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May 2021
潘教授(右二)為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副主席,經常為大學的儀式主禮

潘教授(右三)與多位嘉賓一同出席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感恩茶聚

潘教授指愛因斯坦的名句是他的座右銘

潘教授於2014年獲頒授VTC榮譽院士榮銜
潘教授與中電學院畢業生的合照
潘教授參與中電的管理人員龍舟隊

潘教授出席環保促進會—香港綠色企業大獎2017


潘偉賢教授工程師

  • 中電學院校長
  •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總裁 (2013-2017)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副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成員(2015-2019)
  • 香港浸會大學人事管理委員會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委員會副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校園拓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2016-2017)
  • 香港浸會大學新校長遴選委員會副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委員會成員
  • 澳洲RMIT大學客座教授
  • 香港品質保證局董事局成員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理事會成員
  • 香港工程師學會理事會理事(2019-2020)
  • 香港工程科學院榮譽司庫,執行委員會及理事會成員
  •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會長
  • 香港僱主聯合會公用事業組主席及理事會成員(2013-2018)
  • 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成員(2013-2017)
  • 2017-2022選舉委員會(工程界)成員
  • 香港企業技術學院網路創始主席
  • 多間高等院校諮詢委員會委員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理事會委員
  • 東亞暨西太平洋地區電力事業協會榮譽司庫(2015-2016)
  •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Fellow (FIET)
  • 機械工程師學會Fellow (FIMechE)
  • 香港工程師學會Fellow (FHKIE)
  • 澳洲工程師學會Fellow (FIEAust)
  • 香港工程科學院Fellow (FHKEng)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Fellow (FHKMA)
  • 職業訓練局榮譽院士(2014)

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疫症肆虐,中美貿易糾紛持續,香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失業率持續上升,一份穩定的職業令人趨之若鶩,難怪專為有意投身電力行業人士提供專業認可工程課程的中電學院,近年收生人數節節上升。中電學院校長潘偉賢教授工程師相信,不少人看好未來香港基建工程的發展:「常言道做人要有『一技之長』,基建工程需要大量人才,業內人才一直供不應求,而電力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電力及機械工程專業更有明確的晉升階梯,相信可讓年青人發揮所長。」

事實上,香港未來的基建工程項目大幅上升,今年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政府投放於工務工程的投資每年平均可能達一千億港元,而整體建造業每年的工程量亦將增至約三千億港元水平。潘教授指工程師在內地也「好吃香」。另外,因為中電是國內最大的外資電力企業,工程遍佈各省市,而中電在東南亞、印度及澳洲等地亦有投資項目,若獲中電聘用,單是中電內部已有不少到外地發展的機會。此外,政府近年亦致力把香港構建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智慧城市,要落實智慧城市需配合可再生能源、智能用電、智能交通等,相信對電力及機電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以經驗貢獻浸大
潘教授對電力行業瞭如指掌,因為他本人是「紅褲子」出身,在中電由工程師晉身至管理層,並在輸電工程、技術服務、變革管理、中電國際、地區營運、資產管理、輸電及供電等多個範疇位居要職,最終更獲擢升至中電總裁。2017年,他肩負起新成立的中電學院校長一職,致力培訓新一代的電力人才。同時,他亦擔當多間本地高等院校諮詢的角色,分享其真知灼見,當中包括浸大。2015年,潘教授獲委任為浸大校董會成員,至2020年接任副主席,期間身兼多項職務,包括校園拓展及設施管理委員會、校長遴選委員會等。

「我很欣賞浸大的全人教育理念,能與時並進,為學生帶來獨特、完善及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不僅具備知識和識見,以應付生活和學習上的挑戰,還培育學生擁有良好的品德及對社會有責任感。」潘教授說。「這些年來見證浸大的發展,錢大康校長榮休及衞炳江校長上任,種種經歷都使我有看到家人成長的感覺,亦使我和浸大的關係更進一步。」潘教授娓娓道來他與浸大的情誼。除了協助遴選新校長,潘教授更以其豐富的管理經驗為大學出謀獻策,帶來多項新猷,包括倡議把大學的人事政策聚焦於人才拓展(Talent Development),又訂立改革藍圖完善僱員的醫療福利制度等。他指「大學要吸納最好的人才,難免要與其他院校競爭,因此我們要鞏固浸大的人才拓展制度」,以配合大學的十年策略發展計劃。

服務社會   以民為先
潘教授是一位多方面的領袖,除了工程專業,他在人事、財務等多方面都有實戰經驗,皆因他在中電涉獵過不同範疇。潘教授還記得當年他入職中電時,適值70年代香港股災,「恒生指數曾跌至150點」,即使是香港大學畢業生求職亦甚為困難。「我們這屆港大工程系畢業生很多都找不到工作,不少同學惟有選擇繼續進修。」潘教授慶幸同時獲中電、政府及一間機構取錄,而他最終選擇了加入中電。他說當年面試時,中電的英籍管理層最想了解求職者的社會服務經驗:「因為中電是一家公用事業機構,管理層希望聘用有志服務社會的人。」

潘教授指出,要維持可靠及無間斷的電力服務,員工需要輪班通宵工作,即使天氣惡劣也要出勤。「大時大節,別人放假您返工;颱風侵襲,不但沒有休班,更要抵受惡劣天氣出隊維護電力設施。若只抱住『打工』心態,很難維持對工作的熱忱及動力。」跟潘教授共事多年的中電人都會親切地叫他做「Paul Sir」。據傳媒報導,Paul Sir曾是中電義工隊的一員,二十多年前為馬鞍山一個礦場駁電時,發現山上的居民生活環境惡劣,電力設備破舊。由於擔心居民用電安全,Paul Sir便與其他義工隊員購買電器送給居民,可見Paul Sir與一眾同事具有服務社會的使命感。

回顧事業生涯四十載,當中最難忘的挑戰,Paul Sir認為莫過於2003年沙士侵襲。當時社會對此病毒的認識不多,只知傳播迅速且死亡率高,全港共有1,700多人感染,淘大花園就多達300宗,是疫情的重災區。Paul Sir憶述:「某天晚上七時許,我們收到淘大花園其中一座停電的消息。雖然擔心同事會有感染的風險,但為了盡快恢復供電,我們還是決定到現場更換損壞了的零件。」做好保護措施後,身為管理層的Paul Sir身先士卒,帶領維修隊到達現場,最後供電設施順利修妥,數小時後便恢復供電。他認為身為管理層,除了要為一些較長遠的決策深思熟慮,在遇上突發事情時也要當機立斷。有時議而不行反而會錯失良機。

取之社會    用於社會
中電注重社會責任,Paul Sir也深受這企業文化薰陶,熱心服務社會。正是這份心志驅使Paul Sir在繁重工作之餘兼任多項公職及學會職務。「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希望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僅應用在工作上,而是擴大至整個社會的不同層面,希望能『取之社會,用於社會』。」他更指長遠而言,希望中電學院的課程日後可以取得大灣區相關的資歷,讓年輕人有機會在該區發展。香港現正處於逆境之中,對剛畢業投身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極具挑戰。「但我相信現今的年青人不會就此氣餒,相反他們有一種逆流而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常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他們裝備好自己,將來必成為社會上的主人翁。」Paul Sir如是說。

中電學院成立至今已將近四年,在Paul Sir領導下,學院「從無到有」,現時提供超過十個課程,涵蓋短期課程、證書、文憑、專業文憑、學士及雙碩士課程,更與多間本地及海外的高等院校合作。Paul Sir坦言:「在中電學院,我希望為年青人帶來的是『希望』!社會上,不是人人都可順利走在傳統的學習路徑上。我們希望透過學院提供的專業課程,讓有志投身電力行業的年青人,掌握知識及技能,一步一步走上明確的事業路徑,成為持有專業資格的工程人員,增加在社會向上游的機會。」

勤奮堅持   永不言休
中電學院展覽廳的大牆上,印有愛因斯坦的名句:You never fail until you stop trying,這亦是Paul Sir的人生座右銘,他本人亦沒有停下來的心態,最近正進修關於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識,永不言休。他說:「現今科技日新月異,持續學習及接受轉變是每個人一生的事業。」他的成功之路亦無捷徑,也並非一朝一夕,只要每天保持着一份對工作及生活的熱情,勤奮並堅持不斷學習新知識,留意社會發展及需求,注重人際關係,定下自己目標,懂得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改善不足之處,即使將來再遇到類似情況,應付起來也可以得心應手。

Paul Sir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因為這對良好的心理質素極為重要。他的興趣是與家人郊遊,亦愛打高爾夫球及釣魚,更會參與足球比賽和龍舟競賽,這源於中電管理層的一項傳統活動──加入MU龍舟隊 (Management United) ,鍛鍊體魄之餘,亦讓不同資歷的管理層人員建立團隊精神。Paul Sir說:「我們的龍舟隊每年備戰比賽,輸贏其次,志在參與。賽前三個月已開始練習,比賽前每周訓練多達三天,每次要划2,000至3,000槳,甚至靠龍舟出西貢內海,宛如長征。期待疫情早日散去,大家可以再次一起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