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乳癌的預防發表報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基金會活動
張淑儀醫生
-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2018)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聯合國際學院榮譽院士(2017)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成員
(2011-2016)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會董
-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 香港外科醫學院認可培訓師
- 香港養和醫院外科名譽顧問
- 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外科院士
- 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 美國外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
- 婦女事務委員會成員(2012)
-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
社會保障上訴委員會前委員
「醫生不只醫病,也是醫人。」張淑儀醫生以一貫溫婉的聲線,道出她多年來時刻堅持的信念。有「乳癌聖手」美譽的張醫生,數十年來不但醫治了許多乳癌病人,也關顧了無數一度陷入絕望的心靈。她強調醫生需要了解和關懷病人──這套「全人醫療」理念,可謂與浸大「全人教育」的宗旨不謀而合。
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張醫生行醫多年,先後獲得英國、澳洲、美國及本地外科學院頒授院士資格。在私人執業前,她曾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工作。張醫生除了走在最前線為病人施手術,在本港推動乳癌預防與治療方面更創了多項第一,包括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廣華醫院發起全港首個乳房普查計劃、2005年創立香港乳癌基金會、建立香港首個乳癌資料庫、2011年建立本港第一間一站式乳健診所等。此外,她更是首位為患者進行乳房保留及乳房重建手術的醫生。
張醫生屢創先河,全因她對病人的關懷。她憶述兩個令她難以忘懷的病人:「曾有一位病人不肯接受治療,因為害怕治療會導致她無法生育。」另一位則是張醫生同學的家人,病是治好了,可惜過程中出現情緒問題,最後她還是步上了結束自己生命的不歸路。「當時要是有為病人進行心理輔導,便不會如此。醫生對病人開藥、開刀之外,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兼顧,例如病人用藥後有否出現手腫、情緒變化等。香港乳癌基金會着重全面的關顧(holistic cancer care),希望能為乳癌同路人給予更多支持,幫助她們回復正常生活。」
目前全港約有兩成乳癌病人尋求基金會的協助。到底當初基金會是怎樣開始的?「乳癌是第一個實心器官的癌症,不單靠手術治療,還需要配合藥物、電療、化療等,病人需要經歷不少難關。當時有一位病人本身是護士,她康復後進修心理輔導,並跟我說要是病人有需要,她樂意幫忙。巧合遇到一位病人有份推動成立兒童癌病基金,有運作非政府組織的經驗,於是我便請她們及一些乳癌康復者參與創會的工作。」基金會成立後,病人和康復者在分享時察覺到大家都有相近的體會:「假如早一點發現,便不用那麼痛苦。」就這樣,「及早發現,治療關鍵」便成了基金會的口號。基金會有一獨特之處,就是以專業主導。她們當中一些成員既是同路人,亦是專業的輔導或醫護人員,故能同時分享自身經歷與專業知識。「病人初來時大都很徬徨,但因有着這些專業人士的帶領和分享,都變得積極起來,所以我們常說很多病人都是『哭着來,笑着走』,而不會越講越傷心。」基金會現任主席霍何綺華女士是張醫生認識多年的朋友,亦曾患上乳癌,是過來人,因此深明患病的感受。張醫生說:「同路人的互相扶持最為重要。她曾跟我說,得知自己患癌的一刻,感覺就如墮進黑洞,不知所措。因此我們一起推動基金會發展,希望幫到更多同路人。」
香港每年有四千多宗乳癌確診個案,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6歲,相比美國的62歲及澳洲的60歲,香港患者相對年輕,而大眾對此病的認知仍然貧乏。「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但最近進行的訪問發現原來半數受訪者並不知道這個事實,甚至誤以為家族中沒有乳癌患者便等於自己患病的機會很低。然而,根據乳癌基金會的統計,九成病者的直屬親人並非患者,即是說遺傳不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張醫生對乳癌的關注,並不止於病人,還包括公眾。除了推動本港首個乳癌普查計劃,她亦曾在任崇德社香港分社會長時,與醫學聯會合辦了一輛流動健康車,四出宣傳預防乳癌的重要。她表示香港女性在乳房檢查方面遠落後於其他地區,廣華醫院的普查中心每年只有兩萬宗檢查,數目不多,原因或與檢查需要費用有關。「數據顯示居於低收入地區的女性並沒有定期檢查乳房的習慣,而較多居於這些地區的婦女患上第三、四期乳癌,這明顯與預防意識有直接關係。」
張醫生指十年前一位在聯合醫院工作的醫生發現區內35%以上乳癌病人於確診時已處於第三、四期,有些病人甚至住院一星期便過身,情況十分嚴峻。因此,基金會便與觀塘區議會合作,在社區舉行教育講座、提供檢查服務。張醫生更游說基金會的贊助人捐出一百萬元資助低下階層的婦女接受免費的X光造影檢查。其後,基金會爭取到香港賽馬會的資助,亦有幸得到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女士支持,在跨部門小組進行研究,最終覓得一幅五千呎的用地於牛池灣興建乳健中心,並於2018年啟用。張醫生指外國不少地方已經提供乳房普查,內地部分地區亦已推行兩癌普查,即子宮頸癌及乳癌普查。張醫生指出香港有24 %病患者確診時已處於第三、四期,只要這類病人減少5%,政府用於治療乳癌的開支便可以節省一半。因此,張醫生表示會繼續游說政府向較高危的年齡群免費提供乳房檢查,以減少第三、四期的患者數目。
最近,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女士提及癌症康復者照顧(cancer survivorship),張醫生對此表示歡迎:「這個理念在外國提出已久。癌症康復者其實有不少憂慮,例如擔心復發、能否重返工作崗位、財政負擔等,所以心靈上的支援相當重要,我希望政府日後能在這方面做得更多。」張醫生認為乳癌已非不治之症,在香港患者的存活率達八成,即使是第三、四期的患者,也有多種有效療法,因此病人要抱有「與病共存」的觀念。她寄語:「就如機器壞了要修理,生了鏽便要用潤滑油。人生不應該因患病而停頓,最重要達至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
張醫生的醫務所放滿病人送給她的心意卡,在粉紅色的牆上最近更掛上一個由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醫學院贈予的牌匾,那是以她命名的院士計劃「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r. Polly Suk-Yee Cheung Breast Surgical Oncology Fellowship」,以表揚她在乳癌診治上所作出的貢獻。要成為這計劃的一分子絕不容易,全美國平均60人爭一席位,獲得院士榮銜的醫生將會到港跟隨張醫生學習一星期。此院士以張醫生命名,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榮譽。張醫生同樣有為本地醫生擔任導師:「我有機會與港大醫學院合作,實習醫生每三個月輪流到養和醫院跟我學習。」張醫生亦曾擔任Breast Surgery International 的主席多年,張醫生「乳癌權威」的地位可見一斑。
張醫生的經歷並不限於醫療界別,她亦曾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不同範疇出任公職,而且非常熱心。「試過因要出席國際會議而把診所關門一兩星期,又試過因為放不下自己有份推動的廣華醫院普查計劃,在診所看完症便匆匆趕回醫院義務幫忙,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很傻!」張醫生以爽朗的笑聲娓娓道來。
張醫生積極參與公益事務的種子早在求學時期已經撒下。她於伊利沙伯中學讀書,校內各學會由同學主理,各自投票選出主席、秘書、司庫等;到了大學,張醫生更當上了學生會幹事、學生宿舍理事會副主席、學生報副總編,也參與了七十年代的學生運動。張醫生認為:「在人生過程中不要封閉自己,要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要只想着取得甚麼;有付出,自然有回報。」
張醫生勉勵學生不要滿足於現狀,亦不應該因為一次成績欠佳便放棄,要努力令自己向前邁進。「我讀書時有位同學成績平平,但後來有了自己的發明。我們不要低估自己,每個人一定有各自的潛能。考試不是對你一生的評估,做人既要IQ也要EQ,考最尾亦不需絕望。全人教育就是希望發掘人的不同方面,you never know!」
多年來,浸大有幸得到張醫生的鼎力支持,並於2011至2016年間擔任校董會及諮議會成員,為本校的發展提供許多寶貴意見。浸大在中醫藥方面有領先的地位,張醫生坦言遺憾未有機會深入研究中醫藥,但高興曾有中醫師向她轉介病人。她亦贊成先以西醫治療,癒後以中醫調理身體、固本培元。
作為乳癌醫療的權威,張醫生不論在治療、患者支援及乳健教育方面,都作出重大的貢獻,她早於1999年便已獲得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聯會頒授「香港傑出專業女性」榮譽。身兼多職,張醫生又如何平衡家庭生活?「我丈夫是政府公務員,各有各忙。慶幸兩名兒子小時候有奶奶同住,幫忙照顧。兒子讀書還好,不用補習,在英國讀中學有津貼,及後升讀劍橋大學,二人也取得獎學金。」張醫生閒時也會練習太極,保持身心健康。
「活得開心關鍵不在於賺得多少,而是過有意義的人生,你的存在使你身邊的人開心。」張醫生自己就是實踐着這份信念,致力推動乳健的知識、預防乳癌的工作,「我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透過自己的人脈及基金會,為大眾做一點事,回饋社會。」──以「仁心仁術」形容張醫生,她絕對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