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2日
利希慎基金代表團於2017年到訪浸大

利希慎基金代表團參觀視覺藝術院,了解師生的作品和藝術構思

多位浸大代表於2017年拜訪利希慎基金

何女士於2019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榮銜,以表揚其對香港社會的貢獻(香港大學網頁相片)

利希慎基金贊助出品的紀錄片《爭氣》和《繼續爭氣》,由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得主楊紫燁執導。基金希望透過這系列讓更多人切身感受這班年輕人生命轉化的真實故事

何女士於2015年應邀出席政府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OPRS) 的啟動會,與協康會代表分享由利希慎基金贊助的先導計劃的經驗

何女士自2016年起,擔任社創基金食物援助旗艦項目FOOD-CO 委員會委員。FOOD-CO透過結合資訊科技和數據分析,提升食物捐贈及派發的效率

何女士於2015年出席利希慎基金所贊助的綠色力量「青年氣候論壇」。計劃亦提供「綠色基金」,讓中學生有機會推廣與實踐一系列的環保教育活動,為改善氣候變化問題出一分力

 
何宗慈女士

  • 利希慎基金總裁
  • 香港大學名譽大學院士(2019)
  • 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
  • 扶貧委員會轄下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專責小組增補委員
  • 食物援助旗艦項目FOOD-CO諮詢委員會委員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諮詢委員會委員
  •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諮詢委員會委員

香港有不少善心家族以家族財富設立慈善基金,長年累月地支持社會各項公益活動。植根香港近半世紀的利希慎基金(下文簡稱基金)可謂當中的表表者,除了持續以捐獻帶來改變,基金在近十年更為公益事業引進新思維,甚至促使政府改變政策,令慈善捐獻的影響力更深更廣。在利希慎基金總裁何宗慈女士的領導下,慈善捐獻不再單純是「施與授(give and take)」的關係,更是共同協作,凝聚相同理念的夥伴,一起創造社會價值,就如她所言:「$1+$1不單可以轉化成$3的妙用,甚至可以變成$4的效益。」

過去一年多,全球受到世紀疫症的折騰,何女士作為提供資助的一方,銳意安排同事主動聯絡受助人和機構:「我們打電話給受助機構,不是要追問進度,而是要了解他們在疫情下有甚麼困難,基金可以如何更好地協助他們。」她指基金延長了部分項目的資助期,甚至增加撥款,協助受助機構度過難關;基金更在短時間內批出二十多個新項目,適切針對受助人和機構的需要。她指做慈善同樣需要把握時機:「若每個項目由研究到推行動輒經年,那便真的太遲了,Time to market(適時)亦非常重要。」基金能夠迅速、「到位」地回應社會的需要,何女士歸功於利氏家族的信任和靈活,她指基金董事局成員態度開明:「只要得到他們首肯,項目便可隨即開展,不像上市公司轄下所設的慈善基金,需要通過相關程序,要兼顧不同股東的意見。」

私人家族慈善基金由注資設立、物色資助項目至向受助機構撥款,一般由家族成員兼任,但利希慎基金卻委派出身銀行界的何女士領導,帶動了慈善生態的新模式。何女士曾於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及花旗銀行擔任高層,擁有逾三十年管理經驗,後來因緣際會,於2012年獲利氏家族力邀加盟。凡事精益求精的何女士深知自己是外行人,唯有加倍努力,試過每天朝7晚11,鑽研各個慈善項目;在工作時間以外,又不時出席受助機構的活動,絕非單靠從數字和報告,而是立體地了解項目的進展。

利希慎基金於1973年成立,經過多年發展,確立了四大公益範疇——教育、社會福利及醫療、藝術及文化、環保。何女士說:「兩至三歲的小朋友以至逾一百歲的長者也是受惠對象」。當中以教育佔的比例最高,而浸大亦曾有幸獲利希慎基金資助。何女士指基金跟浸大一樣,十分重視全人教育:「除了學會專業技能,學生更應涉獵不同範疇的學科。我期望學生可以在大學的課程內,有更多體驗式的學習,在每個學科都有如影子(shadowing)實習等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停留在觀摩的層次。」她亦希望高等院校結合科技與教育,與浸大現時提倡善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於創意藝術的大方向不謀而合。

利希慎基金對香港教育的承擔毋庸置疑,在何女士的帶領下基金涵蓋層面更廣,單是推動品德及正向教育,項目對象便由幼稚園伸延至中學生,受惠的還包括老師、準教師及家長。基金更支持製作了不少勵志紀錄片,何女士特別點出其中三部作品:《爭氣》、續集《繼續爭氣》,以及《為誰‧下戰書》。《爭氣》系列由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短片得主楊紫燁執導,故事講述幾位中學生在短短六個月內接受各種挑戰,以實現在舞台上表演音樂劇的艱苦過程。《爭氣》上映後叫好叫座,獲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邀請參展,贏得不少電影節獎項,成為香港有史以來其中一套最賣座的紀錄片。2020年,基金再度與楊導演攜手合作,上映續集《繼續爭氣》,讓更多人切身感受這班年輕人生命轉化的真實故事。《為誰‧下戰書》正在拍攝中, 追訪香港超級足球聯賽首位女教練、綽號「牛丸」的陳婉婷如何在男人主導的球場上追逐夢想。何女士說:「拍戲並非為了獎項亦非為了出名,基金的logo放在那裏都無所謂,我最希望對觀眾有所啟發,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何女士認為資助項目要講成效,而效益可以質量兼備。「基金不希望蜻蜓點水式提供資助,而是期望項目可持續(sustainability),帶來催化的作用(catalytic effect)。」傳統的資助方式是由受助機構提出籌募資金的計劃書,再由基金揀選,等別人找上門,但何女士與團隊會主動出擊,先與基金各董事商討目標,擬定策略,更會研究現行政策、社會實際需要等,實行策略性捐獻,而基金亦會物色有潛質的合作夥伴,再與夥伴磋商如何執行,她將之比喻為談戀愛:「先是相親、認識、拍拖、訂婚,最後才結婚。」

這些年,利希慎基金開展了多個成功的項目,其中最令何女士感到自豪的,要數「幼稚園有特殊需要學童的早期介入和綜合支援」這個計劃。眾所周知,3至6歲是幼童學習的黃金期,如幼童有學習障礙或特殊學習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 SEN)卻缺乏支援,實在令人心痛和惋惜。何女士於是四出奔波,找大學教授做基礎研究,並跟協康會合作共同推出上述計劃,透過校本專業支援、中心為本治療及家長教育三管齊下,把一個嶄新的支援模式推展至全港10間幼稚園。計劃在2014年推出,翌年社會福利署已經汲取計劃的經驗,在450多間幼稚園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最可喜的是,政府十分認同計劃的成效,落實每年撥款4.6億港元,並於2018-19學年把服務納入為常規,擴展至於860間幼稚園推行。萬事起頭難,但何女士從不介意做先行者,基金樂意負擔較大比例的資助額,之後再與其他機構分享項目的成果,笑言「我出雞,你出豉油也沒所謂」,最緊要是幫到人。

有別於一般的慈善基金,利希慎基金不介意資助講求利潤的社會企業,甚至是資助額100%用於薪酬開支的項目,基金亦不抗拒;因為何女士更重視項目帶來的影響力:「有些基金若有一百元,或會分散資助給一百人;但我們會考慮將一百元,只分給一人,全因項目帶來的是變革(Transformation)。我們重視成效的深度多於寛度。」基金所提供的支援更不止於資金,何女士團隊更會利用人脈網絡,撮合理念相近的機構,共同創造成果。「若果項目是我們認同的,我們樂於同一時間資助多間機構,讓不同機構發揮所長,一起實踐目標,更會邀約友好的慈善基金一同資助,讓項目有更大的協同效應。」外界誤解以為私人家族基金各自為政,但何女士說其實香港有很多實力雄厚又熱心的慈善基金,樂於分享經驗。2016年,利希慎基金積極參與由擇善基金會牽頭成立的香港頤年慈善基金網絡,與多個慈善基金定期見面,討論如何為香港的安老項目作出更具成效的捐獻。網絡成員至今已增至19間基金會。「大家互相分享資助了甚麼項目,集思廣益,更試過針對性了解各基金在腦退化範疇的資助內容,以便大家可以綜覽全局,發掘當中的缺口,互助互補,令資金運用更為合宜。」 

除了影響力,何女士亦重視項目的延續性:「當我們開展的計劃取得成功,便可交由其他有興趣的慈善基金承接,又或者看看政府會否樂意提供資助。」此外,利希慎基金於2019年連同另外兩間機構資助香港首個「按效益付費」(Pay-for-Success)的公私營合作模式項目——「幼稚園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支援計劃」,由香港樂施會夥拍大學提供服務,當達到預期目標後,政府將向資助項目的慈善基金支付原初投入的資金,藉此善用捐獻的一分一毫,以有限的資源成就非凡的意義。

回顧過去的職場生涯,由商界走入社福界,何女士始終不忘初心,對世界充滿好奇,好學不倦,不恥下問。人生匆匆數十載,轉眼便過,何女士希望大家好好利用有限的人生做最有意義的事。她以自己為例:「當年讀大學,原本四年制,我只花了兩年便讀完,只為可以早一點出來社會做事」。社會近年主張work-life balance,何女士有另一個看法: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不是放在某時某刻衡量,而是要宏觀地看,在整個職場生涯中如何達致兩者的平衡。何女士認為,年輕人在奮鬥期無可避免要犧牲一些個人享樂,專注事業,但到了收成期,則可以放慢腳步,好好享受人生:「我現在這個年紀,就真的可以講求work-life balance了!」何女士慶幸有一個專業又穩定的團隊,他們各有專長,各司其職。

日常工作中,何女士總是海納百川,容許同事各抒己見。「他們的建議,十次有九次我都會聽,剩下一次可能我不同意,但也會跟他們解釋原因,總之最後大家都會取得共識。」何女士以身作則,虛心聆聽同事的建議,同樣亦希望時下的年輕人嘗試易地而處,了解前輩指導背後的原因,不要輕言放棄,要「抵得諗」,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正如我以前在銀行界工作,也沒有想過將來有一日我會投身社福界,要由零開始,重新學習」。何女士最後引述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名言,勉勵年輕人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這樣人生才會過得豐盛圓滿:「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 but 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