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2日
赵博士于一九九七年获浸大颁发
荣誉工商管理博士
赵博士与多位主礼人包括首任行政长官
董建华、前校董会主席郑慕智博士、
谢志伟校长合照

 赵博士获英国查尔斯王子授予大英帝国
员佐勋章
 赵博士为少数兼得浸大荣誉博士以及杰出
校友奖的校友,由校董会郑恩基主席及
前校长陈新滋教授颁授证书
 赵博士于二零零六年获香港公开大学颁发
荣誉大学院士,其家人到贺
赵博士为保良局主席,于一九八一年主持
保良局北潭涌渡假营开幕;当时港督麦理浩
爵士主持,旁为保良局顾问邓肇坚爵士
赵博士于一九八零年就任保良局主席,
(前排左起)当时社会福利署署长李春融、
赵振邦夫人及李福逑民政司
一九七七年赵博士举办浸会校友会慈善舞会,获港督麦理浩爵士撰写贺辞
赵博士支持母校举行一系列「国际桂冠学人」讲座,图为邀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Ferid Murad教授主讲,讲座当天适逢为Murad教授生日
赵博士宴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Roy J. Glauber教授及其夫人,
Glauber教授为「国际桂冠学人」讲座系列
主讲,旁为赵振邦夫人
赵博士经常邀请浸大管理层聚会,图为今年
赵博士于别墅「爱月楼」宴请校长钱大康教授
一九八一年赵博士获颁美国田纳西州州长亲笔签名的「荣誉市民」证书

 赵振邦博士,DBA (Hon), MBE,JP

  • 群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超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永远荣誉董事
  • 香港浸会学院校董
  • 香港浸会学院校友会会长
  • 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
  •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
  • 香港中华出进口商会常务会董
  • 保良局庚申年主席(1980-1981)
  • 保良局总理、副主席(1970年代)
  • 保良局顾问局顾问 (1990-2015)
  • 博爱医院名誉顾问(自2000年)
  • 税务上诉委员会委员(1984-1999年)
  • 社会保障上诉委员会主席
    (1982-1987年)
  • 香港公开大学校董会成员
    (1997-2005)
  • 公众聚会与游行上诉委员会委员(1995-2005)
  • 美国田纳西州荣誉市民(1981)
  • 获香港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1982)
  • 广东省高州市荣誉市民(1996) 
  • 获颁发大英帝国员佐勋章(1997)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1997)
  •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大学院士(2006)
  • 香港浸会大学杰出校友(2015)

母校颁予的「荣誉商学博士」永远放在第一位
时间回到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即香港主权移交当天,英国韦尔斯亲王查尔斯王子在港督府主持授勋仪式,因为是最后一届,受勋者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包括前特首曾荫权、前警务处处长许淇安、公职王郑慕智、风之后李丽珊,还有一位是今期的主角、群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振邦博士。获颁大英帝国员佐勋章(MBE),本身已是莫大的荣誉,适逢主权回归,更令这个荣誉添上一层非凡的历史意义,但赵博士说:「获MBE勋衔固然光彩,但及不上于同年十二月母校颁给我的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来得重要,我永远将母校给我的名衔放在第一位。」赵博士的母校正是香港浸会大学,若非他对母校有浓浓的情谊和归属感,又岂会如此看重母校给予自己的荣誉?这一切,打从一九六三年开始说起。

白手兴家
那年赵博士刚从浸大的前身浸会学院毕业,主修工商管理。赵博士家境不俗,父亲经营塑料玩具厂、印刷厂,本可子承父业,树大好遮荫,但赵博士个性独立,立志自食其力,第一份职业是当上环南北行的英文秘书。当时「南北行」行业一般以中文书信为主,另一特征是南北行的商人很讲信用,不论营业额多大,亦是一诺千金。公司为了扩展国际业务,故请他为英文秘书。由于努力工作,与同事相处和洽,故很快已成为老板的左右手,老板甚至介绍姨甥女(即现在的赵夫人)予赵博士认识,希望撮合好事,亲上加亲,延揽赵博士长期任职,足见赵博士确有过人之处。

然而,赵博士胸怀大志,抱有理想;因此,他受雇之余,亦努力试图创一番事业。他在父亲的塑料厂借了一张写字枱,利用公余时间经营自己的出入口生意,货源来自昔日同窗工厂的产品,包括镜、成衣及手表等,逐步累积营商经验。那岂不是「秘捞」?非也,原来背后还有老板的默许,老板甚至在经济及国内关系上提供协助,使其早在改革开放前,已率先立足内地市场。但同时兼顾两分工却令赵博士分身不暇,思前想后,于一九六八年,为老板工作五年后,决定向老板辞职,专心发展自己的事业。老板最初极力挽留,更向赵博士的父亲及胞姊求助,请他们出面劝阻,但赵博士既不打算继承家族生意,故没有理由为当时雇主长期工作;而且赵博士去意已决,老板只好成人之美。

赵博士原本已深得老板器重,只要继续做下去,将来很有机会掌管该南北行的业务,但他要自立门户,蹈厉奋发,未惧路遥。适逢香港工业腾飞,赵博士眼光独到,商誉超卓,加上过去几年建立的人脉,生意愈做愈大。离开旧雇主后,更成为旧雇主的大客户,每年向旧老板采购以千万元计的中国猪皮手套。内地当时以出产猪皮手套为主,后来,有客户想订购牛皮手套,赵博士毅然于一九七一年在葵涌建兴工业大厦购买厂房,自行生产。由经营转口贸易到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是赵博士营商的转折点。其后,赵博士考虑到皮制手套工序简单,日后会竞争激烈,利润难以持久,于是渐渐转型生产高增值、技术较高的防护产品,其中包括工业以及军用装备,走高档路线,为日后的事业奠下稳固的基础。

取之社会,用于社会──另类财色兼收
赵博士克勤克俭,不但令他赚得第一桶金,更为他带来人生首个荣誉,就在一九七五年,离开旧老板公司不足七年,就当上了保良局总理。做总理可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在行有余力时贡献社会,造福社群。赵博士四出募捐,响应者众,其中一位善长竟然是他的旧老板,「我老板很节俭的,但他知道我当了保良局总理后,应我的邀请数次十万、二十万的捐给保良局。我有这种能耐,或许是我当年真心为老板做事,替他立下些少功劳吧。」赵博士笑着说。在受雇初期,赵博士已娶得老板的美丽姨甥女为爱妻,其后更获旧老板多次捐款支持他做保良局总理,可谓另类的财色兼收。

回馈母校──捐款与筹款之分别
且说浸会在一九五六年创校,到了七十年代,也不过十多年历史,很多校友还在为事业打拼之际,赵博士迅即成为当中少数稳打事业根基,又能服务社会的人物。能力愈大,责任愈大,他当然义不容辞第一时间回馈母校。「那时政府对浸会学院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不论是校园规划、经费来源等,全由浸会管理层自行想办法解决,唯一能得到的外界支持,只是来自社会贤达的微薄捐助,在这情况下,浸会只能见步行步,见招拆招,于逆境中挣扎求存。

赵博士本着「自己母校自己救」的心态,除慷慨捐资外,亦身体力行,于一九七七年把成立多年的前校友会正规化,向税务局申请为非牟利有限公司,聘请义务法律顾问及义务核数师,并担任正规化后的校友会首届会长。谈到这里,赵博士拿出他珍藏的校友会餐舞会会刊,那时他已是保良局总理,在中环富丽华酒店 (现今的友邦金融中心) 举行校友慈善舞会,「很多人都畀面」,因而一呼百应,出席者接近六百人,包括政商名流及社会贤达,当晚捐款的嘉宾约有四十人,筹得港币四万元,全数成立「校友会奖学基金」(当时每年学费只二千八百元)。赵博士说:「四万元由我一个人捐出来也无问题,但筹款可以带出众志成城的精神,凝聚社会各界对浸会的支持,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浸会学院,这比单单自己个人捐献的金钱资助更具意义。」虽然当时政府各部门任由母校自生自灭,但承赵博士邀请,餐舞会当年获港督麦理浩爵士撰写贺辞,得到不少官商名流及公司刊登广告支持,使人另眼相看,更传为一时佳话。舞会完结后,校长谢志伟博士亦特意致函教育局官员,让港英政府得知浸会校友团结,落力为母校筹款,意义深远。

出钱又出力
时至今日,赵博士仍然持续捐资母校,包括赞助「国际桂冠学人讲座」系列,广邀诺贝尔学人及国际知名学者到校园主持讲座。同时,他亦关心校园发展,例如二零一三年浸大争取李惠利用地,赵博士亲自撰写信函及辑录六十页资料予行政长官及多位问责官员,又强烈提议特区政府有责任协助有中医科的大学设立一所中医教学医院;透过其政商界的人脉,在背后为母校游说。赵博士认为要建立一间卓越的大学,离不开五方面,即管理层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外界的捐助、学生的努力,以及校友的回馈。一向实事实干的赵博士与本校历任校长都有紧密联系,他更透过其广泛的人脉经常为大学穿针引线,邀约浸大管理层跟他所认识的高官及社会领袖聚会,协助母校拓阔社会网络,支持大学发展。今年适逢浸大六十周年,他牵头「捐少少」,更打算主动向各方好友募捐,作为给母校的钻禧贺礼。访问后得悉,赵博士所谓「捐少少」,竟是港币一百万元,可真一点也不少呢!

母校一家亲──难忘的求学岁月
是甚么原因令赵博士在显达之时,仍不忘浸会情呢?「浸大的商管课程非常实用,令我获益良多,也对我日后的事业发展大有帮助。」赵博士特别提到:会计学系的陈纲先生每年均四出奔走,为学生争取暑期实习机会,藉以装备好他们将来投身社会。此外,冒季美牧师于一九六三年组织了毕业旅行团,带领学生到台湾考察,更获时任副总统陈诚及其他政经高层接见,令学生大开眼界。而训导长刘光升先生亦为同学组团前往日本福冈「西南大学」暑期交流、文学院院长王启澍先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定期在校园举行古典音乐欣赏晚会,赵博士定必出席,因由中学开始,赵博士已喜爱各类的古典音乐。另外,美南浸信会亦派来Miss Kathryn White (白洁莲小姐)教导学生们如何写出较好的英文商业信件,这对日后赵博士写商业书信有颇大影响,白小姐亦在课室让同学练习英文演讲,增强同学们在社交上的信心。

在四年的大专岁月里,赵博士深深感受到浸会大家庭的温暖,也亲身经历到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备至,可谓生活多姿多采。其中谢志伟校长对师生不离不弃,更令赵博士佩服不已:「以谢校长的才干,他本可以另谋高就,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他选择一直留在浸会,默默耕耘,只为实践理想,这份精神很值得敬重。」

浸大办学──高瞻远瞩
赵博士毕业后,虽然忙于事业打拼,仍不时关心浸大的最新发展,他特别欣赏母校紧贴时代步伐,响应社会所需的发展策略。事实上,由全港首创的传理学院,到近年的中医药学院、电影学院等,均在在显示浸大高瞻远瞩。赵博士深信在现任校长钱大康教授领导下,浸大必可再创高峰。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正好说明赵博士的成功之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多年来获多项荣誉,一九八一年获颁美国田纳西州「荣誉市民」、一九八二年获颁太平绅士、一九九六年获颁广东省高州市「荣誉市民」之「金钥匙」、一九九七年六月获大英帝国员佐勋章、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获浸大荣誉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二零零六年十一月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院士等。去年,赵博士再获浸大颁授杰出校友奖,能够同时兼得此两项荣誉的校友,实属少数。赵博士对母校贡献良多,又热心社会公益,实在是校友及学生的楷模。

愿和新一代学弟、学妹共勉
赵博士身为浸会大师兄,对学弟学妹有甚么评价及期望?「新一代IQ高,转数快,现在的同学兴趣及活动比较五十年前多元化,造成现今同学比我们以前IQ高得多了,因而花在文学上的时间相应较少,导致个别同学写作能力稍逊于上一代。如个别同学能留意这『美中不足』的现象,稍为在写作方面多下功夫,并在时间分配上取得更合理平衡,相信会对同学日后的事业更有利。」赵博士认为,「字为人之衣冠」,求职信最好用手写以突显诚意,表达要清晰,遣词用字亦要大方得体,定当能给予未来雇主留下深刻印象。赵博士以前每日习惯写中英文日记,工多艺熟,对文笔自然有帮助。「现在重看当年的英文日记,能找到文法上错处不多。」现在学生功课繁重,兴趣繁多,现在很少人再写日记。或许时代不同了,但维持某些好习惯或许对今后的事业会有深远的帮助。

平衡的人生
时代不同,不止反映在语文能力上,亦在工作心态上。现在很多人计划提早退休叹世界,反观赵博士虽已名成利就,却从无想过退休,直言只要身体状况许可,会一直工作下去。但不要以为赵博士是工作狂,实情他十分重视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懂得人生享受,兴趣广泛,包括古典音乐、社交舞、各国美食、高尔夫球、网球、游泳、瑜伽、太极及旅游等。

另一方面,赵博士亦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其府邸「爱月楼」,以爱妻「钟『月』琼」之名命名,足见他们夫妻之恩爱。赵博士有两子两女,在他们还年幼时,赵博士已花尽心思和他们培养亲子关系,「每逢周日,我们一家人习惯了出外食大餐,我每次都会跟仔女预告下一次去那一间餐厅食饭,让他们整周满心欢喜地期待下周的来临,更积极地生活,也可促使其尽早完成功课。」更感安慰的,赵博士的四个孩子亦有参考他教儿(孙儿)育女(孙女)的模式。

此外,赵博士每逢出外应酬吃饭,如情况许可,均带同爱妻及孩子出席,既可增进夫妻关系,亦可让孩子早日多见世面,增加其日后社交信心。赵博士此举实在明智,很多像赵博士一样的成功商人,平日均忙于应酬而忽略家人,造成不同程度的隔膜,在不知不觉下会使关系疏离。这个两难考起不少人,但对赵博士而言却不成问题──既然应酬在所难免,何不索性将之变成家庭活动,一石二鸟?赵博士这个折衷方法,确实值得其他大忙人好好参考,毕竟工作为生活,家人才是最重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人生才会圆满,你看赵博士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