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1日
 香港新聞博覽館於2018年12月開幕,May姐花了不少心血籌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右二)在香港報業公會會長李祖澤先生(左)、新聞博覽館董事會主席陳祖澤博士(左二)及May姐陪同下,觀賞館內展品
 浸大傳理學院於2018年舉行五十周年院慶晚宴,May姐出席支持
 May姐於2009年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
榮譽院士榮銜
May姐於2016年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校友獎
May姐與另外兩名扶貧委員會成員於2013 年
與多名家長見面
May姐擔任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論壇2018的主持

 
陳淑薇院士,SBS,JP

  • 香港商業電台主席特別顧問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資深會員
  •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傳理人(2008)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2009)
  •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校友獎(2016)
  • 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成員
  • 香港浸會大學尚志會會員
  • 新聞教育基金主席
  • 職訓局大眾傳播業訓練委員會主席
    (2007-2013)
  • 香港新聞博覽館董事會副主席
  • 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
    (2003-2006)
  • 扶貧委員會非官方委員(2012-2018)
  • 家庭議會非官方委員(2017至今)
  • 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08)
  • 獲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2018)

在大氣電波及鏡頭前,她是訪遍城中政商界猛人、論盡時事的主持人,但在今期焦點人物的專訪,她搖身一變成為受訪者,大談入行四十多年的點點滴滴,原因正是「母校邀請,盡量幫手」;她對母校常存感恩的心:「如果沒有浸會,就沒有今天的我。」畢業於浸大傳理系、在行內備受尊崇、人稱May姐的商業電台主席特別顧問陳淑薇院士,專程重返母校跟我們說一席話。

儘管May姐兩年前已退下商台新聞及公共事務總監一職,但退而不休,周末仍然主持電台節目,而騰出的時間則主理多項任重道遠的工作──推動新聞博覽館及新聞教育基金的發展。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創亞洲先河,為亞洲首個以新聞為主題的展覽和教育設施。去年底揭幕後,啟用四個多月已錄得兩萬多人次入場,成績不俗。這個博覽館由籌備、選址、入標至落成,還有目前的運作、帶團導賞等,May姐這位大義工都親力親為,花了不少心血。博覽館由醞釀至落成,歷時十載,源於一個「夢」。2008年,新聞教育基金組團到美國考察,團員參觀過位處首都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後都讚不絕口,希望在香港也能找到合適的地方開辦同類項目。
 
May姐與一眾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同人最初屬意西九龍文化區,但政府認為西九並不合適,她們留意政府計劃活化的項目。2011年,政府就活化中環必列者士街街市招標,新聞博覽館及另外十四個項目入標角逐,競爭激烈。「我們一班新聞人對入標、活化建築及保育一竅不通,多得不少人義不容辭地幫忙,尤其是陳祖澤博士、李業廣先生、李祖澤先生、鄭慕智博士、金耀基教授、范鴻齡先生、陳南祿先生及胡定旭先生等。他們請來各路專業人士,以成本價協助撰寫計劃書,又自掏腰包捐款,支付入標的費用。在活化項目的審批過程中,除了各間傳媒的主管齊心到場解話,這些商界領袖亦一同出席面見,陣容龐大,大家都齊心協力襄助實現這個夢想!」

May姐認為新聞博覽館最終能夠中標,可能因為必列者士街街市現址為不少報館及印刷業的發源地,而博覽館又以多元化及互動的方式展現新聞行業的發展過程和香港開埠以來政治、經濟及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相信他日有機會成為香港的文化地標。在「當日頭條,今日歷史」展覽廳內展出了十宗新聞大事,原來選材背後亦有浸大歷史系的參與。博覽館邀請了浸大歷史系麥勁生教授擔任顧問,選出本港百多年來四百多宗大事,再由不同大學的新聞及歷史系學者精挑細選出三十宗,最後由公眾於網上投票,才得出這十宗大事。每宗大事都以不同形式呈現,包括各大報章雜誌的文字報導、照片、紀錄片、電視錄影及新媒體等。而在未來,亦會繼續就學者選出的香港大事,陸續製作展覽內容。May姐表示博覽館最希望向公眾傳達一個訊息,就是客觀公正地去看待事情極為重要:「我認為了解一件事情,大家都應該要360度全方位地去看。每件事情都有其前因後果,不能只看一面或者選擇性地看,否則並不全面。我們必須客觀、盡量蒐集不同資料作研究,才能準確地分析問題。新聞從業員的天職就是客觀公正地報導新聞,而大眾亦要尊重歷史。」

館內還可了解香港新聞業的發展歷程,May姐笑言單看報章的廣告已很有趣,例如日戰期間刊登的多是「強國健身」的賣藥廣告,從中可見「新聞影響社會發展,而社會發展亦影響到新聞的表現方式、手法或報導內容。」May姐認為香港的成功來自其多元化:「香港可貴之處就是這裏有不同媒介、不同報章供大家自由選擇。因此,大家要珍惜香港多元化的傳媒,要努力維護新聞自由。」 

談起新聞行業的現況,May姐直指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正面對經營困難,社交媒體的興起直接影響媒體的生態。她說:「以往傳媒都靠廣告,而企業要宣傳就必定會在報紙頭版落廣告。現時網絡發達,很多公司都可自己做宣傳,令媒體的收入減少。」不過,May姐亦指出媒體經營困難的問題是全球性的,並不局限於香港,所以媒體要去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同樣影響行業,現時浸大傳理學院致力開拓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聞學等範疇,外國亦有媒體引進人工智能系統去協助翻譯。May姐認為新科技或許可以幫助行業發展得更好,但不等於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類:「人才很重要,不可以沒有人;但人不是天生就有分析能力,而且要有足夠學養才能具備不斷發掘新題材的觸角。」

以往當記者要有「鐵腳、馬眼、神仙肚」的能耐,如今市民大眾都可用手機拍攝,在臉書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因此May姐認為新入行的記者必須不斷學習:「同一篇報導,別人會期望記者較一般人知道得更多,因此當記者必須要不斷學習,辛苦是必然的。」May姐忠告有意入行的同學必須熱愛這份工作,因為「有開工,無收工」,不論「死人塌樓或天災人禍」也要第一時間工作。
 
May姐慶幸得家人的體諒和支持,讓她全情投入新聞工作逾四十年。May姐本打算在浸會畢業後當一名老師,因她是「補習天后」,在學期間每月兼職補習已有三千元可觀的收入。怎知同學替她報考商台新聞記者,面試時新聞部負責人見她可應付,便即時錄用,怎知May姐考慮到補習的收入較電台記者可觀,結果管理層答應她只當早班,下午放工後便可繼續替學生補習,如是者兼顧兩份工作,但入行後,實在太喜歡新聞工作,便放棄替人補習,在電台放工後也不願走,無論是財經、港聞、或國際新聞都樂意做,學會很多。直到現在,May姐仍然覺得這份工作實在不錯:「有人發薪水給我學習,實在太好了!」她也在香港中文大學兼職任教多年,將自己的經驗傳授於下一代,而浸大傳理學院亦不時邀請她分享新聞採訪或管理的經驗,她更是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一員,默默捐款支持母校發展,同時May姐亦在不同新聞行業組織當領導,孜孜不倦,務求做到薪火相傳。她忠告新人入行不要怕辛苦:「珍惜每一個機會學習,假以時日便能獨當一面。」
 
見證國際、香港大小新聞,加上May姐廣博的人脈、始終如一的熱忱、鍥而不捨的工作態度,不論特首、高官或政商界人物都親上其節目,面對群眾。回望數十年來的經歷,有多宗新聞讓她特別感觸,例如1996年嘉利大廈發生五級大火,「現場片段看到很多人在大廈窗外揮手求救,為什麼幾個鐘頭後那些人全不見了?」May姐心知不妙,着同事在救援結束後向消防員查明,遂發現事件造成41死80傷,之前曾向外界求救的人很多罹難。May姐沒想到自己的預感應驗了,那夜哭了很久。她又憶述1979年黃大仙馬仔坑村大火,May姐當天穿了吊帶裙和高跟涼鞋去採訪,最後要脫鞋赤腳走路。自此之後,她告誡同事為了安全着想,上班一律不要穿涼鞋和高跟鞋。採訪多年,May姐感慨數十年來低下階層面對的問題依然存在,貧富差距及安老問題自她入行至今仍有待改善。看到社會上這些現況,May姐也很感觸:「這些問題持續出現,反映政府官員缺乏視野,沒有未雨綢繆,問題浮現後又未能處理,人口老化也令問題惡化。」May姐訪問政策官員時,亦會抒發己見,希望政府能積極解決,改善民生。

身為浸大校友,她感激母校的教導,指母校對她的事業很有幫助。她回憶入讀浸會傳理系之時,師生關係密切,人情味濃厚,尤喜歡聽當年謝志偉校長的講話,包含許多人生哲理;當年謝校長夫人身兼圖書館館長一職,對每位學生也非常關心,令她極為難忘;傳理系的余也魯教授對她影響很深,因教授要求學生多讀文學、歷史、社會學、科學等書籍,限時規定學生讀完不少經典名著;「老爺」張國興老師是一位非常嚴謹的老師,他清楚了解每位學生的特質,從而給予適當的關懷和指導;還有從經濟系借調到傳理系的劉佩瓊老師,會教導學生怎樣分析上市公司的年報,May姐笑說因此而學懂怎樣做財經新聞。她還謹記一位教翻譯的老師的教誨:「每個選擇、決定都很重要,因此必須要仔細考慮清楚,才可作出抉擇。」這句話不僅對於翻譯新聞重要,也成為May姐人生路上的座右銘。 

May姐成就卓著,先後取得傑出傳理人獎、榮譽大學院士、傑出校友獎及獲特區政府的榮譽等,絕對是傳媒人的模範,但她依然謙虛,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滿招損,謙受益」,做人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越是自滿一定有損失,謙虛一點別人更願意給予幫助。她經常奉行一個做人原則:「若您對待人好,別人自然也會待您好」。May姐對新聞行業的「好」毋容置疑,訪問結束後還要繼續另一新聞組織的行程,她就是如此熱愛新聞工作,驅動着她不斷服務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