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浸大获历来最大额单一捐款兴建赛马会创意校园
 一众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董事局成员及企业家委员会委员致送荣休礼物予钱校长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董事局成员及企业家委员会委员设宴款待钱校长及夫人

钱校长指黄应士教授的慷慨捐资将惠及浸大以至全香港
钱校长在毕业礼赞上与同学合照留念
钱校长出席本年度理学院的毕业班聚会
 钱校长于本年度的教学人员奖励计划颁奖典礼与得奬者合照

 钱校长与一众师生组队参加香港单车节

「矢志不渝,不离不弃」,是浸大支持者的高贵品质。在香港社会动荡及疫情肆虐之时,他们仍继续支持浸大,毋需我们叩门呼吁,他们欣然主动捐款,这份情谊,我们岂能忘怀。」将于本月底荣休的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钱大康教授对大学的捐款人和机构心怀感激。他对浸大的筹募工作贡献良多,在其五年多的任期内,浸大一共筹得超过20亿元的捐款、雅诺捐款及配对补助金,合共总额打破历年纪录。钱校长笑言「幸运的成分占了不少」,感恩浸大一直有一群认同本校教育理念的热心人士在默默的支持。

钱校长喜欢用「支持者」来形容浸大的捐款人,因为「不论捐款多少,我们也同样感激!」他更直言从不喜欢在与支持者往来的书信中提起金额(dollar sign),又指筹款不是科学,没有一套方程式:「我跟不同界别的人士见面,从来不会说要募捐多少,反而开阔天空,甚么都谈。最重要是坦诚相待,恳切交流。每位校长都会向社会人士阐述大学的愿景,但若果只有目标远大,未能积极实践,别人便会知道这是空谈,因而不再愿意给予支持。」钱校长庆幸浸大不少捐款人都很长情,校友亦很窝心,持续不断给予支持,或许是因为大家看到我们能够「言行一致」,会切实地向着目标迈进。

翻查报章,钱校长于2015年上任前的咨询会上,便已谈及要把浸大发展成一所世界性的博雅教育大学,推动国际化,提升本科生到海外交流的比率。五年后的今天,这些目标逐步实现,可见校长言出必行。在他的带领下,大学公布了十年发展蓝图,奠定三大重点研究领域,以及推行「人才100」计划,在全球招聘世界级学者,加强浸大的教研实力。

钱校长解释道,纵使大学的策略发展计划进展良好,渐见成果,但以本校1994年获正名为大学起计算,浸大与国际大学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属年轻的大学,而在最新的QS世界首50所最佳年轻大学(校龄不足50年)的排名榜中,浸大排行全球23。在研究方面,钱校长认为尽管只有20多年历史,不少研究已达至国际水平,算是做得不错;但若要做到领先的水平,则还要再加把劲:「与传统学科相关的研究,部分知名大学已有近100年的经验,我们要赶上最前列,相信要花很长时间;反观一些新兴学科,大家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我们这些年轻大学便大有可为。此外,我很鼓励同事突破固有思维,而只有在百花齐放的环境下,让不同的想法互相冲击,才能在研究上缔造更多新的突破。」钱校长认为浸大的中医药团队在药物开发、中医药国际化等方面已接近领先水平,而传理学亦是浸大的强项,这些全赖浸大先贤的远见,一早为大学开拓创新的学科;而在大学十年策略发展的蓝图下,浸大重点发展「创意媒体、健康与药物研发、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三大范畴,正是针对既有的学术优势,结合其他新学科的领域,推动浸大立足世界。

在吸纳人才方面,大学推动「人才100」计划短短两年以来,经已招聘了97名学者,当中三分之二来自海外,钱校长强调「人才多元」对一间大学非常重要:「多元才能擦出火花(Diversity generates sparks),当思想能互相碰撞,大家才会跳出框框去思考,那样才有创新的可能!」他又解释聘请顶尖人才的理据:「一流的人才会乐于与一流的学者共事;但二流的人才或许没有足够自信与比他们优秀人合作,这一线之差足以影响大学的发展。」除了吸引世界级的学者前来浸大,钱校长更把「人才100」计划扩展至具才华的博士研究生,向他们提供奬学金,邀请他们加入大学新成立的六所跨学科研究实验室,包括:创造性智能实验室、计算医药学实验室、系统健康研究实验室、智能社会实验室、数据经济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伦理与理论实验室;把艺术、人文、电影、伦理等创意学科链接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医药、经济、生物及物理科学领域,让浸大的人才库保持活力。

在硬件方面,浸大今年喜获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慷慨赞助四亿五千二百万元,动工兴建一座崭新的校园──赛马会创意校园,是全港首个结合学术空间和学生宿舍的建筑,集研究、教育和集体创作于一身,并糅合最先进的设施,营造浸大教与学的创意天地。今次的捐款是浸大成立以来最大单一捐款,背后能够争取到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足以显示基金对钱校长充满信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香港经济低迷,钱校长亦迅速应变,与大学团队推出「SEED计划」,包括提供职位空缺、实习和师友机会,提升学生的能力,协助应届毕业生及同学渡过经济难关,而校长本人更牵头捐出薪金,让这项有意义的计划得以顺利推行。回望过去数年,大学在钱校长任内推出的学生项目多不胜数,包括成立第一代大学生基金和少数族裔杰出学生入学奖学金、加强学生到海外交流的机会、鼓励同学参与体验学习项目等,钱校长谦称这些全是同事努力的成果,功劳是整个团队的。

面对世纪疫症的冲击,钱校长认为对学生的影响有限,因为上课模式的改变并非长期性,反而在疫症大流行的新常态下,师生更主动去实现跨境的教学或协作,学术活动除了以一贯实体方式进行,现在更可以混合实体和网上模式(hybrid mode)同步进行,冲破地域和时区的界限,更紧密与海外大学合作。

钱校长不但为浸大制订了长远发展蓝图,更在硬件或软件方面,提升大学的实力 。究竟大学目前最需要的甚么?「Hope is what we are missing」,他认为最迫在眉睫的就是:「希望」,要给年青人带来希望。钱校长今年在毕业典礼致辞时亦向毕业生说:「我促请政府带头示范,重建香港多年来信守不渝的兼听和包容,珍惜不同意见者的声音,修复不同阵营之间的撕裂和缺乏互信。」他指大学是创造知识之地,大学师生为拓展更美好的将来,往往走在时代之先。「曾几何时,学者无惧挑战传统学说,大胆提出地球是圆的说法,而事实亦证明了他们是正确的。我希望做学问的人不要害怕挑战权威,不要自我审查。」

「香港的年青人,他们纵使有甚么不好,他们也是香港的年青人。」钱校长认为要为年青人带来希望,可以包括增强他们的信心,建立职前的技能,他又提醒浸大学生,当今新世界既复杂又不确定,除了要具备高智商(IQ)和高情商(EQ),更加需要协作商(Collaborative Quotient CQ): 「『协作』不只是请求别人与你合作,从而令你成功。『协作』是要提升及充实彼此内涵,欣赏和包容差异。在协作时,必须摒弃『我对你错』的思维模式,也要抛开『你针对我』及『他们针对我们』的成见。」

钱校长十分感恩同事们在过去五年尽心尽力,又谦称自己在任内没有甚么大成就,最希望自己所做的就是能唤醒浸大(Wake up BU)。他指自己为人性急,又非常紧张大学内的一切事务,结果「时常批评这里,批评那里,相信同事可能不太习惯,有时或会令同事难堪」。然而,他认为浸大满园精英,他们绝对可以让大学更上层楼。他希望:「同事的眼光放得更高更远,着眼国际,经常审视自己,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多更好。」

若有到过校长室,想必被校长的计算机桌所吸引——这张调校得特别高的计算机桌,可供校长站着使用。我们这位在办公室站着上班的校长,确实有不一样的目光,为浸大带来了全新气象。校董会会议厅外增添了不少学生的艺术创作,校长府邸亦经常展示师生的优秀作品,而大学各项信息平台,校长最希望能「学生为先」。退休在即,诸事繁忙,钱校长未有时间为自己作长远规划。因为要搬离校长宿舍,故此他表示已委派夫人「寻觅蜗居」。不过近来总算有余暇重拾踩单车的乐趣。

浸大上下对校长依依不舍,将在本月举办多个惜别校长荣休的活动。钱校长在临别前亦不忘其幽默本色,笑说根据过往经验,他每次离开一间大学,该大学的排名便会上升,港大如是,科大亦如是,因此他和大家一起期待,迎接浸大更好的明天,更高的排名!

钱校长真是妙人妙语,祝愿他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空便回来浸大这个关爱的大家庭,和大家见面,把酒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