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頒發第七屆張安德中醫藥國際貢獻獎予兩位著名學者
2024年03月27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中醫藥學院於2024年3月27日舉行第七屆張安德中醫藥國際貢獻獎頒獎典禮,頒授獎項予劉良院士(中醫內科學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一級教授、浸大中醫藥學院前院長)及徐安龍教授(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以表彰他們積極促進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以及對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所作出的貢獻。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JP致開幕辭時表示,香港將會為「國際中醫藥現代研究」起示範作用,浸大自1998年成立中醫藥學院以來,致力培育中醫藥專業人才,並加強中醫藥在香港公共醫療體系的⻆色。通過四分一世紀的深耕細作,令大家更加清楚中醫藥在全球健康科學中的重要角色。
第七屆「張安德中醫藥國際貢獻獎」評審委員會主席陳凱先教授認為,貢獻獎在推動中醫藥發展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備受學界和社會認同。今屆兩位得獎人在創新藥物研發和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方面,均取得系統性和創造性的貢獻,並具有國際影響力。
典禮期間,張安德慈善基金董事張敬慧女士、張敬智先生、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副主席潘偉賢教授工程師,MH、校長衞炳江教授及副校長(研究及拓展)兼中醫藥學院署理院長呂愛平教授分別頒發獎項予劉良院士及徐安龍教授。典禮現場和線上有近15萬人參加,盛況空前。
典禮後,劉院士和徐教授分別主持講座。劉院士介紹了其中西醫結合診療風濕病的原創性研究,而徐教授則圍繞中醫國際化,分享了他對東西方文明互鑒的獨特見解。
「張安德中醫藥國際貢獻獎」於2011年獲張安德慈善基金捐資,由浸大中醫藥學院設立,每兩年頒發一次,藉以表揚在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或在中醫藥研究領域取得具突破性,以及榮獲國際認可成就的科學家和學者。自成立以來,張安德慈善基金已捐資合共港幣1,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