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December 2023
浸大於2023年9月頒授榮譽大學院士銜予李院士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頒授榮譽勳章予李院士

李院士協助中廣核新能源成功在港上市

李院士亦於2012年出任香港東北扶輪社社長,積極參與公益事務

李院士出任浸大校董會成員多年,與浸大結下深厚情誼

李院士現時經常到國內公幹,圖為他在青海留影
初入行時,李院士獲公司安排到美國芝加哥培訓
李院士是跑步愛好者,昔日常參加跑步比賽

李健院士,MH

  •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助理總裁兼公司秘書
  • 香港會計諮詢專家協會秘書長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香港會計諮詢專家
  • 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會計界)
  •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
  • 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勳章(2023)
  •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前稱香港特許秘書公會)理事(2018-2020)
  •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全球理事會成員(2016-2022)
  • 香港東北扶輪社社長(2012-2013)

    與浸大的關係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資深會員
  • 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榮譽委員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大學院士(2023)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轄下審計委員會主席(2019-2022)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成員(2017-2022)

踏入後疫情時代,人工智能與創新科技加快融入生活,促使工作模式以至各行業產生急劇變化。世界發展日新月異,要駕馭未知的未來,唯有像今期的焦點人物──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榮譽院士、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廣核新能源)助理總裁兼公司秘書李健先生一樣,時刻審時度勢,積極學習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方能在接踵而至的挑戰之中把握機遇,成就自己,進而造福社會。

一張白紙入行  以拼勁彌補不足
李院士現時已在會計界及企業管治界闖出一片天,但在年少時,他壓根沒想過自己會加入商界,在大學更是修讀風馬牛不相及的信息工程學位,而他之所以投身會計業,全因一場美麗的誤會。90年代初,互聯網剛興起,香港就業市場沒有太多與信息工程相關的職位,有感行業前景不明朗,李院士在大學最後一年決定轉換跑道。「我對會計一竅不通,純粹是聽完一堂就業講座,覺得Consulting(顧問)聽起來很厲害,就在大四那年向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顧問部門投履歷。」李院士一心想往顧問方向發展,卻不知何故收到某國際知名會計師樓審計(Auditing)部門的面試邀請,為了累積面試經驗,他應約完成了幾輪面試,結果成功獲聘。

事實上,李院士還收到好幾家大會計師行的錄取通知,他笑言當時以為自己好搶手,很適合在行業發展,可是若干年後,他才在機緣巧合下發現當初獲聘僅僅因為「人手短缺」而已。回顧這段經歷,李院士以「人生中最大的笑話」來形容,並常常引以為鑒,提醒自己:「人原來只要有信心,認為自己『得』就會『得』,但即使達成目標也切勿驕傲自滿,因為當中或許會有『運氣』的成分。」

加入會計師樓後,由於會計知識不足,李院士在頭一年只獲分派一些基本的工作,天性樂觀的他沒有氣餒,反倒認為那是盡快補足專業能力的大好機會。幸好,當時的公司亦非常支持他進修,每一科會計試都提供考試假期,就這樣,他把所有空餘時間、年假都投放在唸書考試上,最終用了兩年時間完成合共14科考卷,取得專業會計師資格。

審時度勢  勤修精進
考獲會計牌只是李院士自我增值旅程的開端,後來他轉向商界發展,隨即考取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證書;至2007年加入中廣核新能源出任財務總監,得知公司計劃在香港上市後,又攻讀企業管治碩士課程,希望憑藉從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公司於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經過一番努力,中廣核新能源於2014年順利完成首次公開招股,李院士亦從翌年起擔任公司秘書,跨進企業管治的領域。

問到制定周詳的職涯規劃是否有助攀爬企業階梯時,李院士表示自己只會訂立兩至三年的短期目標,因為「現今市場變化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快」,靈活地因應職場變化而調整個人發展策略更為重要。說到這裏,他感恩自己非常幸運,一路走來每間公司都給他許多機會,提供平台讓他發揮,他說道:「我有幸從會計師成為公司秘書,在不同領域累積實戰經驗,同時亦透過進修加以整合所得,知識水平有所提高,令視野更全面。」李院士的職業生涯體現了一個人的事業始於大膽嘗試,精於勤奮學習,成於堅持不懈。儘管他在訪談時總是說自己靠「撞彩」,但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倘若他沒有勇敢踏出第一步,並且審時度勢,持續進修,就算有幸運之神眷顧,也無法取得好成績。

籌備會計史編  冀紓解人才荒
會計業以工時長著稱,而現今世代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加上移民潮等因素多重夾擊,業界人手緊絀的問題更趨嚴峻,有調查預計2023年會計界的流失率持續高企,達30%。有見及此,李院士所屬的香港會計諮詢專家協會密密籌備出版《香港會計歷史編》,希望透過闡述本地會計界的歷史,讓大眾知道會計業對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這個項目還將有人物訪談,介紹業內翹楚的職涯軌跡,藉此展示業界充滿正能量的一面,喚起年輕人入行的興趣。「會計界人士大都喜歡低頭默默做事,他們在背後做的許多工作,一般市民未必了解。其實從公司上市、企業管理到海外併購,業務中的各項環節都需要會計師進行審計、核數等角色;而且許多大企業的領軍人物,都是會計師出身。」

李院士勉勵年輕人眼光放遠一點,會計工作固然不輕鬆,但每一項專業初入行時都有辛苦的日子,但以回報來說,當會計師三、四年後薪金便會迅速遞升,絕對比不少職業可觀。再者,會計師不只局限於在會計師樓工作,他補充道:「會計知識是一種工具、一種商業語言,行行都需要。在會計師樓見識世面,打好根基,然後透過不斷培訓,找出最能讓自己發揮專長的領域,甚至可以拓展到投資和管理等方面,這行的出路好寬廣。」

不過,市場環境變遷已是不爭的事實,隨着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推行,日後本地會計界將擔當協助國外資金「走進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橋樑,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國內人才的競爭。對此,李院士寄語會計系同學要迎合發展大勢,並建議他們花一至兩個學期到國內學習,熟悉當地的風俗與制度,日後再進一步考取相關的國內專業牌照,以維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切記不是走入去與當地人正面競爭當地市場,而是學會他們那一套的同時,把香港獨有的附加價值帶進去。」

助人自助  滿足無價
所謂有麝自然香,李院士在本業上卓有成就,能力漸漸得到外界的賞識,因而打開投身公職的大門。李院士坦言自己在大學時代只顧讀書,畢業後則埋頭打拼事業,鮮少參與社會事務,他說:「當事業發展到某個階段,有人問我對服務社會有沒有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跟着去開會,發現能夠接觸到不同階層的人,了解多元化的觀點,大開眼界。」

此後,李院士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規劃、活動管理和籌款等技能均漸漸上手;而當中最大的得着,莫過於他在出任香港東北扶輪社社長期間,通過籌辦社區同樂日,帶領來自基層家庭的小朋友體驗各式各樣的活動,幫助他們建立正面的人生觀。「看到那些小朋友簡簡單單到私人會所玩一日就這麼快樂,這些滿足感,是金錢買不到的。」

李院士對年輕人的關懷並不止於此,他自2017年起擔任浸大校董會成員,致力推動本地高等教育界發展,為培育未來人才出一分力。期間,他獲委任為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有份參與聘任衞炳江教授擔任校長一職;又監督中醫醫院的投標工作,共同見證大學成為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承辦機構的重要時刻。經過六年於校董會最前線了解大學運作,他深深體會到浸大並非一所冷冰冰的學府,而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其源於基督教的關愛精神更與自己的教育方針一致,令他倍感親切。

學習永遠是一生的功課
2023年可說是李院士豐收的一年,他多年來為服務社群和會計界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受到肯定,今年先後獲香港特區政府和浸大頒授榮譽勳章及榮譽大學院士銜,以資表揚。很可惜的是,過去幾年因疫情而減少了出門,通關後隨即復常,李院士今年出差的次數創下破紀錄新高,足跡遍及新疆、青海、江蘇和安徽等,工作非常忙碌,因此他在短期內需要暫時減少公職投入的時間。

然而,即使公事再繁忙,亦無阻李院士「奮發向上」的心──繼近年考獲中國法律職業資格後,他於今年完成了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合辦、為期兩年的英格蘭與香港法律深造文憑課程,現在他又「心癢癢」,再下一城攻讀銜接深造文憑的法律學士一年制課程。看來,世界如何瞬息萬變,他對不斷掌握新知、自我完善的渴求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