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4日
2022年1月,陳議員(右二)偕同父親陳守仁博士(中)及兄長陳亨利博士(右三)主禮支票致送儀式,向浸大捐款港幣100萬元,再次支持歷史系推展「孫中山研究工作」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右)向陳守仁博士(左二)及陳議員(左一)致送紀念品,答謝陳氏家族自2003年起多次捐資襄助浸大,造福莘莘學子

陳議員於1999年回到聯泰,協助企業併購及上市,與家人攜手把企業帶進新里程
憑藉多年的業務拓展經驗,陳議員(左)於2013年榮獲香港青年工業家獎
即使工作繁忙,陳議員仍不忘貢獻社會,他曾任東華三院副主席,關懷不同階層人士
在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陳議員首次參選即報捷,成為新任紡織及製衣界別議員

2022年初,陳議員(左二)出席上海時裝周「FASHION PORT 時尚·海港」網上分享會,積極與業界溝通交流

本地第五波疫情肆虐,陳議員(右)親身向前線抗疫的士司機派發紡織業界研發的「具殺新冠病毒功能的防護手套」

 
陳祖恒議員

  • 聯泰控股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企業家委員會委員
  • 陳守仁基金會理事
  • 陳守仁家族福利基金會董事
  • 孫中山文教福利基金會理事
  • 2013年「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得主

​  社會職務

  • 立法會議員(紡織及製衣界)
  • 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副主席
  • 香港貿易發展局理事會成員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理事會委員
  • 貿易及工業諮詢委員會委員
  • 職業訓練局理事會成員
  •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 Fund)計劃管理委員會成員
  • 香港紡織商會常務副會長
  •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成員
  • 中國河北省政協委員
  • 曾任東華三院副主席及總理
  • 曾任香港泉州市同鄉總會名譽會長
  •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家族企業研究中心顧問委員

​       香港工業總會職銜

  • 常務副主席
  • 主席委員會委員
  • 第12分組(針織成衣及其他針織成品)
    主席
  • 政制發展委員會主席
  • 曾任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

​        專業資格

  • 美國史丹福大學理科碩士
  • 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工商管理學士

「我相信疫情下,不少人都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協助企業或行業向前,而不會只是等,等疫情減退。」時刻抱有Fighter (鬥士)的心態,看待其事業或公職的,正是今期的焦點人物。四個月前,這位焦點人物才首次參選立法會,並在功能界別選舉中勝出,之後,他毅然辭去家族企業高層管理的職務,全情奮身服務社會。他就是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企業家委員會委員、聯泰控股有限公司資深顧問、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先生。陳議員接受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網上訪問當天,緊接着還有其他會議,下午亦親自到社區派送抗疫物資,馬不停蹄,默默為行業和社區付出,全因他一直受家族的文化熏陶,視服務社會為其使命之一。

推動業界創新
陳議員出身紡織及製衣界,面對疫情下經濟受重創,他更着緊業界的發展,訪問當日緊接的會議,就是陳議員正籌劃號召三個非政府組織,包括生產力促進局、製衣業訓練局及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等組成焦點小組,凝聚協同力量,諮詢業界意見,希望為行業重新定位,推動應用創新科技,力求再次擦亮「香港製造」的招牌。陳議員認為行業縱然給人傳統的印象,但傳統並不等於落伍,並反問:「我們要不要穿衣?在可見的將來,衣履都是必需品,因此紡織製衣業不會消失,而行業最緊要有demand(需求),總會有人可以做得好成功。」為此,陳議員認為創新求變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他指要追上新時代的步伐,勢必要在現有根基上有所調整,結合科研成果升級轉型,吸引年青人才加入,帶動行業新氣象。此外,他認為「香港市場太細,一定要走出去」,適逢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他將發揮自己熟悉創科發展的專長,推動業界重點開拓大灣區及東盟等新市場。

與家人攜手  把企業發揚光大
陳議員協助企業變革自有經驗,他出任聯泰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聯泰)管理層多年,並在九十年代末從投資銀行轉投家族企業。聯泰集團是本地製衣大家族,為世界最大的服裝製造商之一,在全球員工人數達四萬多,年收入近八億美元,供應全球多個知名品牌,業務遍及中國內地、美國、印度及東盟多國。集團由陳議員父親陳守仁博士,SBS創辦,多名兄長先後領導企業,而長兄陳亨利博士,BBS,JP為現任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陳議員說自小看着父親和兄長為家族生意打拚,「非常敬佩父親和兄長當企業家,做得很成功。」

加入聯泰後,陳議員負責領導業務拓展團隊,期間促成多宗併購交易,使公司業務持續增長,公司的年收入由2000年3.3億美元增至2012年接近10億美元的規模。2004年他與家人更帶領聯泰上市,奠定公司擴展壯大的基礎。過去20多年來,陳議員穿梭內地、東南亞多國做生意,得以廣積人脈,熟悉不同東盟市場的文化、法例差異和發展優勢。陳議員亦因為協助聯泰併購和擴展,在2013年榮獲「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實力備受肯定。陳議員認為聯泰的成功,是因為整個管理團隊審時度勢。「公司每兩三年便改革一次,我們不斷在體制包括人事、科技走向更專業,與時並進,大家亦放眼長線的規劃和投資,以致遇上危機時,有所進退。」

聯泰集團家族管理及傳承的成功經驗,於2013年獲英國Coutts頒發家族企業典範大獎,原來背後推手是陳議員,是他游說父親和兄長參賽,打算藉參賽來為家族傳承作檢討,怎知一擊即中,獲得嘉許。他感恩父母帶領整個家族,父親更訂下家訓,奉行「忠誠處世、勤儉持家、兄友弟恭」等宗旨,陳議員形容「家訓是死的」,關鍵是「walk the talk(坐言起行)」,對此他很自豪地表示:「我和兄姊都能實踐家訓,把規條融入自己的價值觀、言行、決策,在個人及家庭層面體現出來。」具體例子如對照顧父母也有分工,例如陳議員陪伴父親做身體檢查,而陳氏家族貢獻社會的善行更是有目共睹。

對浸大中醫藥學院及歷史系寄予厚望
陳議員全家上下對社會的貢獻不僅限於承擔公職事務,他們還長年熱心於慈善福利文教事業,透過不同渠道幫助有需要的社群。例如,他們一直對香港浸會大學關愛有加,多年來透過聯泰、陳守仁基金會或孫中山文教福利基金會等名義資助大學歷史系,推動與孫中山研究工作相關的學術活動及出版項目,同時設立「陳守仁博士獎學金」,獎勵主修歷史的本科新生參與海外交流計劃。近年,他們亦捐資浸大中醫藥學院成立「陳守仁基金會贈醫施藥義診日永久基金」,為低收入及有需要人士提供中醫藥服務。

問到其家族為何如此看重浸大時,陳議員指他們主要從醫療及教育兩大方向着手行善,前者是市民基本需要,可惠及弱勢社群,而後者有助培育年輕人成才,減少跨代貧窮。他稱讚浸大較早開展中醫藥學的研究和教學,在國際上有優勢;他認為浸大一方面受惠於國家相關推動中醫藥的政策,另一方面可運用其國際地位充當中西醫交流的橋樑。他表示:「中醫藥的重要性在疫情中可見一斑,好多市民都主張以中藥調理,浸大應肩負起這個使命,一路推動中醫藥的發展。」他又指香港年輕人對祖國缺乏了解,若撇開政治,從歷史和中醫等角度出發,他們將更能了解自己的根源、祖國走過的道路,從而建立對社會更全面的看法,因此浸大的中醫和歷史學科對本港年青人及社會的發展均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拒絕怨天尤人 開創「你想」未來
現今不少年輕人都找不到人生方向,陳議員對此亦有所體會,他笑言自己也是在讀大學的階段才「開竅」,找到人生方向。在美國大學留學期間,他看到朋友手上總是拿着《華爾街日報》、《福布斯》和《時代》等雜誌,為日後投身職場而積極裝備自己,陳議員驚覺自己不會永遠都是學生,自此以後,他也報紙、雜誌不離手,增進對世界時勢的認識,特別是我們的國家發展。

陳議員認為一個人處世的態度非常重要,他銘記父親「誠信勤奮」的教誨,亦慶幸自己身邊遇到不少良朋益友,感染他勇於去闖去試。例如,他在學時曾協助學系營運學生服務,又主動參與會計學會,以致系內各項實習或面試機會,陳議員亦可率先得知。而為了見工面試時有最佳表現,陳議員不放過任何面試機會,「希望讓自己熟習整個流程,見工時能對答自如,不會怯場」。試過有一份心儀的工作,陳議員未獲挑選,積極有為的他預早到面試地點,游說考官爭取面試機會,「雖然最終無獲這間大公司取錄,但我也慶幸自己曾經嘗試。每行一步不一定都有收穫,但若果我們不去嘗試,我們就永遠不會有成果。」 

他強調每一個人想走的路都不同,但所有人都要對自己負責,因為路怎樣走是由自己決定,而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大學生須做好兩大準備,一是確立理想與目標,二是付出時間學習和鍛鍊,有了這兩個條件,方有上場競爭的資格。然後,過程中要懂得取捨,例如他覺得「打機」和「煲劇」浪費時間,多花時間與聰明、成功的人士交流才是明智之舉。陳議員寄語年輕人不要抱持受害者心態,遭遇挫折就怪罪於社會。「成功人士背後都面對過種種失敗,付出過無數嘗試,努力無法保證結果,但無論失敗十次、二十次還是三十次,你需要的只是一次成功,不嘗試就連一次都無。」

陳議員現在的時間,不少與公職有關。晉身立法會後,他更獲選成為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除此之外,他亦服務於香港工業總會、貿易發展局等。他認為香港目前正處於重要的發展時刻,「過去多年來,香港出現不少爭抝和社會分化,但我相信行政立法關係已到谷底,只會逐漸緩和,配合國家的發展步伐,香港的未來只會走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