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1日
 香港新闻博览馆于2018年12月开幕,May姐花了不少心血筹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右二)在香港报业公会会长李祖泽先生(左)、新闻博览馆董事会主席陈祖泽博士(左二)及May姐陪同下,观赏馆内展品
 浸大传理学院于2018年举行五十周年院庆晚宴,May姐出席支持
 May姐于2009年获香港浸会大学颁授
荣誉院士荣衔
May姐于2016年获颁香港浸会大学杰出校友奖
May姐与另外两名扶贫委员会成员于2013 年
与多名家长见面
May姐担任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论坛2018的主持

 
陈淑薇院士,SBS,JP

  • 香港商业电台主席特别顾问
  • 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资深会员
  • 香港浸会大学杰出传理人(2008)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大学院士(2009)
  • 香港浸会大学杰出校友奖(2016)
  • 香港浸会大学咨议会成员
  • 香港浸会大学尚志会会员
  • 新闻教育基金主席
  • 职训局大众传播业训练委员会主席
    (2007-2013)
  • 香港新闻博览馆董事会副主席
  • 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主席
    (2003-2006)
  • 扶贫委员会非官方委员(2012-2018)
  • 家庭议会非官方委员(2017至今)
  • 获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2008)
  • 获特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2018)

在大气电波及镜头前,她是访遍城中政商界猛人、论尽时事的主持人,但在今期焦点人物的专访,她摇身一变成为受访者,大谈入行四十多年的点点滴滴,原因正是「母校邀请,尽量帮手」;她对母校常存感恩的心:「如果没有浸会,就没有今天的我。」毕业于浸大传理系、在行内备受尊崇、人称May姐的商业电台主席特别顾问陈淑薇院士,专程重返母校跟我们说一席话。

尽管May姐两年前已退下商台新闻及公共事务总监一职,但退而不休,周末仍然主持电台节目,而腾出的时间则主理多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推动新闻博览馆及新闻教育基金的发展。位于中环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闻博览馆创亚洲先河,为亚洲首个以新闻为主题的展览和教育设施。去年底揭幕后,启用四个多月已录得两万多人次入场,成绩不俗。这个博览馆由筹备、选址、入标至落成,还有目前的运作、带团导赏等,May姐这位大义工都亲力亲为,花了不少心血。博览馆由酝酿至落成,历时十载,源于一个「梦」。2008年,新闻教育基金组团到美国考察,团员参观过位处首都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后都赞不绝口,希望在香港也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开办同类项目。
 
May姐与一众香港新闻教育基金同人最初属意西九龙文化区,但政府认为西九并不合适,她们留意政府计划活化的项目。2011年,政府就活化中环必列者士街街市招标,新闻博览馆及另外十四个项目入标角逐,竞争激烈。「我们一班新闻人对入标、活化建筑及保育一窍不通,多得不少人义不容辞地帮忙,尤其是陈祖泽博士、李业广先生、李祖泽先生、郑慕智博士、金耀基教授、范鸿龄先生、陈南禄先生及胡定旭先生等。他们请来各路专业人士,以成本价协助撰写计划书,又自掏腰包捐款,支付入目标费用。在活化项目的审批过程中,除了各间传媒的主管齐心到场解话,这些商界领袖亦一同出席面见,阵容庞大,大家都齐心协力襄助实现这个梦想!」

May姐认为新闻博览馆最终能够中标,可能因为必列者士街街市现址为不少报馆及印刷业的发源地,而博览馆又以多元化及互动的方式展现新闻行业的发展过程和香港开埠以来政治、经济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相信他日有机会成为香港的文化地标。在「当日头条,今日历史」展览厅内展出了十宗新闻大事,原来选材背后亦有浸大历史系的参与。博览馆邀请了浸大历史系麦劲生教授担任顾问,选出本港百多年来四百多宗大事,再由不同大学的新闻及历史系学者精挑细选出三十宗,最后由公众于网上投票,才得出这十宗大事。每宗大事都以不同形式呈现,包括各大报章杂志的文字报导、照片、纪录片、电视录像及新媒体等。而在未来,亦会继续就学者选出的香港大事,陆续制作展览内容。May姐表示博览馆最希望向公众传达一个讯息,就是客观公正地去看待事情极为重要:「我认为了解一件事情,大家都应该要360度全方位地去看。每件事情都有其前因后果,不能只看一面或者选择性地看,否则并不全面。我们必须客观、尽量搜集不同资料作研究,才能准确地分析问题。新闻从业员的天职就是客观公正地报导新闻,而大众亦要尊重历史。」

馆内还可了解香港新闻业的发展历程,May姐笑言单看报章的广告已很有趣,例如日战期间刊登的多是「强国健身」的卖药广告,从中可见「新闻影响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亦影响到新闻的表现方式、手法或报导内容。」May姐认为香港的成功来自其多元化:「香港可贵之处就是这里有不同媒介、不同报章供大家自由选择。因此,大家要珍惜香港多元化的传媒,要努力维护新闻自由。」 

谈起新闻行业的现况,May姐直指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正面对经营困难,社交媒体的兴起直接影响媒体的生态。她说:「以往传媒都靠广告,而企业要宣传就必定会在报纸头版落广告。现时网络发达,很多公司都可自己做宣传,令媒体的收入减少。」不过,May姐亦指出媒体经营困难的问题是全球性的,并不局限于香港,所以媒体要去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同样影响行业,现时浸大传理学院致力开拓人工智能,大数据新闻学等范畴,外国亦有媒体引进人工智能系统去协助翻译。May姐认为新科技或许可以帮助行业发展得更好,但不等于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类:「人才很重要,不可以没有人;但人不是天生就有分析能力,而且要有足够学养才能具备不断发掘新题材的触角。」

以往当记者要有「铁脚、马眼、神仙肚」的能耐,如今市民大众都可用手机拍摄,在脸书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May姐认为新入行的记者必须不断学习:「同一篇报导,别人会期望记者较一般人知道得更多,因此当记者必须要不断学习,辛苦是必然的。」May姐忠告有意入行的同学必须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有开工,无收工」,不论「死人塌楼或天灾人祸」也要第一时间工作。
 
May姐庆幸得家人的体谅和支持,让她全情投入新闻工作逾四十年。May姐本打算在浸会毕业后当一名老师,因她是「补习天后」,在学期间每月兼职补习已有三千元可观的收入。怎知同学替她报考商台新闻记者,面试时新闻部负责人见她可应付,便实时录用,怎知May姐考虑到补习的收入较电台记者可观,结果管理层答应她只当早班,下午放工后便可继续替学生补习,如是者兼顾两份工作,但入行后,实在太喜欢新闻工作,便放弃替人补习,在电台放工后也不愿走,无论是财经、港闻、或国际新闻都乐意做,学会很多。直到现在,May姐仍然觉得这份工作实在不错:「有人发薪水给我学习,实在太好了!」她也在香港中文大学兼职任教多年,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于下一代,而浸大传理学院亦不时邀请她分享新闻采访或管理的经验,她更是香港浸会大学基金一员,默默捐款支持母校发展,同时May姐亦在不同新闻行业组织当领导,孜孜不倦,务求做到薪火相传。她忠告新人入行不要怕辛苦:「珍惜每一个机会学习,假以时日便能独当一面。」
 
见证国际、香港大小新闻,加上May姐广博的人脉、始终如一的热忱、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不论特首、高官或政商界人物都亲上其节目,面对群众。回望数十年来的经历,有多宗新闻让她特别感触,例如1996年嘉利大厦发生五级大火,「现场片段看到很多人在大厦窗外挥手求救,为什么几个钟头后那些人全不见了?」May姐心知不妙,着同事在救援结束后向消防员查明,遂发现事件造成41死80伤,之前曾向外界求救的人很多罹难。May姐没想到自己的预感应验了,那夜哭了很久。她又忆述1979年黄大仙马仔坑村大火,May姐当天穿了吊带裙和高跟凉鞋去采访,最后要脱鞋赤脚走路。自此之后,她告诫同事为了安全着想,上班一律不要穿凉鞋和高跟鞋。采访多年,May姐感慨数十年来低下阶层面对的问题依然存在,贫富差距及安老问题自她入行至今仍有待改善。看到社会上这些现况,May姐也很感触:「这些问题持续出现,反映政府官员缺乏视野,没有未雨绸缪,问题浮现后又未能处理,人口老化也令问题恶化。」May姐访问政策官员时,亦会抒发己见,希望政府能积极解决,改善民生。

身为浸大校友,她感激母校的教导,指母校对她的事业很有帮助。她回忆入读浸会传理系之时,师生关系密切,人情味浓厚,尤喜欢听当年谢志伟校长的讲话,包含许多人生哲理;当年谢校长夫人身兼图书馆馆长一职,对每位学生也非常关心,令她极为难忘;传理系的余也鲁教授对她影响很深,因教授要求学生多读文学、历史、社会学、科学等书籍,限时规定学生读完不少经典名著;「老爷」张国兴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谨的老师,他清楚了解每位学生的特质,从而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指导;还有从经济系借调到传理系的刘佩琼老师,会教导学生怎样分析上市公司的年报,May姐笑说因此而学懂怎样做财经新闻。她还谨记一位教翻译的老师的教诲:「每个选择、决定都很重要,因此必须要仔细考虑清楚,才可作出抉择。」这句话不仅对于翻译新闻重要,也成为May姐人生路上的座右铭。 

May姐成就卓著,先后取得杰出传理人奖、荣誉大学院士、杰出校友奖及获特区政府的荣誉等,绝对是传媒人的模范,但她依然谦虚,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满招损,谦受益」,做人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越是自满一定有损失,谦虚一点别人更愿意给予帮助。她经常奉行一个做人原则:「若您对待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待您好」。May姐对新闻行业的「好」毋容置疑,访问结束后还要继续另一新闻组织的行程,她就是如此热爱新闻工作,驱动着她不断服务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