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浩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博士在香港理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再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生理學博士學位;後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獲Kevin Foskett教授指導,接受離子通道生理學及神經科學方面的博士後培訓,歷時七載。
張博士是細胞訊號、分子神經科學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專家,多年來潛心探索離子通道的構造/作用及其與多種疾病的關係,主力研究鈣信號失衡對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分子機理。張博士及團隊成功證明導致家族性阿茲海默症的異變基因,會與三磷酸肌醇受體相互作用,並改變其訊號傳遞過程;後又發現鈣訊號失衡對神經元的影響,以致阿茲海默症患者出現記憶混亂。這些發現不但增進人們對阿茲海默症的認識,也為治療此病提供嶄新方向。
張博士於2017年加入浸大,與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教學)及高志明伉儷柏金遜症研究中心主任李敏教授合作,研究開發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中草藥化合物。現時,醫學界已知不少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削弱細胞的自噬作用,防礙神經元進行再利用,但當中機制仍未被破解。研究團隊遂以此為目標,因而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細胞自噬能力受損,是與細胞內鈣釋出通道(「兩孔通道」)的過度活躍有關。
張博士又對中草藥化合物進行測試,以找出哪些化合物可扭轉神經退行性疾病對細胞自噬作用的影響,以及緩解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進程。經過不懈努力,研究團隊發現,以黃連、黃芩、黃柏和梔子組成的傳統中藥名方「黃連解毒湯」,在剔除黃芩後,於小鼠實驗中能顯著降低「β-澱粉樣蛋白」的水平;而中藥複方「元胡止痛散」裏的延胡索,則能降低「過度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阿茲海默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患者腦內異常積聚「β-澱粉樣蛋白」及「過度磷酸化Tau蛋白」。因此,團隊把不含黃芩的「黃連解毒湯」、延胡索、丹參和鉤藤結合,終於研發出治療阿茲海默症的中藥新複方——「神經防禦方」,並在美國及中國內地申請專利。
張博士及團隊致力推進中藥的臨床應用,如改良了部分針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中草藥化合物,減少毒性之餘,亦提升了生體可用率及藥效;並持續研究這些中草藥化合物對細胞自噬作用、神經性炎症、細胞衰老的治療機制。截至2022年12月,張博士取得15項校外研究撥款;已發表學術論文逾70篇,刊登於知名期刊如《Cell》、《Neuron》、《Autophag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及《Science Signaling》,被引用逾4,500次。他也是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的編委。張博士亦是香港腦科基金會的科學顧問。
吳文政先生及王月娥女士
「浸大中醫藥學院自1999年成立以來,銳意成立不同的平台從事創新研究,其專家學者也積極參與中藥的檢測、認證以及標準化,致力為人類的健康和公共衛生作出貢獻。我期盼通過浸大首個中醫藥副教授席的設立及本基金會的持續支持,從而促進學院中醫藥研究的發展及國際化,並進一步提升其在現代醫學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