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余国樑主席(右二)为香港浸会大学基金
成员,与浸大协理副校长兼香港浸会大学基金秘书长傅浩坚教授、体育系系主任钟伯光教授及发展事务处总监陈郑惠兰女士共聚
恒生银行表扬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奋力
拚搏的香港乒乓球运动员

 2016尼康香港青少年公开赛,余主席与两名
港队年青乒乓运动员苏慧音及李嘉宜合照
余主席经常到小学推广乒乓球,二零一五年到
培正小学示范
余主席(右)与父亲余润兴先生(左二)
同为推广乒乓球运动的中坚份子
在亚洲乒乓球外围赛,余主席颁奖予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外围赛赛事得奖者
香港乒乓总会与恒生银行合作多年,推动乒乒
,图为恒生乒乓球学院庆祝成立十五周

 余国樑先生,BBS,MH,JP

  •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资深会员
  • 和兴建筑有限公司董事
  • 香港乒乓总会主席
  • 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
    副会长
  • 亚洲乒乓球联盟秘书长
  •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董事会成员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体育委员会
    当然成员
  • 精英体育事务委员会主席
  •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 香港特别行政区授予荣誉勋章(2003)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2008)
  • 香港特别行政区授予铜紫荆星章(2016)

早前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掀起一股运动热潮,平日对体育项目没多留意的市民,都纷纷观赏直播或转播赛事,甚至把它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家可能曾为「牛下女车神」李慧诗奖牌愿望落空而叹息、为历史性跻身奥运剑击十六强的香港代表江旻憓、张家朗而雀跃,又为游泳代表何诗蓓杀入复赛感到兴奋。体育盛事确实有其魅力,吸引市民大众在比赛镜头前,与运动员一同欢笑、一起落泪。今次访问的主角与体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不只热爱运动,更全情投入,为香港体育事业默默耕耘多年;他既不是运动员,亦不是教练;但他对体育事业的付出,同样值得大家致敬。他就是香港乒乓总会主席余国梁先生。

余国梁主席在香港体坛服务三十年,自九十年代初已接手香港乒乓总会主席一职,二零零六年起更出任中国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多次带领香港代表团出外参加国际赛事。因此,他对香港运动员的成绩,了如指掌。访问当日,他随口就说出今年九月下旬港乒队再缔造历史,在泰国举行的亚洲青少年锦标赛,香港的乒乓球代表团在女子青年双打夺冠,击败中国及南韩代表队,历史性为香港摘下首面亚青乒乓球赛金牌,合共取得一金四铜的佳绩。

事实上,虽然今届奥运香港代表团未有取得奖牌,但运动员多番取得突破,年青运动员冒起,亦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余主席最熟悉的乒乓球,多位运动员成为传媒专访的焦点,因为六名奥运乒乓代表团运动员当中,四名是由本港土生土长培育训练出来的小将,年轻的运动员抬头,势必成为港队的新希望。

余主席庆幸乒乓球一直在香港扎根甚深,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香港乒乓总会成立至今已八十年。余主席的父亲余润兴先生是知名运动员,一直热心推动香港体育事业,为香港乒乓球发展立下不少功劳;余主席自幼受到父亲熏陶,与乒乓球亦结下不解之缘。他认为乒乓球是一项很适合香港发展的运动,占用场地不大,随时随地可以打球,小朋友更可当作是游戏,而且,香港乒乓球运动员一直在国际赛事取得不少佳绩,内地和香港都有打乒乓球的风气,所以香港乒乓总会自成立后,一直致力推动乒乓球普及化,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令整项运动发展尤如金字塔一样,建立强而大的根基,从而发掘有潜力的新血,进一步加以培训精英。

众所周知,香港体育运动单靠政府拨款并不足够,推动体育事业除了靠民间力量之外,另一办法就是争取商界支持,让余国梁主席感到鼓舞的是香港乒乓总会自一九九一年起与恒生银行成为合作伙伴,推动香港乒乓球发展,更于二零零一年成立「恒生乒乓球学院」,全面推展本地乒乓球运动,为香港播下种子,培育年青幼苗。近年多位年青的乒乓运动员崭露锋芒,余主席除了感谢机构支持外,亦十分感激这些运动小将一直以来的信任和努力,背后家人的支持,都让香港乒乓运动发展兴旺。

纵然乒乓运动在港发展基础深厚,但余主席坦言:「距离心目中的成功,尚有遥远的路要走,因为香港的体育运动仍未走到职业化的阶段。」他指出,曾听说一名世界冠军说过,要达至世界冠军的水平,至少要练习一万个小时或以上,即运动员往往要花上六至八年全时间培训,才有资格踏上国际舞台。不少国家因此鼓励小朋友趁年幼已接触运动,不过,现今社会物质丰裕,小朋友的玩意选择多不胜数,要他们踏出第一步去参与运动已是一大考验。再者,不少父母都不愿意子女当运动员,因为看不到运动员日后的事业发展路径。而且,香港的学校大多视体育为一门辅助科目,课堂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在香港要培育出色的运动员,实在难能可贵。今届奥运港队只有四十二名运动员,余主席笑言香港的运动员「一个都不能少」,尤其面对大型赛事,运动员要避免受伤,才能以最佳的阵容出战。

长年累月投入体育事业的余主席认为运动的好处确实有很多,不只是强身健体,又可加强社会凝聚力;他指当国旗区旗同时升起,正好充分体现一国两制精神。而对投入运动的年青人来说,运动确实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因为运动没有侥幸,每场比赛要赢,必须经历多番输了比赛,了解自己输在那些地方,因此,运动员经常要保持永不放弃的精神!」余主席更指「运动无可避免有所比较,但确实是您的竞争对手让您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It is your opponents to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透过运动认识自己,在挫败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永不放弃去追寻理想,这正是我们这个世代所需要之精神。正如余主席所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赛只得一个冠军。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余主席形容运动员「好有意思」,他指不少运动员退役后,从他们的谈吐举止,已显出其深度,「出色的运动员,不是学回来,而是透过实践,一步一步突破自己!」余主席跟运动员分享时,会鼓励他们「不要介意在履历上写上运动员为职业」,至少运动员本身都要对自己的付出有所认同。余主席指从事体育事业的人士,都期望能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运动员体制,让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安心,从设施配套如何入手、从教练质素提升、从运动员退役后的计划思量,如此种种,让香港体育产业走向更专业化,甚至职业化,让香港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更显光芒。

余主席跟本校的关系,除了他是香港浸会大学基金一员之外,他跟本校体育系傅浩坚教授及钟伯光教授均因公职或服务而认识。不过,原来余主席跟本校接触,并非始于体育,反而是本校首创的中国研究课程。余主席在机缘巧合下,曾应邀担任课程顾问,为中国研究课程提供宝贵意见。之后,他更曾担任体育系顾问委员会主席。而他和父亲余润兴先生均与浸大历届校长渊源甚深,认同浸大全人教育的理念,他们亦很赞同运动员退役后能持续进修,例如乒乓孖宝高礼泽、李静以及滑浪风帆亚运金牌选手陈敬然都在浸大完成课程。余氏家族曾慷慨捐资予浸大,支持成立「体育学系发展基金」及「余润兴运动奖学金」等等,以推动大学在体育及康乐管理的教育发展。

每当有运动员于国际赛事上夺得奖牌,镁光灯当然都集中在选手们及教练身上。作为本港乒乓球坛的推动者,这位幕后功臣谦说所做的不多,笑言只是担任「幕后的啦啦队」。不过,同时兼顾家族事业或体育公职,确实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余主席庆幸自己能遇上很多好同事和好委员,让他可专心完成工作。余主席对体育的热忱不容置疑,他着重的不是运动员能获多少面奖牌、缔造甚么突破,而是全心全意推动运动员全面发展,添置训练场地、完善退役安排等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打消运动员们、家长们的后顾之忧,鼓励更多青年人从事运动,推进香港体育事业发展。

顶尖的运动员较量,耗费一万小时的艰苦锻炼,追求的可能只是快千分之一秒,正如余主席所说体育精神就是不怕尝试,勇于面对挑战,自强不息,相信若大家抱持着这种态度面对人生,人人都能发挥体育精神,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