获邀出任冯汉柱全人教育讲座教授一职,秉承大学的抱负,在学术上推动全人教育,为学生带来多元的学习体验。

陈教授于本地、亚太及欧美地区的人文学领域为人所熟悉。他除了肩负浸大的职务,更担任香港人文学院主席,并不时获传媒邀请就少数族裔、视觉媒体及青年文化等议题作评论。他分别于1997、1999和2008年获Gustafson Fellowship、Rockefeller Fellowship 及Annenberg Fellowship等荣誉。他的研究涉猎甚广,涵盖国际及亚洲媒体与文化研究、人权哲学及政治、性别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重要公共卫生议题等,曾撰写或编纂学术著作十一册,更经常获邀于国际学术论坛上担任讲者,其在2006年的论文War, Incendiary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更获著名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颁发「最佳论文奖」。

只要曾与陈教授见面,定必会对这位学者留下深刻印象。陈教授风度翩翩、谦谦君子,对衣着的要求跟其教学态度同样一丝不苟。陈教授的英文全名是John Nguyet Erni,因他拥有西班牙、菲律宾、中国及越南血统,是多国混血儿。由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成长,陈教授的研究不单结合了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跨国籍、跨文化的特色,还处处流露出对弱势社群,特别是少数族裔人士的关怀,见解独特。我们跟陈教授的对话就以人文学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开始。

「人文学以观察、分析、欣赏及理性批判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行为。若有人或是政府对人文学采取漠视的态度,那绝对是短视的。事实上,人文学是大学给学生最实用的礼物。」陈教授如是说。陈教授从事人文学研究逾二十五年,他指人文学于数百年前便已出现,当时不论是西方的欧洲还是东方的中国,都主张以人类为知识探究的中心,从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角度,深入探索人类的方方面面。

陈教授解释人文学本身对当今世代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以往学术界强调专科专才,但现在社会急速变化,每隔数年总有部分专科知识变得不合时宜,再加上不少当代议题都是跨学科、跨文化,例如环境、数位化、移民等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新一代的领袖不单需懂得多种语言,学问也要广博,不囿于个别学科,才能看通世界的问题。」近年,人文学越来越受国际社会重视,不少学者纷纷提出「复兴人文学」。去年,一本名为《In Defen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的书籍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该书作者在序言点出了未来世界领袖的特质:「我们渴求智慧却淹没在资讯里。今后的世界会由拥有综合能力者主导──这种人善于思辩,能把握时机,汇集正确的资讯,作出睿智的重大抉择。」

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人文学经常被人标签为「不设实际」的学科,取得的研究资助远比工程、医学或理科的少。因此,陈教授十分欣赏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博士及副主席冯国纶博士的远见,也感谢他们透过冯汉柱慈善基金捐资,成立此全人教育讲座教授席。此讲座教授席不单对浸大大有禆益,亦能对社会带来正面影响。陈教授指出浸大的全人教育理念,塑造学生成为具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与人文学的理念同出一辙,目的是希望学生「突破框框思考,以批判的角度分析议题之余,同样有弹性及包容之心去欣赏事物」,回应了现今时代的需要。

陈教授予外界的一贯印象是位「『卷起衣袖』亲力亲为,与少数族裔人士同心同行的人」。他所推动的研究绝非纸上谈兵,而是以行动实践其信念。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陈教授在进行少数族裔的研究时,即使教学及研究工作繁重,他仍在工余时间修毕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法律硕士学位,致力研习国际人权法,希望为其研究的社会公义议题提供法律的观点。一方面,他对少数族裔人士的遭遇感受很深:「当您看到少数族裔年轻人是如何绝望,便会想到不得不为他们做点事情。」另一方面,他亦希望这些少数族裔的研究,为这一群鲜有保障的香港人提供实用而又深入的资料,提供协助。 「究竟哪一种情况在法律上视为歧视?我今天碰到了不一样的待遇,纯粹因为我运气不佳,还是因为我跟其他人不属同一种族?正是因为想清楚了解这些问题,所以才决定修读法律。」结果,陈教授与另一位学者合著的《认识香港南亚少数族裔》,不但成为了讨论少数族裔议题的入门指南,更成为制定平等机会政策者的指定读物。

谈起少数族裔人士的景况,陈教授如数家珍般,即时举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上碰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即使这些少数族裔人士在香港土生土长,不论是租屋还是找工作,每天仍然遇到很多排斥的情况。纵使资历或条件相符,但碍于文化甚至外表上的差异,业主或雇主对他们存有误解或偏见,因而把他们拒诸门外。」陈教授在浸大亦教授「种族、少数族裔及媒介文化」一课,他说不少在本地长大的浸大学生,上课后才得知原来香港居住着那么多种族的人,部分同学更是首次接触这些肤色跟自己不同的香港人,反映年青一代对这些小众知之甚少。陈教授最希望教导年轻人能以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周遭社区与身边事物的认识。

陈教授在文化界同样活跃,媒体评论以至文化研究论述都见其踪影。近年,他取得多项资助,展开多项与人权及文化有关的研究。他指社会不公义的问题并非香港独有,放眼亚洲,相类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不少来自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女性嫁至台湾当「外籍新娘」、韩国和日本亦有蒙古裔移民和越南侨民。陈教授希望透过讲座教授席所提供的财政资源,再加上他在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及文化界的广泛人脉,推动成立一个国际平台,或透过纪录片等不同媒介,让更多跨种族、跨文化的故事呈现于大众眼前,并让移民、人权等的研究走进更深的层次。

学术以外,陈教授亦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他是不少公民社会组织的成员,同时亦会倡议可行的政策或方案,协助南亚少数族裔学生升学,例如建议本地的高等院校另设中文测试来考核南亚少数族裔学生。陈教授时刻坚持信念,在不同领域为小众争取更多的空间。他谦称做的「只是一小步」,但单在浸大,在陈教授及各方的推动下,文学院及社会科学院于2016/17学年起联合提供大学首个跨学院本科专修课程─ ─性别研究专修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多学科角度及有系统的分析下,了解性别议题与阶级、民族、性取向、国家和全球结构等课题的关系。浸大最近亦获尖沙咀街坊福利会捐资,设立「南亚及东南亚少数族裔杰出学生入学奖学金」,鼓励杰出的在港少数族裔学生升读浸大。这些推动多元和共融文化的步伐,相信是社会所乐见的。

谈起国家正推动「一带一路」这发展方向,社会大众可能只聚焦箇中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会,但陈教授指出只要想深一层,便会发现「一带一路」的发展意味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文化交流及技术迁移。若从人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将会是个有趣且有意义的课题,可为未来「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看法或建议。本文刊登之时,陈教授正于澳洲悉尼大学当访问学人,相信陈教授归来之日,必定能为大家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研究,从崭新的视角观察世界。

*此访问稿于2017年刊登。颁授予陈锦荣教授之冠名教授名衔于2020年改名为「冯汉柱基金全人教育教授」。

陈锦荣教授

  •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
  • 香港浸会大学冯汉柱基金全人教育讲座教授席
  • 香港人文学院主席
  • Gustafson Fellowship 1997
  • Rockefeller Fellowship 1999
  • Annenberg Fellowship 2008
  • 国际组织Internati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第56届年度会议中获颁发最佳论文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