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雄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董事局副主席

「传统中突破,创新见成果」可说是浸大中医药学的最佳写照。浸大一直不遗余力促进中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令中医药逐步走向国际。除培育能结合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新药研发人才,浸大亦在研究上充分利用前沿科技进行中医药的创新研究,成绩卓著,对人类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吕元祥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董事局副主席

浸大高尔夫球日是大学最重要的筹款活动之一,感恩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一直获得香港社群的鼎力支持,不但为大学的发展筹募资金,更让浸大的捐款人、友好和校友与师生会面,一面享受金风送爽下的高球乐,一面了解更多大学的发展。去年浸大高尔夫球日庆祝20周年,我们谨向所有支持者衷心致谢,感谢他们长久以来的投入和参与,令这项活动圆满成功。

林子杰先生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董事局司库兼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暨谘议会司库

浸大正全力实践其十年策略发展计划第二阶段2023-2028的各项工作,致力开拓知识领域,创造价值以响应社会的需要。为配合大学的高速发展,大学投入了庞大的资源为校园增添崭新的设施,并在全球招聘学术人才,务求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因此,香港浸会大学基金将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凝聚众多热心教育的持份者,务求以稳定的财政资源推动浸大的持续发展。

王惠贞院士,GBS,JP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企业家委员会联席主席

近年内地發展一日千里,不少基礎建設世界矚目,嶄新技術令人耳目一新。我十分鼓勵年青人到内地交流和實習,親身去感受國家的發展和變化,了解當地的工作文化和思維,以及經濟民生的走向,從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香港浸會大學基金將繼續支持學生到內地體驗,協助年青人把握機遇,並加強其競爭力。

严玉麟博士,SBS,JP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 企业家委员会联席主席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有能力创造新价值的人才。推动科研发展,政府、业界、学术界和研发界之间的合作能够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对个人或社会产生正面影响,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

王克勤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校友委员会主席

校友是浸大的宝贵资产,他们的成就反映了浸大独有的特质。浸大有14万8千名的校友,网络遍及全球,不仅是我们教育理念的有力见证,也是把浸大独有价值广传世界各地的大使。校友又透过提供奖学金、师友计划、实习机会等,为同学带来重要的支持,亦为浸大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将竭心尽力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鼓励他们与母校携手同行,造福社会。

孙燕华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青年企业家委员会联席主席

为配合政府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浸大积极以跨学科手法发展艺术科技和推广文化艺术,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和文化体验。例如「未来影院系统」缔造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而以人工智能驱动的BuVatar则为发展人工智能生成电影迈出一大步。香港浸会大学基金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将继续全力支持浸大艺术科技领域的创新研究。

王绍基先生,JP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青年企业家委员会联席主席

随着大湾区与香港的关系日益紧密,推行「大湾区延伸学习计划」实属适时之举。浸大学生除了可以在位于珠海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取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更可透过实习和各种体验式学习活动,汲取实战经验,并在大湾区建立人脉。透过更深入了解大湾区的最新发展和未来发展机遇,浸大学生将更有能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陈镇仁博士,GBS,JP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

作为政府资助大学,浸大肩负为香港培育未来人才的重任,并藉创新研究来推动知识发展。多年来,我们与香港风雨同路,共同成长。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的中医专家及社会科学院的学者积极投入社会的抗疫工作,适时响应社会需要。展望未来,我们将与大湾区校园内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紧密合作,为香港的发展作后盾,强化本港在大湾区的地位。

邹霭云女士 香港浸会大学行政副校长暨秘书长

随着赛马会创意校园在2024年启用,我们的学者和学生将可在一个有利于学习、激发创意、鼓励创新且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尽展所长。新校园配备创新先进的设施,并会成为促进跨学科合作和知识交流的互动空间,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体验,提升浸大的教研实力。我们衷心感谢各界的大力支持,令这个项目得以落实。

陈郑惠兰女士 香港浸会大学发展事务处总监兼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秘书长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今年踏入15周年。基金自2009年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筹募成绩亮丽,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基金的成功全赖各界捐款人和支持者的坚实支持,我们由衷感谢。大学傲然踏进策略发展计划(2018-2028)的第二阶段,期待各界继续与我们同行,使浸大成为一所在国际上具影响力和举足轻重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