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惠及9.5萬人次

2024年10月26日
 鍾志豪博士(左三)、吳賢良先生(右三)、鄒靄雲女士(左二)、
陳永光教授(右二)、李敏教授(左一)及黃翠恩女士(右一)
為展覽主禮 
 計劃參加者分享針灸及中藥治療對她的幫助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獲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慷慨捐助,自2020年起推行為期四年的「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共為中風長者及中高風險人士提供超過3.1萬次的中醫中藥治療服務,連同講座、網站和各項培訓等其他途徑,整項計劃共有近9.5萬人次受惠。 

該計劃於2024年10月底完滿結束,並於10月26日開始在將軍澳一座商場舉行為期兩天的展覽,分享成果。展覽主禮嘉賓包括醫務衞生局中醫藥處中醫藥發展專員鍾志豪博士、中銀香港機構業務部政府及公營機構處助理總經理吳賢良先生、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教授、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鄒靄雲女士、浸大中醫藥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敏教授,以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黃翠恩女士。其他出席的浸大代表包括中醫藥學院韓全斌教授及發展事務處總監兼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秘書長陳鄭惠蘭女士等。 

李敏教授代表浸大中醫藥學院致辭時感謝中銀香港慷慨捐助,支持學院與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合作推行計劃。她並感謝合作單位、參與計劃的中醫師、社工及不同崗位的人員,以及參加計劃的患者、照顧者和市民對團隊的信任。她表示:「浸大中醫藥學院會繼續支持和發展各種社區中醫服務,為市民大眾的健康、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黃翠恩女士表示,「中銀—浸大中醫社區中風預防及康復計劃」透過醫社合作,支援中風患者及家庭,患者獲得免費針灸及中藥治療服務,社工亦為他們提供全面支援。計劃同樣重視預防中風的社區教育,透過講座、網站、篩查問卷及拍攝眼底相等,幫助高風險人士及長者預防中風。「護風使者」更向社區人士分享預防中風的資訊。 

在計劃推行期間,近470名中風康復期患者在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屬下的五間治療中心,接受共逾28,000次中醫針灸、推拿及中藥治療。患者經治療後,自理能力、認知能力及神經功能得到明顯改善,生活質素提升。 

 中風患者家屬麥女士在活動中表示,父親在2023年7月中風,家人對他出院後的康復情況感到徬徨,慶幸參加了該計劃,接受免費的中醫治療服務。父親治療約兩個月後,活動及說話能力有明顯改善,並能夠使用助行架步行。麥女士感謝計劃安排固定中醫師為患者進行治療,能持續掌握患者情況,讓患者更安心地接受治療。她讚賞計劃的申請及審批過程迅速,為中風患者及家屬提供及時的支援。 

 該計劃亦為超過1,000名合資格的中風高風險人士,提供免費的預防中風中藥治療,並進行隨訪觀察。資料顯示,體質屬於痰濕及血瘀的人士,與中風高風險有明顯關係,在接受四個月的中藥茶飲治療後,該兩種體質的參加者的偏性體質得到改善,中風風險因而降低。該計劃另培訓了138名長者擔任「護風使者」,向區內市民推廣預防中風的信息,並舉辦超過200場講座,以及設置網站向公眾提供中醫藥預防中風的資訊,提高社會對預防中風的關注。 

出席嘉賓及公眾人士透過展覽了解計劃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