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濂先生,BBS,JP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會董
- 立通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 九龍城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
- 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成員
- 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 九龍社團聯會名譽會長
- 商界助更生委員會創會會長
- 香港台山同鄉總會創會理事長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永遠榮譽會董
- 香港廣佛肇聯誼總會執行副主席
- 九龍城區議會委任議員(2004-2012)
- 政協廣東省委員會政協委員
- 政協廣東省肇慶市委員會政協常委
- 政協廣東省江門市委員會政協常委
- 政協廣東省台山市委員會政協委員
- 台山市第五批榮譽市民(特殊貢獻類)
- 振興台山貢獻獎
走進立通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榮濂先生的辦公室,即被掛在牆上的一幅幅照片吸引著,全都是陳先生與香港政商界中德高望重、舉足輕重之人的合照。陳先生的待人處事之道,從他廣結人緣可見一斑。他的成功,絕非靠運氣,從就業至創業,一直憑着堅毅和幹勁,推動企業持續成長;而從投入地區服務,以至創立多家社團組織,投身中港兩地的公職,同樣靠着力求突破的信念,締造亮麗的成績。
陳榮濂先生於一九八五年成立了立通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初期只專注空調設計及安裝,隨著公司不斷穩步發展,規模由最初只有兩至三人,發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名員工,業務涵蓋多個範疇,包括商業大廈的中央冷氣系統、供電及電力分配系統、消防系統及供水,排水系統的設計安裝及維修保養等。營業額由初期每年的數百萬港元增至目前超過二億港元;客戶亦延伸至地產發展商、食肆、零售連鎖店,以至政府部門。在高峰期,本港的飲食集團大多是公司旗下的客戶,市場上佔一席位。
問起創業的緣由,陳先生淡淡然一句:「只不過是自然發展。」身為一家的長子,需要照顧六個弟妹,讓他們可繼續升學,於是陳先生中學畢業後就出來謀生,在某大型機電公司工作,轉眼便十三個年頭。由於有感發展有限,自自然然便萌生創業的念頭。儘管當時經濟陷入低潮,建築及機電行業不被看好,他卻雙手緊握「拼搏」及「鬥志」,衝破重重難關,成就了今天的事業王國。一切看似淡然,但當中的辛酸、堅持及毅力,絕非「自然發展」那麼簡單。
在事業成功之餘,陳榮濂先生亦不忘回饋社會。經朋友推薦下,他於二零零二年開始為居住的地區──九龍城服務,並於二零零四年獲政府委任為區議員,以議員身份服務九龍城區達八年之久。陳先生對九龍城區有著深厚感情,積極推動區內發展,先後創立了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以及建設健康九龍城協會,促進地區工作,加強聯繫。
「肯創新、肯做」可說是陳榮濂先生的座右銘。陳先生於服務社區期間,創立了多個不同類型的組織,當中最費心神的,就是商界助更生委員會。陳先生曾當滅罪委員會委員,對更生人士早有認識。深深體會若想鼓勵他們融入社會,最實際不過,就是給予就業機會,於是發起「一公司一人」的運動,即鼓勵參與的公司至少聘請一位更生人士工作。陳先生不單是活動的構思及執行者,還把計劃宣傳及拓展,由最初九龍城區,推廣至黃大仙以至其他地區。陳先生指出,計劃需要與懲教署緊密合作,預先作出配對,安排合適的工種予有志重投社會的釋囚,期望透過社會的接納和包容,扶持這些更生人士重歸正途。陳先生強調運動的意義,不在於成功受聘人士的數目多少,而在於僱主願意突破,打開聘請之門,接納他們,減少罪犯重犯的機會。
陳榮濂先生不僅以「動」,即推出運動去支持更生人士,更用「靜」,即以文字去表達更生人士的內心世界,其著作《為更生人士吶喊》透過真實個案,剖析他們犯罪的原因,消弭社會大眾對更生人士的誤解,鼓勵社會大眾,攜手協助更生人士重建新生。陳先生以一個商人、僱主的身份,身體力行聘用更生人士,鼓勵其他僱主參與計劃,同時又以義務工作者的角度,利用筆觸為犯罪人士及其家庭發聲,可見他為人實事實幹,考慮周詳,凡事悉力以赴。
身為台山人的陳榮濂先生,同樣對家鄉滿載濃濃情義,眼見族群雖然在香港立足多年,人數超過四十萬,但彼此之間的聯繫相當薄弱。有鑑於此,陳先生於二零零五年成立了香港台山同鄉總會,以「團結鄉親,促進鄉誼」為宗旨,凝聚族群力量,濟貧助學、敬老扶殘;期間他先後成立分會和分支組織,更設立香港台山同鄉總會慈善基金,籌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來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時至今日,總會會員人數由創會時的八百幾人,十年間增加至逾萬人,增長速度迅速。而對家鄉台山,他更是義不容辭,帶領總會擔當起橋樑角色,積極招商引資,為台山旅遊、經濟等各方面發展作出貢獻。
在訪問過程中,陳榮濂先生時常強調時間管理十分重要,只要善用時間,管理得宜,任何事情便可輕易而舉,難怪陳先生高峰時擔任超過六十個社會公職都能應付自如。另一為人稱許之處,還有他創立的多個社團,各有特色,當他為創立的社團打好根基之後,陳先生毫不戀棧權位,他為自己定下了原則,當了一屆主席便卸任,好讓組織持續有新領導層,帶來新血,贏得不少社區人士的敬重。
此外,他在兼顧公職之餘,亦帶領公司穩步發展,自己又持續進修。陳榮濂先生的公司本著「以客為本,優質服務」的宗旨,以致靠着客戶互相推薦,得以擴展客戶群。不取巧、做實事確實是成功的一大關鍵。而他作為企業之首,更時刻鞭策自己終身學習。中五畢業後便投身社會,但陳先生並沒放棄追求知識,工餘持續進修,最後憑著其努力及不放棄的精神,終於完成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其論文研究本港社會企業與更生人士的問題,整合過往在公職上的經驗之餘,又把學到的管理知識應用在公司上,實行學以致用,相得益彰。
另一方面,陳榮濂先生一向重視員工的質素,故他致力提供多方面培訓,以增強競爭力,令公司有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挑戰,更上一層樓。不過,陳先生慨嘆現今很多年青人往往受培訓後便另謀高就,甚或對行業一知半解便想自立門戶。面對行業人才渴求,陳先生坦然機電工程這個行業舉步為艱。幸好陳先生的外向型性格,令他廣結朋友,再加上積極拼搏的精神及敏銳的洞察力,在他的帶領下,公司跨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超過三十年仍然屹立不倒,堅守其龍頭地位。
談起教育事業,陳榮濂先生深信萬事由教育開始,尤其在環境困窘下,教育有助脫貧。因此,陳先生一直十分支持教育事業,特別是家鄉台山,他不但捐資助學、更興建學校,讓更多年青一代有機會讀書,將來為社會為國家服務。除支持教育,陳先生也熱愛運動,他認為運動可強身健體,應當予以鼓勵,縱使香港體育產業發展有限,但他仍大力支持香港運動員,曾捐資支持運動員的培訓計劃。
陳榮濂先生與浸大的淵源,可說跟浸大校長陳新滋教授有莫大關連,因大家同屬台山人。為支持同鄉,陳先生慷慨捐資二十五萬元予浸大,用以支持大學整體發展。陳先生亦十分欣賞浸大對中醫中藥發展的遠見和抱負,以實際行動簽名支持浸大爭取李惠利土地興建中醫院。
陳榮濂先生投入不少時間服務社區,於二零一三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嘉許,獲頒銅紫荊星章,以表揚其對社會的貢獻,實至名歸。他坦言有得必有失,在社區服務多年,獲得敬重的同時,公司發展步伐難免有所影響,但陳先生仍樂此不疲,要的不是一份滿足感,亦不是什麼回報。正如他所說「沒想太多,只是用心做、不強求、凡事順其自然。」因為,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使命感推動他繼續投入社區工作。
常言道成功須苦幹。陳榮濂先生的成功在於不計較得失,只憑良心做實事,好好善用時間,努力把眼前的事做好。如此領軍良方,當中您可領悟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