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为鸣谢陈书贤基金慷慨捐资,浸大于2022年9月举行支票致送仪式,图为校长卫炳江教授,JP(左四)接受陈先生(右四)的支票,陈夫人(右三)及女儿(右二)在场见证

陈先生为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荣誉主席,接受基金证书

陈主席热心公益,参加浸大高尔夫球日多年,与浸大渊源甚深
陈主席于2010年创业,将公司名为宝利民速递,取其谐音,中文有「保护人民利益」之意,英文则指「雨伞(Brolly)」,同样表达了保护的意思 ,图为与公司团队的合照
陈主席感激太太多年来专心持家,一对子女经已长大成人

陈主席时常到世界各地跑生意,累积丰富的经验
陈主席创办的健康杂志每季都会送到各区诊所、油站,供大众免费索取

陈主席热爱运动,更与同事、朋友组成足球队

陈主席定期落场踢波, 最爱足球的团队精神

 
陈书贤先生

  • 陈书贤基金有限公司创办人兼主席
  • 宝利民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创办人兼
    行政总裁
  • 宝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
  • 《健康动力》杂志创办人
  •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荣誉主席
  • 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认证会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人出埠机会大减,不少人把生活重心移回香港。今期的焦点人物──陈书贤基金有限公司(基金)主席陈书贤先生经常周游列国谈生意,近年因疫情之故多留在香港,并在因缘际会下,捐资襄助香港浸会大学(浸大)成立中医药临床研究基金。尽管纵横物流业多年,陈主席却毫无架子,孜孜不倦追求学问,默默支持本地及内地的教育,一颗赤子之心贯穿着他的职业生涯和慈善事业。

高球牵线 捐资浸大践初心
今年年初,无法如常到海外出差的陈主席到清水湾打高尔夫球,无意中发现球场不远处,将军澳百胜角填海用地正有工程动工,好奇心使然下他四处打听,得悉工程就是浸大承办的香港首间中医医院。陈主席二话不说主动联络香港浸会大学基金秘书处,并在短时间内决定慷慨捐赠港币100万元,成立陈书贤中医药临床研究基金,支持浸大进行新冠病毒病后遗症(俗称「长新冠」)的研究,他指了解到浸大积极透过中医药关怀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第五波疫情期间,我留意到不少确诊病人离世,希望能为中医药的发展出一分力。」

原来陈主席本人亦曾受惠于中药的疗效,曾因一副中医偏方而治好让他束手无策多年的鼻窦炎。他亦时刻关心本地的医疗发展,2006年创办一本名为《健康动力》的杂志,可供市民于诊所或油站免费索阅,杂志透过专题访问、医护人员的文章,让广大市民掌握最新的医疗信息。「当其时互联网不如现在发达,创立这本月刊可以让更多市民了解病情,因为一般市民看病时医生未必有时间解释太多,我希望以这本杂志作为桥梁,帮助更多市民,这是我的初心。」

心系教育 低调行善
陈主席的一颗善心,亦令他体察周边社区的需要,因早年常到内地公干,看到许多小孩生活艰苦,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他早于2000年成立陈书贤基金,积极推动香港以至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匡助弱势社群就学。例如在2012年,陈主席亲身到国内河源市的一所山区中学视察校园环境后,捐款重建当地本已摇摇欲坠的饭堂,为了纪念其善举,新饭堂获命名为「书贤堂」。

而近年,陈书贤基金更着力于扩阔学生的视野,赞助多项教育及交流活动。例如,基金曾聘请三位来自马来西亚的专业STEM(理工科)导师来港,培训东华三院辖下中学的两位老师及10位学生运用单芯片计算机Raspberry Pi编写程序,设计机械人。陈主席其后更联同东华三院赞助10位同学到英国剑桥大学参加Pi Wars比赛,以自己设计及建造的机械车,与来自英国及世界各地的学生比拼,最终获得第7名。「那10位学生学有所成,当中有两个入了大学读engineering(工程学),我知道后好开心,因为这个活动能让小朋友有所启发。」他笑说:「希望香港学生不要只想着做医生,大家的志向能趋向多元。」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陈主席如此重视新一代有国际视野,亦跟他的事业经历有关。他在物流业打滚数十年,曾先后任职英国、美国和中东知名的国际物流集团,由低层一路晋升至总监级别,经历八、九十年代香港航运物流业风生水起的时期。「在八十年代初,从香港邮寄扭计骰至世界各地,热潮好疯狂,到八四、八五年就全球寄传呼机和传真机,我见证着整个过程,学习如何分配空运、船运,规模横跨欧美、中东以至非洲。」运输量之多,使他每星期都要背一袋替换衣服回公司,一周六日在货仓过夜,不知疲惫地日夜工作,情况可持续达一年。这段外人看来难熬的日子,陈主席却坚毅跨过,更感恩雇主提供机会,让他能够在世界各地跑生意,累积大量宝贵的人生经验。

回首过去,陈主席投身物流业可说是性格使然,他笑言自己屋邨长大,生性外向,中学时对求学没大兴趣,喜欢与人互动。「记得八十年代末去日本,我不懂日文但又想品尝美食,去到餐厅鸡同鸭讲,我便忽发奇想,画画点菜。」今时今日陈主席一身本领和广泛人脉,正是他多年来踏遍二十多个国家,发挥创意和胆量,一步一脚印换来的成果。「想要甚么就去争取,我很幸运有公司的支持,不做出成绩给公司说不过去。而最重要的是,要主动思考行业需要甚么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做生意,全部都靠自己去探索去做,要肯行出第一步。」

一度退休求学 重拾学习热情
尽管陈主席本人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实证,但他未有轻视教育的重要,投身社会后很快便意识到,要在行内更上一层楼,充实知识不可或缺,因此他在30多岁时修读物流相关的遥距课程。二千年初,陈主席更报读香港中文大学「比较及公众史学」文学硕士课程,他指因为工作上经常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探寻古今中外历史的热情在心中油然而生。最初,陈主席一边工作一边进修,但进度缓慢,其后他毅然离开工作岗位,全职修毕硕士课程。尽管求学之路迂回曲折,但陈主席乐观豁达,无论学业还是事业上都秉持「为学日益,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挫折亦从不气馁,顺应环境大势,默默耕耘。他说:「做甚么都有失败的时候,不要紧的,暂时放下,过几天再看看有没有修正的方法,不行的话再迟点处理,但永不放弃。」

复出创业 全因情意结
陈主席对物流业同样不离不弃,他在2007年曾退休,但2010年却复出创业。现时是一间电子商贸物流平台——宝利民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宝利民)的掌舵人,统领着一支30多人团队,为客户提供度身定制的电商供应链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括中国邮政、香港邮政、跨国物流公司Asendia、英国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等。陈主席表示:「其实不算创业,而是一种使命感、情意结。因为我过去的帮忙,中国邮政屡次邀请我做代理,还发了牌照给我。这件事我考虑了很久,只是斗胆承担起责任。」其公司取名宝利民速递,中文谐音有「保护人民利益」之意,英文则是「雨伞(Brolly)」同有保护的意思,表达出陈主席成立公司的心意。

电商物流在全球发展神速,商业模式不断改变,陈主席表示行业发展快,不进则退,从往日的大规模送货,慢慢演变成现在的碎片化模式,即大批量的产品分成一个个小包裹运送到指定的地方。他指物流寄送的产品可以是衣服、首饰、隐形眼镜、手机屏幕保护贴等包罗万有,「假眼睫毛很轻的一个包裹,只收美金一元。究竟是如何做到成本极低,又有钱可赚?这就是物流业的学问。」

陈主席坦言自己也曾投资失利,在设计电子系统时试过蚀钱,他认为如何收集和分析客户数据,成为业务的成功关键。目前宝利民已转型为提供电商策划的服务,因应客户的需要,设计出整合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等物流解决方案,陈主席再次强调进修的重要性:「我们的角色需要有洞察力,帮客户解决许多问题,例如怎样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帮客户将产品寄到买家手上,整个供应链如何运作,这些学问要到大学去学,打好基础。」

他鼓励年轻人投身物流业,因为市道再差,就算打仗,物流需求都不会枯竭,就如疫情下百业萧条,物流业却逆势而行,蓬勃增长。陈主席道:「去年,欧美民众因封城而足不出户好一段时间,每月有政府津贴却无处消费,遂转而网上购物,带动电商销售更兴盛畅旺。」

沟通与坚持 万应良方
陈主席过往经常为公司罗致人才,观人育人自有一套看法,除专业资历外,他最看重的是沟通能力,皆因人际互动与团队精神相辅相成,他以踢足波为例,11位球员上场,每个人各司其职,有攻有守,一个都不能少。员工之间紧密沟通,合作无间,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他亦寄语有志投身物流业的年轻人不要怕辛苦,这个行业就像少林寺般,需要投放大量时间,但汗水换来的将会是许多饶富意义的奇妙经历。

在培育子女方面,陈主席也是一位「非常父亲」,为了让子女早日扩阔眼界,增加历练,他在修读硕士课程时,就大胆请求校方批准,让他携同长子到欧洲进行为期十多天的实地考察。当时长子只有9岁,就跟着一班教授和研究生参观教堂、大学、图书馆等具历史文化背景的地方,认识世情。「大人要交三千几字论文,仔仔都要做功课,交千五字论文,坐旅游巴时还要站起来向一行20人汇报。」陈主席相信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愈早实行愈好,正如陈书贤基金近期亦投放资源,与机构合作编制了面向中学生的课程,未来更会将课程简化,让小学生提早认识物流和航运业。「我觉得未来十年,『空中的士』的概念会日益普及,现在人人驾车,日后可能人人操控可载人载货的无人机,所以希望年轻一代有更长远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