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4日
张医生于2018年获香港浸会大学颁授
荣誉大学院士
 张医生于201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颁授荣誉院士
 张医生于201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以张医生的名字命名大学乳癌外科院士荣衔,以表扬
张医生在乳癌治疗及预防的贡献
张医生与香港乳癌基金会主席霍何绮华女士不时
就乳癌的预防发表报告
2018年香港乳癌基金会举办的乳健同行起步礼
张医生指基金会得到不少政商界人士支持,图为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基金会活动
张医生定期在报章专栏撰文,分享乳健知识及其行医的经历,文章获辑录成书,图为新书出版的签名会

 
张淑仪医生

  • 香港乳癌基金会创会人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大学院士(2018)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荣誉院士(2017)
  •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暨咨议会成员
    (2011-2016)
  •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荣誉会董
  • 香港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
  • 香港外科医学院认可培训师
  • 香港养和医院外科名誉顾问
  •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外科院士
  • 澳洲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
  • 美国外科医学院院士
  • 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
  •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外科)
  • 妇女事务委员会成员(2012)
  •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
    社会保障上诉委员会前委员

「医生不只医病,也是医人。」张淑仪医生以一贯温婉的声线,道出她多年来时刻坚持的信念。有「乳癌圣手」美誉的张医生,数十年来不但医治了许多乳癌病人,也关顾了无数一度陷入绝望的心灵。她强调医生需要了解和关怀病人──这套「全人医疗」理念,可谓与浸大「全人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

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张医生行医多年,先后获得英国、澳洲、美国及本地外科学院颁授院士资格。在私人执业前,她曾于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广华医院工作。张医生除了走在最前线为病人施手术,在本港推动乳癌预防与治疗方面更创了多项第一,包括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广华医院发起全港首个乳房普查计划、2005年创立香港乳癌基金会、建立香港首个乳癌数据库、2011年建立本港第一间一站式乳健诊所等。此外,她更是首位为患者进行乳房保留及乳房重建手术的医生。

张医生屡创先河,全因她对病人的关怀。她忆述两个令她难以忘怀的病人:「曾有一位病人不肯接受治疗,因为害怕治疗会导致她无法生育。」另一位则是张医生同学的家人,病是治好了,可惜过程中出现情绪问题,最后她还是步上了结束自己生命的不归路。「当时要是有为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便不会如此。医生对病人开药、开刀之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兼顾,例如病人用药后有否出现手肿、情绪变化等。香港乳癌基金会着重全面的关顾(holistic cancer care),希望能为乳癌同路人给予更多支持,帮助她们回复正常生活。」

目前全港约有两成乳癌病人寻求基金会的协助。到底当初基金会是怎样开始的?「乳癌是第一个实心器官的癌症,不单靠手术治疗,还需要配合药物、电疗、化疗等,病人需要经历不少难关。当时有一位病人本身是护士,她康复后进修心理辅导,并跟我说要是病人有需要,她乐意帮忙。巧合遇到一位病人有份推动成立儿童癌病基金,有运作非政府组织的经验,于是我便请她们及一些乳癌康复者参与创会的工作。」基金会成立后,病人和康复者在分享时察觉到大家都有相近的体会:「假如早一点发现,便不用那么痛苦。」就这样,「及早发现,治疗关键」便成了基金会的口号。基金会有一独特之处,就是以专业主导。她们当中一些成员既是同路人,亦是专业的辅导或医护人员,故能同时分享自身经历与专业知识。「病人初来时大都很彷徨,但因有着这些专业人士的带领和分享,都变得积极起来,所以我们常说很多病人都是『哭着来,笑着走』,而不会越讲越伤心。」基金会现任主席霍何绮华女士是张医生认识多年的朋友,亦曾患上乳癌,是过来人,因此深明患病的感受。张医生说:「同路人的互相扶持最为重要。她曾跟我说,得知自己患癌的一刻,感觉就如堕进黑洞,不知所措。因此我们一起推动基金会发展,希望帮到更多同路人。」

香港每年有四千多宗乳癌确诊个案,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6岁,相比美国的62岁及澳洲的60岁,香港患者相对年轻,而大众对此病的认知仍然贫乏。「乳癌自1994年起成为香港女性头号癌症,但最近进行的访问发现原来半数受访者并不知道这个事实,甚至误以为家族中没有乳癌患者便等于自己患病的机会很低。然而,根据乳癌基金会的统计,九成病者的直属亲人并非患者,即是说遗传不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张医生对乳癌的关注,并不止于病人,还包括公众。除了推动本港首个乳癌普查计划,她亦曾在任崇德社香港分社会长时,与医学联会合办了一辆流动健康车,四出宣传预防乳癌的重要。她表示香港女性在乳房检查方面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广华医院的普查中心每年只有两万宗检查,数目不多,原因或与检查需要费用有关。「数据显示居于低收入地区的女性并没有定期检查乳房的习惯,而较多居于这些地区的妇女患上第三、四期乳癌,这明显与预防意识有直接关系。」

张医生指十年前一位在联合医院工作的医生发现区内35%以上乳癌病人于确诊时已处于第三、四期,有些病人甚至住院一星期便过身,情况十分严峻。因此,基金会便与观塘区议会合作,在社区举行教育讲座、提供检查服务。张医生更游说基金会的赞助人捐出一百万元资助低下阶层的妇女接受免费的X光造影检查。其后,基金会争取到香港赛马会的资助,亦有幸得到时任发展局局长的林郑月娥女士支持,在跨部门小组进行研究,最终觅得一幅五千呎的用地于牛池湾兴建乳健中心,并于2018年启用。张医生指外国不少地方已经提供乳房普查,内地部分地区亦已推行两癌普查,即子宫颈癌及乳癌普查。张医生指出香港有24 %病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第三、四期,只要这类病人减少5%,政府用于治疗乳癌的开支便可以节省一半。因此,张医生表示会继续游说政府向较高危的年龄群免费提供乳房检查,以减少第三、四期的患者数目。

最近,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女士提及癌症康复者照顾(cancer survivorship),张医生对此表示欢迎:「这个理念在外国提出已久。癌症康复者其实有不少忧虑,例如担心复发、能否重返工作岗位、财政负担等,所以心灵上的支持相当重要,我希望政府日后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多。」张医生认为乳癌已非不治之症,在香港患者的存活率达八成,即使是第三、四期的患者,也有多种有效疗法,因此病人要抱有「与病共存」的观念。她寄语:「就如机器坏了要修理,生了锈便要用润滑油。人生不应该因患病而停顿,最重要达至工作与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

张医生的医务所放满病人送给她的心意卡,在粉红色的墙上最近更挂上一个由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医学院赠予的牌匾,那是以她命名的院士计划「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r. Polly Suk-Yee Cheung Breast Surgical Oncology Fellowship」,以表扬她在乳癌诊治上所作出的贡献。要成为这计划的一分子绝不容易,全美国平均60人争一席位,获得院士荣衔的医生将会到港跟随张医生学习一星期。此院士以张医生命名,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荣誉。张医生同样有为本地医生担任导师:「我有机会与港大医学院合作,实习医生每三个月轮流到养和医院跟我学习。」张医生亦曾担任Breast Surgery International 的主席多年,张医生「乳癌权威」的地位可见一斑。

张医生的经历并不限于医疗界别,她亦曾在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不同范畴出任公职,而且非常热心。「试过因要出席国际会议而把诊所关门一两星期,又试过因为放不下自己有份推动的广华医院普查计划,在诊所看完症便匆匆赶回医院义务帮忙,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很傻!」张医生以爽朗的笑声娓娓道来。

张医生积极参与公益事务的种子早在求学时期已经撒下。她于伊利沙伯中学读书,校内各学会由同学主理,各自投票选出主席、秘书、司库等;到了大学,张医生更当上了学生会干事、学生宿舍理事会副主席、学生报副总编,也参与了七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张医生认为:「在人生过程中不要封闭自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只想着取得甚么;有付出,自然有回报。」

张医生勉励学生不要满足于现状,亦不应该因为一次成绩欠佳便放弃,要努力令自己向前迈进。「我读书时有位同学成绩平平,但后来有了自己的发明。我们不要低估自己,每个人一定有各自的潜能。考试不是对你一生的评估,做人既要IQ也要EQ,考最尾亦不需绝望。全人教育就是希望发掘人的不同方面,you never know!」

多年来,浸大有幸得到张医生的鼎力支持,并于2011至2016年间担任校董会及咨议会成员,为本校的发展提供许多宝贵意见。浸大在中医药方面有领先的地位,张医生坦言遗憾未有机会深入研究中医药,但高兴曾有中医师向她转介病人。她亦赞成先以西医治疗,愈后以中医调理身体、固本培元。

作为乳癌医疗的权威,张医生不论在治疗、患者支持及乳健教育方面,都作出重大的贡献,她早于1999年便已获得香港女工商及专业人员联会颁授「香港杰出专业女性」荣誉。身兼多职,张医生又如何平衡家庭生活?「我丈夫是政府公务员,各有各忙。庆幸两名儿子小时候有奶奶同住,帮忙照顾。儿子读书还好,不用补习,在英国读中学有津贴,及后升读剑桥大学,二人也取得奖学金。」张医生闲时也会练习太极,保持身心健康。

「活得开心关键不在于赚得多少,而是过有意义的人生,你的存在使你身边的人开心。」张医生自己就是实践着这份信念,致力推动乳健的知识、预防乳癌的工作,「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透过自己的人脉及基金会,为大众做一点事,回馈社会。」──以「仁心仁术」形容张医生,她绝对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