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辰女士(左二)亦有出席
妇委会中学生考察交流团
家人一同出席其公开讲座
李美辰女士
- 和富社会企业董事
- 和富塑化集团资源及企业策划部
高级经理 - 香港浸会大学咨议会成员
- 香港教育大学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特别顾问
-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校董
- 圣博德学校校董
- 宁波市政协委员
- 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
- 进出口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委员
- 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成员
- 民政事务局公共事务论坛成员
-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董
二十年前,适值香港回归,和富塑化集团主席李宗德博士预视市民大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殷切,因此创办了「和富社会企业」,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之精神,锐意将社会服务「企业化」,同时凝聚各界共同服务社会,期望能有效运用资源,实践「人和家富,民和国富」的信念,建立一个关爱、包容及互相尊重的社会。
二十年后,和富社会企业已发展成一个提供多元服务的平台,服务遍及长者护理、青年发展、学校教育及社区服务等,成功汇聚各界人士及团体携手合作,建立贯通港九新界的支持网络,每年直接或间接受惠人数逾二万五千人,成绩有目共睹!早前企业更举行二十周年庆祝酒会,席间冠盖云集,香港特别行政区官员、政商贤达、高等院校代表等三百位嘉宾欢聚一堂,共同庆贺,足见和富社会企业之贡献广受认同。
和富社会企业董事李美辰女士对各界给予的支持十分感动,她指当日出席酒会的友好合作多年,不少义工视自己为和富一份子,大家不分政见一起就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服务,因此她说:「和富能有今天的成绩,大家都有份!」和富社会企业的庆祝活动,一如其企业的宗旨,绝不会「为庆祝而庆祝」,他们藉庆祝活动同时举行筹款,又接载基层人士观赏慈善影片,并邀得九位拥有不平凡人生的社会人士向大众分享生命点滴,传播正能量。
李美辰女士为李宗德博士之长女,十五年前放下于会计师行的工作,加入和富社会企业这个大家庭。李女士指当时因祖父去世,她深感父亲工作辛劳,故毛遂自荐。「其时刚巧我们于天水围创办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而我本人又很喜欢读书,对教育及相关政策很有兴趣,所以自荐加入和富社会企业。」二十年来,和富社会企业举办了形形色色的活动和项目,曾与合共一百五十家机构推展超过四十个项目,例如学生交流团、香港水足印定向、香港植树日等。李女士说每项活动由筹备至完成,时有顺逆,带给她无数难忘的回忆,惟印象最深的,还是二十年来各界的信任与支持,「由大家初认识、继而赢取信任、至主动成为合作伙伴,过程中团队及义工出心出力、不离不弃,这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包容及关爱实在难能可贵,正是这十五年来最触动我的地方。」
和富社会企业为一家非牟利机构,独特之处是开拓先河,以企业的效益管理模式提供社会服务,成功推行多个知名项目,例如把香港仔警署二级历史建筑「红砖楼」改建成蒲窝青少年中心;成立首间获得「香港安老院舍评审计划」认证的颂恩护理院;开办天水围第一间直资小学「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李女士说:「只要值得做,和富一定会帮手!」就好像为了促进社会接纳露宿者和弱势社群而举办的「无家者世界杯」;为提升香港足球运动普及的「和富大埔足球队」;为推动乐观积极,尊重互爱,凝聚社会力量的香港开心D (HK.WeCARE) 活动等,例子俯拾皆是。
李女士十分认同父亲李博士的理念,认为企业家应灵活地响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和富社会企业成立以来不断求变,冀能扮演参与、连系或促进等不同的角色。她指社会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有时难以厘定工作成效,但当有外界在评价我们项目的表现后决定给予资源,便代表项目具备一定成效,故她笑言「和富很麻烦,运作思维向外而非向内」,由和富推动的项目,经常要向外争取合作伙伴和财政资源,而非由和富一力承担,原因是「父亲绝对希望项目有更多人参与」。因此,和富愿意接手他人的项目,同时亦乐意把一手培育的项目交予其他持份者接手,例如和富大埔足球队由成立至参加丙组联赛、逐步晋级至甲组及现在的香港超级联赛,最后由其他人领班,可见和富企业包容的胸襟。
纵然工作偶有困难和挑战,身为虔诚天主教徒的李女士非常感恩和富社会企业有着一班充满魄力的同事及满腔热忱的义工团队。李女士认为:「最理想的机构发展是机构一直持续下去,不受个人的影响,机构只须定下长远的目标和使命,持续为社会作贡献。」因此,机构的领导人只需要寻找最合适的人选担任,她指出:「香港有很多有抱负的人,大家都很努力,我不是接任,只是辅助而已。」她更指从这十多年服务社会的经验中学习到,社会服务需要未雨绸缪,「市场好、社会好时,就要开始思考」,不要到问题发生时才想办法。现今社会时常讨论到人工智能如何取代人类的工作,李女士就庆幸自己能拥有这份「以人为本」的工作,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代表永远有工作做!」李女士伴以其开朗的笑容解说。
现代潮语里有「贴地」一词,意指人办事实在,关注并了解民间疾苦、社会动态,用此潮语来形容李女士亦十分贴切。李女士于社会上担任不少公职,包括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董、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成员、进出口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宁波市政协委员等,她亦曾任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积极地参与各项咨询及提出建议。透过这些公职,李女士指「能感受到业界的脉搏」,聆听不同的声音,藉此增强和富社会企业的网络。受李女士感染,其丈夫近年亦投入社会工作,专注于青年及商会界别的工作,进一步协助和富社会企业扩大网络。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是李女士挂在口边的一句话,能有如此胸襟,李女士说父母对她的教诲影响至深。「母亲较为感性,是一个充满爱的人,愿意与不同阶层的人士接触交流;父亲则有着天赋的使命感,纵有坚持,亦愿意聆听,甚至为更大的使命而作出改变。」从父母身上,李女士学习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和互相尊重的重要性。身为三位儿女之母,李女士很注重给予子女发挥的空间。早前她带同子女到内地梅州参观一间由马来西亚籍华侨修士开办的英语学校,在没有冷气没有床亦没有任何娱乐的环境下,「小朋友可以和我们一齐睡在地上,与小鸡同小猪们一起玩!不怕脏也不怕热!」李女士领略到现代社会物质充裕,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唾手可得,但原来快乐可以很简单。她希望父母及青年人学会如何在最少的资源下自处,寻找自己的定位,成为一个坚毅的人。
身兼香港浸会大学咨议会成员的李女士,曾在浸大修读教育文凭,亦因浸大是首家推行和富领袖网络的大专院校,故接触过不少浸大学生,她赞扬浸大的同学务实,「肯学肯做,懂得感恩」,希望浸大继续延续此关爱精神。浸大近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服务学习 (Service Learning),学生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有需要的社区向居民提供服务。李女士认为香港大部分年轻人也抱有服务社会的热心,她建议青年应多接触不同阶层人士,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明辨是非,并培养助人为快乐之本之心,「人的价值在于其德行,知识不难获取,品格培养才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浸大创校六十年来一直秉持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推动关爱、创新和具环球视野的文化,在教学及科研上力臻至善。和富近年推动品格塑造等项目,重点同样是宣扬包容、互相尊重等核心价值,浸大与和富的理念非常吻合,因此大家在各个领域合作无间。例如早前和富协助浸大教育系安排一些在职副校长到和富社会企业观摩,了解该机构的运作,加深教育界了解和富对老人及青年的服务模式。跟浸大合作多年,李女士对浸大十分欣赏:「虽然浸大是一间规模较小的大学,但却因此充满弹性,发展与别不同!」李女士还特别留意到,浸大校友有着不同的学科专业,各有特质,均对社会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影响深远。当中包括早前企业二十周年庆祝酒会的司仪,「他是和富领袖网络于2006年在浸大成立首间大专分会时的第一届会长啊!」李女士表示能见证着不少浸大同学的成长,真的非常感动!
访问过程中,不难发现李女士真的很有「心」,对社会议题的关心、对服务社会的热心、对服务对象、家人及同事的爱心和贴心、对解决问题的细心和决心……从心出发,这就是社会领袖的特质吧!「回顾、加力、继续前行」是李女士对其工作的一个小小总结,她期望社会企业能争取更多市民的参与及支持,以达至「人和家富,民和国富」的目标。浸大亦冀望能善用大学自身的优势,在服务社会上担当领导角色,为建设美好香港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