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4日
吴德龙先生获颁授为Beta Gamma Sigma
香港分会荣誉会员资格
 吴先生出席二零一七年校庆酒会
 吴先生捐资成立吴德龙奖学金,
并与奖学金得奖人合照
吴先生去年牵头与学生事务处等合作,
安排学生到南京实习,
并亲自带领学生参观南京大学
吴先生身为校友,积极支持母校活动,
图为出席商学院校友聚会
 吴先生与多位校友跟校长钱大康教授伉俪聚会

 吴先生为浸大知识转移处咨询委员会委员,
二零一四年为论坛讲者之一

 吴德龙先生

  • SAR松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资深会员
  • 香港浸会大学咨议会荣誉委员
  • 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事务处毕业生就业
    咨询委员会主席
  • 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处附属公司投资
    咨询委员会委员
  •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院财务预测工作小组成员
  • 香港浸会大学大学语言政策专案组成员
  •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及法律系、财务及决策学系、
    知识转移处、 国际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 香港浸会大学校友会理事会副会长
  •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会主席
  • 香港浸会大学尚志会理事
  • Beta Gamma Sigma香港浸会大学
    分会荣誉会员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 职业训练局会计业训练委员会委员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及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校董
  • 江苏省政协委员
  • 广东省四会市荣誉市民
  • 香港特许秘书公会理事
  • 香港商界会计师协会董事兼秘书长
  • 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副主席
  • 特许金融策略师协会 (AICFC) 顾问
  • 澳洲注册管理会计师公会金融服务
    委员会主席
  •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第五届荣誉理事
  • 香港—东盟经济合作基金会
    常务委员会委员
  • 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主席
  • 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副主席
  • 香港玉山科技协会副理事长
  • 香港肾脏基金会荣誉司库
  • 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观察员
  • 香港姑苏经济科技文化协会顾问
  • 大舜基金智囊团
  • 智库「政贤力量」顾问、税务政策
    及财政预算分配政策范畴召集人
  • 香港税务学会会长 (2009-2011)
  •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会长
    (2011-2012)
  •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理事 (2007-2016)

「修读会计的人大多选择当上核数师,或开设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鲜有同时涉猎会计和金融两个范畴。以我的同班同学为例,除我之外便一个也没有。这样看来,我走的好像是『非一般』途径呢!」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资深会员、SAR松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吴德龙校友笑着评价自己的事业生涯。吴先生指现时香港会计师公会有逾四万名会员,只有不多于一成跨进了投资银行界。投资银行界的入职门坎极高,可谓囊括了金融界的精英人才。吴先生能游走于会计界及投资银行界,他的成功之道是怎样的?

「我跟随许多师兄师姐的步伐,毕业后便加入了现时属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我非常幸运,刚入行就有机会参与美林证券、瑞士信贷集团等投资银行的核数工作,就是从那时开始对投资银行的工作产生兴趣,决定要投身其中,遂用心学习和了解该行业。此外,我的个性就是喜欢和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加上与不少客户有共同兴趣,往往能和他们维持良好的关系,因而得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际网络,这对我日后转型有很大帮助。」即便如此,吴生先说他的转型也不是一蹴而就。「别人总认为『隔行如隔山』,觉得会计师、核数师只懂得数字,不懂得公司的实际营运。」幸得旧同事牵线,吴先生有机会转向商界发展,于是离开工作了五年的德勤,加入当时已上市、拥有多元化业务的华基泰集团有限公司。

吴先生说投资银行有两个范畴适合有会计师背景的人士,一是上市包销保荐人,二是资产管理。由于一直憧憬投资银行界的工作,亦希望更深入了解该行业,因此即使吴先生已考取会计师牌,拥有在当时令人艳羡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但他在商界闯荡期间仍拼命学习上市及证券等相关条例,以便更易跻身投资银行界。「尽管已努力装备自己,但要找到入行渠道还真不容易,认识的朋友也没有相关的人际网络。」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终获一家投资银行聘用,自此开展了在投资银行界工作的生涯。吴先生认为他能达成目标,除了因其人际网络外,积极装备自己也非常重要。「就好像一把雨伞,天气好时你用不着它,但不代表你不用预先准备一把,下雨了才懊恼没有雨伞在手,那时便太迟了!我深信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此外,很多事情无论是人生还是工作,都是无法预计的,所以不要一开始便计较得与失,不带期望的付出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吴先生说的正是自身的真实经历。「有次受任职香港贸发局的浸大同窗所托而出席某场合,原本一心只为捧场,怎料竟在该场合认识了中国农业银行旗下、专责投行业务的农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无心插柳下,我不但有机会成为了农银国际的董事总经理,更负责心仪已久的私募投资范畴,这结果完全是意料之外。」

专注工作之余,吴先生亦参与不少社会事务,如曾担任香港税务学会会长、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会长、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理事等,现时亦是香港特许秘书公会理事、香港商界会计师协会董事兼秘书长、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副主席等。「我所担任的公职都与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关。踏入千禧年后,自己的事业已有一定基础,加上我一直好奇这些组织的运作,又希望透过在公会担任职务以增进对行业的认识,因此决定花时间在这些公职之上。」吴先生说这些公职真的不简单,例如出任香港税务学会会长不时获邀出席电视台、电台的论坛、直播节目,探讨当时大众关注的议题,例如财政预算案,代表学会发表意见,因此会长必须对行业,甚至香港、内地、周边地区或国际营商环境有更深入认识,故平时也要努力「温书」,以免影响学会形象,贻笑大方。「其实出任会长也不是我的本意,税务学会内人才济济,各人都可独当一面,只是碰巧那时候税务学会非常重视与内地单位互访,而我是苏浙小学毕业的,能说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因此才被推举出来担此重任。」吴先生的际遇再一次印证一个道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身为校友,吴先生非常关心母校发展,除了捐资成立吴德龙奬学金、支持大学各项发展外,更积极参与大学事务。他不但是浸大咨议会荣誉委员、校友会理事会副会长,也是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及法律系、财务及决策学系、知识转移处、国际学院等不同部门的咨询委员会委员;经过多年来在会计、金融界的苦干,以及在公职上的默默付出,吴先生累积了不少人脉。在他的牵头下,更找来不少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来当浸大学生的导师。「我找来当学生导师的必定是业内『有头有面』的人物,这样做不是为炫耀我的人脉有多广,而是要给浸大同学信心,大公司的高层、合伙人亦乐意扶持下一代,只要我们努力尝试,浸大的学生一样可以获取难得的培训机会。」

去年,吴先生更为浸大学生事务处的事业策划中心牵线,向民政事务局辖下的青年事务委员会申请资助,安排30位学生在南京参加为期六星期的工作实习,当中的实习单位,包括内地知名证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江苏卫视、香港贸发局等数间企业。「在此之前我已有数年策划这类交流、实习计划的经验,熟悉申请政府资助的程序。当时跟学生事务处的邓裕南教授和邓蔼仪博士说起,双方一拍即合,最后决定由事业策划中心和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会合作,共同策划了这个南京暑期实习团,我主要负责联系当地的政府单位、南京大学这些可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业等,以及设计实习团的行程,并撰写计划书提交予青年事务委员会。我们不但成功申请到资助,整个活动也进行得非常顺利,结束后南京大学更主动邀请我们今年继续合作,真是令人鼓舞。」

吴先生觉得他有能力为浸大与业界穿针引线,帮助及培育下一代,是一件非常值得感恩的事,也给他带来很大的满足感。此外,他也期望透过实习及导师计划,令浸大学生接触更多人与事,扩阔视野,也更勇于表现自己。「浸大的同学好像不够主动,或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比方说若有诺贝尔奬得主到大学演讲,年轻时的我必定会去听听,即使讲题与我无关,也不怕听不懂,因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明白,而且这类机会难逢,错过了可能再没有下一次。」有如此关爱后辈、以身体力行扶助师弟师妹的校友,实在是浸大之福,学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