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利希慎基金代表团于2017年到访浸大

利希慎基金代表团参观视觉艺术院,了解师生的作品和艺术构思

多位浸大代表于2017年拜访利希慎基金

何女士于2019年获香港大学颁授名誉大学院士荣衔,以表扬其对香港社会的贡献(香港大学网页相片)

利希慎基金赞助出品的纪录片《争气》和《继续争气》,由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得主杨紫烨执导。基金希望透过这系列让更多人切身感受这班年轻人生命转化的真实故事

何女士于2015年应邀出席政府的「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OPRS) 的启动会,与协康会代表分享由利希慎基金赞助的先导计划的经验

何女士自2016年起,担任社创基金食物援助旗舰项目FOOD-CO 委员会委员。FOOD-CO透过结合信息科技和数据分析,提升食物捐赠及派发的效率

何女士于2015年出席利希慎基金所赞助的绿色力量「青年气候论坛」。计划亦提供「绿色基金」,让中学生有机会推广与实践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为改善气候变化问题出一分力

 
何宗慈女士

  • 利希慎基金总裁
  • 香港大学名誉大学院士(2019)
  • 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 扶贫委员会辖下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专责小组增补委员
  • 食物援助旗舰项目FOOD-CO咨询委员会委员
  •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咨询委员会委员
  • 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香港有不少善心家族以家族财富设立慈善基金,长年累月地支持社会各项公益活动。植根香港近半世纪的利希慎基金(下文简称基金)可谓当中的表表者,除了持续以捐献带来改变,基金在近十年更为公益事业引进新思维,甚至促使政府改变政策,令慈善捐献的影响力更深更广。在利希慎基金总裁何宗慈女士的领导下,慈善捐献不再单纯是「施与授(give and take)」的关系,更是共同协作,凝聚相同理念的伙伴,一起创造社会价值,就如她所言:「$1+$1不单可以转化成$3的妙用,甚至可以变成$4的效益。」

过去一年多,全球受到世纪疫症的折腾,何女士作为提供资助的一方,锐意安排同事主动联络受助人和机构:「我们打电话给受助机构,不是要追问进度,而是要了解他们在疫情下有甚么困难,基金可以如何更好地协助他们。」她指基金延长了部分项目的资助期,甚至增加拨款,协助受助机构度过难关;基金更在短时间内批出二十多个新项目,适切针对受助人和机构的需要。她指做慈善同样需要把握时机:「若每个项目由研究到推行动辄经年,那便真的太迟了,Time to market(适时)亦非常重要。」基金能够迅速、「到位」地响应社会的需要,何女士归功于利氏家族的信任和灵活,她指基金董事局成员态度开明:「只要得到他们首肯,项目便可随即开展,不像上市公司辖下所设的慈善基金,需要通过相关程序,要兼顾不同股东的意见。」

私人家族慈善基金由注资设立、物色资助项目至向受助机构拨款,一般由家族成员兼任,但利希慎基金却委派出身银行界的何女士领导,带动了慈善生态的新模式。何女士曾于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及花旗银行担任高层,拥有逾三十年管理经验,后来因缘际会,于2012年获利氏家族力邀加盟。凡事精益求精的何女士深知自己是外行人,唯有加倍努力,试过每天朝7晚11,钻研各个慈善项目;在工作时间以外,又不时出席受助机构的活动,绝非单靠从数字和报告,而是立体地了解项目的进展。

利希慎基金于1973年成立,经过多年发展,确立了四大公益范畴——教育、社会福利及医疗、艺术及文化、环保。何女士说:「两至三岁的小朋友以至逾一百岁的长者也是受惠对象」。当中以教育占的比例最高,而浸大亦曾有幸获利希慎基金资助。何女士指基金跟浸大一样,十分重视全人教育:「除了学会专业技能,学生更应涉猎不同范畴的学科。我期望学生可以在大学的课程内,有更多体验式的学习,在每个学科都有如影子(shadowing)实习等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停留在观摩的层次。」她亦希望高等院校结合科技与教育,与浸大现时提倡善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于创意艺术的大方向不谋而合。

利希慎基金对香港教育的承担毋庸置疑,在何女士的带领下基金涵盖层面更广,单是推动品德及正向教育,项目对象便由幼儿园伸延至中学生,受惠的还包括老师、准教师及家长。基金更支持制作了不少励志纪录片,何女士特别点出其中三部作品:《争气》、续集《继续争气》,以及《为谁‧下战书》。《争气》系列由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短片得主杨紫烨执导,故事讲述几位中学生在短短六个月内接受各种挑战,以实现在舞台上表演音乐剧的艰苦过程。《争气》上映后叫好叫座,获二十多个国际电影节邀请参展,赢得不少电影节奖项,成为香港有史以来其中一套最卖座的纪录片。2020年,基金再度与杨导演携手合作,上映续集《继续争气》,让更多人切身感受这班年轻人生命转化的真实故事。《为谁‧下战书》正在拍摄中, 追访香港超级足球联赛首位女教练、绰号「牛丸」的陈婉婷如何在男人主导的球场上追逐梦想。何女士说:「拍戏并非为了奖项亦非为了出名,基金的logo放在那里都无所谓,我最希望对观众有所启发,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何女士认为资助项目要讲成效,而效益可以质量兼备。「基金不希望蜻蜓点水式提供资助,而是期望项目可持续(sustainability),带来催化的作用(catalytic effect)。」传统的资助方式是由受助机构提出筹募资金的计划书,再由基金拣选,等别人找上门,但何女士与团队会主动出击,先与基金各董事商讨目标,拟定策略,更会研究现行政策、社会实际需要等,实行策略性捐献,而基金亦会物色有潜质的合作伙伴,再与伙伴磋商如何执行,她将之比喻为谈恋爱:「先是相亲、认识、拍拖、订婚,最后才结婚。」

这些年,利希慎基金开展了多个成功的项目,其中最令何女士感到自豪的,要数「幼儿园有特殊需要学童的早期介入和综合支援」这个计划。众所周知,3至6岁是幼童学习的黄金期,如幼童有学习障碍或特殊学习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 SEN)却缺乏支援,实在令人心痛和惋惜。何女士于是四出奔波,找大学教授做基础研究,并跟协康会合作共同推出上述计划,透过校本专业支援、中心为本治疗及家长教育三管齐下,把一个崭新的支持模式推展至全港10间幼儿园。计划在2014年推出,翌年社会福利署已经汲取计划的经验,在450多间幼儿园推行「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最可喜的是,政府十分认同计划的成效,落实每年拨款4.6亿港元,并于2018-19学年把服务纳入为常规,扩展至于860间幼儿园推行。万事起头难,但何女士从不介意做先行者,基金乐意负担较大比例的资助额,之后再与其他机构分享项目的成果,笑言「我出鸡,你出豉油也没所谓」,最紧要是帮到人。

有别于一般的慈善基金,利希慎基金不介意资助讲求利润的社会企业,甚至是资助额100%用于薪酬开支的项目,基金亦不抗拒;因为何女士更重视项目带来的影响力:「有些基金若有一百元,或会分散资助给一百人;但我们会考虑将一百元,只分给一人,全因项目带来的是变革(Transformation)。我们重视成效的深度多于寛度。」基金所提供的支持更不止于资金,何女士团队更会利用人脉网络,撮合理念相近的机构,共同创造成果。「若果项目是我们认同的,我们乐于同一时间资助多间机构,让不同机构发挥所长,一起实践目标,更会邀约友好的慈善基金一同资助,让项目有更大的协同效应。」外界误解以为私人家族基金各自为政,但何女士说其实香港有很多实力雄厚又热心的慈善基金,乐于分享经验。2016年,利希慎基金积极参与由择善基金会牵头成立的香港颐年慈善基金网络,与多个慈善基金定期见面,讨论如何为香港的安老项目作出更具成效的捐献。网络成员至今已增至19间基金会。「大家互相分享资助了甚么项目,集思广益,更试过针对性了解各基金在脑退化范畴的资助内容,以便大家可以综览全局,发掘当中的缺口,互助互补,令资金运用更为合宜。」 

除了影响力,何女士亦重视项目的延续性:「当我们开展的计划取得成功,便可交由其他有兴趣的慈善基金承接,又或者看看政府会否乐意提供资助。」此外,利希慎基金于2019年连同另外两间机构资助香港首个「按效益付费」(Pay-for-Success)的公私营合作模式项目——「幼儿园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支援计划」,由香港乐施会伙拍大学提供服务,当达到预期目标后,政府将向资助项目的慈善基金支付原初投入的资金,藉此善用捐献的一分一毫,以有限的资源成就非凡的意义。

回顾过去的职场生涯,由商界走入社福界,何女士始终不忘初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学不倦,不耻下问。人生匆匆数十载,转眼便过,何女士希望大家好好利用有限的人生做最有意义的事。她以自己为例:「当年读大学,原本四年制,我只花了两年便读完,只为可以早一点出来社会做事」。社会近年主张work-life balance,何女士有另一个看法: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不是放在某时某刻衡量,而是要宏观地看,在整个职场生涯中如何达致两者的平衡。何女士认为,年轻人在奋斗期无可避免要牺牲一些个人享乐,专注事业,但到了收成期,则可以放慢脚步,好好享受人生:「我现在这个年纪,就真的可以讲求work-life balance了!」何女士庆幸有一个专业又稳定的团队,他们各有专长,各司其职。

日常工作中,何女士总是海纳百川,容许同事各抒己见。「他们的建议,十次有九次我都会听,剩下一次可能我不同意,但也会跟他们解释原因,总之最后大家都会取得共识。」何女士以身作则,虚心聆听同事的建议,同样亦希望时下的年轻人尝试易地而处,了解前辈指导背后的原因,不要轻言放弃,要「抵得谂」,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正如我以前在银行界工作,也没有想过将来有一日我会投身社福界,要由零开始,重新学习」。何女士最后引述前英国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勉励年轻人要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这样人生才会过得丰盛圆满:「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 but 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