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中醫藥國際化

2017年10月12日

君子博學 和而不同

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卞兆祥教授

傳統中醫藥走向世界已成為必然的趨勢。中醫藥於歐美等地日漸風靡,奧運運動員採用拔罐療法備戰,知名企業家棄西方醫學尋求中醫藥治療對抗癌症炎症……這類例子比比皆是。正當社會大眾愈趨關注化學合成物對身體、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主要由天然產物提煉而成的中藥就更顯其優勢,中醫藥不但在中國的醫療保健體系扮演着愈顯重要的角色,其對世界各地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香港浸會大學去年為促進本地中醫藥臨床研究的發展,在曾肇添慈善基金的支持下,成立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席*,而出任此講座教授的學者,就是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及講座教授卞兆祥教授。

卞兆祥教授於2001年加入浸大,是浸大中醫藥學院成立早期已加入的學術要員,他不單領導團隊為浸大建立起龐大的中醫藥診所網絡,16 所診所覆蓋港九新界;更一直提倡於香港成立一所中醫醫院,且牽頭為浸大成立香港第一所,也是唯一的香港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還有不得不提的是,去年以卞教授為首的團隊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浸大成立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卞教授是中醫臨床、中藥藥理、及新藥研製的專家,研究消化系統疾病多年。他指出中醫藥要邁向國際,臨床研究不可或缺:「傳統中醫藥要融入主流醫學,關鍵在於能夠提供充足的臨床證據,證明其療效及其安全性,因此如何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將中醫藥的療效和安全性顯現出來,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

卞教授指中醫藥博大精深,蘊含三千年的智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療系統之一。中醫藥理論源於經驗,部分複方沿用至今,甚具療效。然而,箇中的療效和機理仍有賴更多臨床研究提供實證支持,而臨床研究亦必須依從西方醫學報告的規範,其結果才能走入主流醫學。因此,卞教授早於十年前與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及四川大學等專家成立工作小組,為中藥複方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報告制定規範,有關規範終於在今年完成,並於國際知名期刊《內科醫學年鑑》以中英文在網上同步發表。這是該年鑑自 1927 年創刊以來,首次以英文、中文繁體和簡體版同時發表,說明國際醫學界對中醫藥研究的重視。

卞兆祥教授指出:「目前,與中藥複方相關而已經發表的臨床試驗報告達數萬篇,但這些研究報告的質量並不十分理想,這不僅降低了中醫藥的價值,亦影響對其療效和安全性的判斷。因此,我們急需建立臨床報告指引,以助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發表臨床試驗報告,同時擴展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此規範公佈後,可望為各地從事中醫藥研究人員提供指引,切實改善中藥複方臨床試驗報告的質量,為中醫藥規範化邁進新一步。

現時,社會大眾對中醫藥的需求越來越殷切,因此浸大中醫藥學院進行的臨床研究針對的均是大眾所關注的疾病,例如消化系統疾病、骨關節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認知障礙等,而卞教授專門研究的是消化系統疾病。正如美國胃腸學會所言:「好的腸胃對個人身體健康而言,比大腦更值得我們留意。」胃腸病在現今社會愈趨普遍──大腸癌在本港最常見癌症中排第一位;另一常見胃腸病「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會出現腸臟功能紊亂、失調或腸道過敏所引起的症狀,香港有逾 30 萬人受此病困擾。

卞教授於大學畢業後一直以消化系統疾病為研究目標,他說他深切感受到不少胃腸病病人所受的困擾:「病人每星期要看醫生一至兩次,飲食起居亦受影響,一旦停藥,癥狀隨即復發;部分人因炎症或潰瘍,需要服用類固醇,而長期使用類固醇又會帶來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另外一些患結腸癌的病人,病情雖然在手術或化療後受控,但化療帶來的副作用令病人嚴重不適。在這些情況下,中醫藥治療能夠填補西方醫學的不足,例如紓緩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協助病人復原。」

卞教授為中醫藥治療胃腸病的專家,他擁有 52 項專利,並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治療胃腸病的臨床研究作出了不少開拓性的貢獻,例如其團隊於 2016年發現中藥材「馬爾康柴胡」內所含的一種名為「Pd-Ib」天然化合物,能顯著緩解急性腸炎所引起的身體不適,並已獲得專利,期待可以開發成新藥。去年,浸大與香港中文大學和培力控股簽署合作協議,合力研發治療功能性胃腸病的新藥,亦是建基於卞教授的研究團隊與中大醫學院始於 2002 年的全港首個中西醫結合協作研究。卞教授在臨床研究方面具接近三十年的經驗,不過他指中醫藥的臨床研究過程需時、耗費龐大,有賴團隊各人合力解決困難、衝破障礙。

卞教授以中藥複方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作為例子,他解釋整個研究過程分成多個階段。首先:要確定為何要研究這個中藥複方;然後,核證藥物的臨床理想劑量、以及該複方是否真的有效及安全;第三階段,要檢驗中藥複方與現時臨床常用的一線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比較;最後,研究要解釋背後的機理,為何該藥對人體能產生療效。卞教授指出:「西方醫學研究初期可用於動物身上,但中醫的臨床研究,一開始便要物色病人作研究對象,而當研究牽涉病人,所需的時間及所花的金錢都遠比一般科學研究多,經費所耗甚大!」此外,卞教授亦解釋病人的生活習慣、起居都對藥效構成影響,再加上中藥為複方,與西藥多為單一化學成分(single compound)不同,要讓每位病人都接受同一製作過程、同等質量的藥物,着實耗費不少功夫。

卞教授表示幸好多項研究都先後爭取到相關的研究機構撥款,同時亦得到多位熱心公益人士的捐資,研究才得以順利進行。卞教授又特別感謝捐資支持成立曾肇添中醫藥研究臨床教授席的曾肇添慈善基金,他指認識曾氏家族成員,知道他們熱心社會服務,關注教育及長者的健康,期望透過基金的支持,推動中藥新藥的開發,為社會帶來裨益。擔任此講座教授後,卞教授表示其短期目標是希望把有關治療功能性胃腸病的新藥推出市場,長遠目標是期望為多項頑疾開發新藥,為病人帶來希望。

談到中醫藥的未來發展,卞教授指中醫藥臨床研究將邁向現代化、國際化和科學化。卞教授曾與來自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多倫多大學及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專家合作,就腸癌的臨床治療探索不同的方法,他認為:「同是研究癌症,與不同專家會面都會帶來新的啟發和見解,相信此類合作會越來越多,有助提升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地位。」

外表儒雅的卞教授原來是運動愛好者,年輕時對球類運動無一不歡,現時多會跑步。他說跑步能讓他心境澄明,從而更有精力應付繁重的工作。這位胃腸病專家的養生之道是「不要吃得太豐富,只需七分飽」,「日常飲食最重要是吃得粗,例如麥皮、紅米等五穀雜糧。」原來辛勤工作的卞教授,慰勞腸胃的良方就是最簡單的食物,絕對值得一眾都市人深思。

*此訪問稿於2017年刊登。頒授予卞兆祥教授之冠名教授名銜於2020年改名為「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教授」。

卞兆祥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及講座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 香港浸會大學創意研究院副總監
  •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擁有 52 項專利
  •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藥管理小組成員
  • 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中醫業小組委員會成員
  • 香港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
  • 日本藥物學會成員
  •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 亞洲科學編輯委員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