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7日
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中)、暂任常务副校长黄伟国教授(右二)、副校长(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左二)、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教授(左一)、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兼中心总裁卞兆祥教授主持开幕礼

卞兆祥教授关于儿童压力与肠易激综合症的研究刊登于《自然——通讯》

建成「中药创新研发中心」让卞兆祥教授多年的中医药梦想成真
校长卫炳江教授(前排中)率浸大管理层参加「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揭幕典礼
卞兆祥教授向记者介绍「中药创新研发中心」的六大研究平台
校长卫炳江教授(右一)参观「中药创新研发中心」

卫炳江校长(中)、黄伟国常务副校长(左一)、郭毅可副校长(右一)、吕爱平院长(右二)及卞兆祥教授共同分享中心开幕的喜悦
卞兆祥教授于媒体见面会介绍中心未来发展

 
卞兆祥教授

  •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
  • 曾肇添中医药临床研究教授
  • 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总裁
  • 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及讲座教授
  • 香港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 创意研究院副院长
  • 中医健康管理理学硕士学位课程主任

  

( 编按:浸大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中心)早前在香港科技园揭幕,中心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的「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而成立,为本地大学首间综合性中药研发中心。中心总裁为浸大协理副校长卞兆祥教授,他较早时接受访问谈及中心的工作,现特约转载该篇专访。)

2021年12月22日,浸大「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在香港科技园揭幕。卞兆祥教授携他精心打造的「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亮相在香港媒体及浸大同仁面前。作为浸大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这位圈粉无数的「城中名医」,从此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总裁。

传统中医智慧,创新药物理想,融古朴于现代,汇五行于阴阳,香港首间「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开启了全新的里程。中心开幕那天,卞兆祥教授显得格外精神,笑容也格外灿烂。坐在那间亦中亦西的办公室里,卞教授和我们聊起了他的中医梦。这个梦,走出九龙塘,走进科学园。未来,还会走向全世界。

从「医」到「药」  梦想照进现实

卞兆祥教授雄厚的中医药知识浸润来自于中国三大知名中医药学府,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2001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积累了丰富临床、研究经验的卞兆祥教授,加入浸大中医药学院,从事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与临床研究工作。

秉持「大医精诚」的理念,卞教授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来帮助病人解除疾患,同时也积极投入中药的创新研发当中,冀望为更多的患者找到医病的良方。近些年来,他更是积极将现代科技运用于中医药的研发,推进跨学科的研究。他先后承担来自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卫生福利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部等多项研究工作。他的科研成果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我是一个医生,在浸大的中医诊所中,我应该算是看得快的医生,即使再快,一个下午最多也就看二、三十个病人。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种药,照顾到的病人数量、覆盖面就大不一样,药可以去帮助治疗更多病人。」经过多年默默钻研与不懈的努力,2020年9月,卞兆祥教授的团队获得香港创新科技署资助,建设中药创新研发平台,这也是「Health@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中唯一的一个中医药发展平台。「二十年磨一剑」,卞兆祥教授的中医药梦终于冲出九龙塘,在一片更广阔的的天地里展翅飞翔。

从「无」到「有」 非比寻常的浸大速度

「从2020年9月18日正式签约,到中心投入使用,我们用了十五个月时间。我们对此非常满意。」之所以有这样的速度,卞教授说,一切皆有赖于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科技园的支持,以及大学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处、财务处、物业处、研究院、信息科技处、行政处及知识转移处等部门的支持。

「我们浸大有一个很强有力的支持队伍,否则,我们是做不起来的。我们是一边做,一边摸索,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要特别感谢中医药学院给予的支持,整个过程进展非常顺利。」新建成「中药创新研发中心」,针对中药的整个研发过程,设有六个研究平台,包括「临床数据科学研究组」、「肠道菌群与代谢研究组」、「免疫和肠道炎症研究组」、「中药药学研究组」、「人工智能驱动药物开发研究组」和「药品注册申请组」。

目前,中心将治疗慢性便秘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研发作为研究重点,力求在中国和美国获得注册申请。中心将依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香港中医药委员会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植物药研发的标准,面向市场所需,开发以中药为本的新药物。中心的实验设备也都占据国际领先,正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卞兆祥教授说,中心是浸大的,也是香港的,他希望可以将平台资源和大学共享。「机器设备买回来,最主要是用起来,用好就是发挥最大的价值。」

从「研发」到「应用」 踏上知识转移的新里程

在卞教授看来,建立「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是浸大知识转移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中医药迈向产业化的重要一步。「如同卫炳江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所言,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从研究到应用会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如果做研究,1000次的尝试,如果有一次成功,就可以出文章了;如果是申请应用,即使999次的成功,只有一次失败,申请也难获得成功。我们中心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消除这种研究与应用之间的壁垒。」

「在中医药产业化的道路上,吕爱平院长不仅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在院长看来,药物研发不仅要进一步聚焦创新(innovation)、转化(translation)、标准(regulation)三个不同的领域范畴,力求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提升市场价值,将我们的研发作为药物发现产业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Inno@HK项目的特色。」「有鉴于此,我们的研发要结合过往在浸大进行的科学研究,并将这部分踏踏实实的研究在接近市场应用层面上继续拓展。

透过政府的创新投资政策,加上未来社会资本的介入,以及我们的研发工作,三者结合起来,不仅对浸大中医药学院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在社会上彰显浸大的实力,显示中医药的效用。」

从「药」到「医」 双雁齐飞飞向世界

入职浸大二十年,卞兆祥教授亲历并见证了五任校长发展中医医院的执着梦想,所幸的是,念念不忘,终得回响。今年7月,浸大获政府委任运营管理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卞教授认为,中药研发中心与中医医院完全可以相得益彰、比翼双飞。「中药创新研发平台的建立对中医医院很重要。平台一定要与医院连接起来,医院对药物可以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质量监控,医院的临床数据也有益于药物研发,更容易发现适合特定病人的有效药物,将其开发成产品。」

「药物的市场是以全球为目标。中药创新研发中心从一开始设定的目标,就是不单要做大中华地区的药物,更希望做成全世界能普遍应用的药物。」透过「中药创新研发中心」,我们会将香港中药研发的平台的整体速度提升,进而与世界接轨。」管理浸大中医诊所,运作中药创新研发中心,参与建设中医医院,当我们问及卞教授怎样平衡时间分配,他笑笑说: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你很想做这个事情,就一定能做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祝愿卞教授和他的「双飞雁」在2022年,比翼齐飞,天高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