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October 2021
浸大於2020年頒授榮休校長榮銜予吳清輝教授

浸大頒授榮譽理學博士予吳教授,表揚他為優秀的教育家

吳教授於2001至2010年出任浸大校長一職,圖為2001年就職典禮,獲時任特首董建華授予大學條例
吳校長於2004年獲顧明均博士捐贈港幣一億元予浸大,支持大學發展,當中包括興建傳理視藝大樓,大學其後以顧博士的名字命名大樓內的展覽廳
吳教授獲UIC校長頒發「UIC榮休校長」證書
吳教授於2008年與浸大師生一同運送北京奧運聖火,圖為與太太郭蜀華女士及參與師生合照

UIC着重培養學生品格,每年舉辦成人禮,採取了明代祭孔禮儀,倡導國學,亦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2017年,吳校長參加千人傳書活動,把800包書以人手相傳,全長3.5公里,把書香從舊校園帶到新校園

舍堂教育為推動全人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吳校長與UIC各院長、舍監及新生對談,助他們度過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吳清輝教授,GBS

  • 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校長
  • 香港浸會大學第三任校長(2001-2010)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創校校長(2004-2019)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榮休校長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學校發展顧問(2019-2020)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理學博士(2020)
  • 香港培正小學校董
  •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校董

香港浸會大學今年成立65周年,回望過去,浸大有不少屢創新猷的項目,包括開辦全港首個中醫藥學課程;創立全港首間視覺藝術院、電影學院;成立內地首間由內地及香港高等學府合辦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還有建立首間由活化工廠大廈而成的藝術村——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這些開創先河的建樹,都是浸大第三任校長——榮休校長吳清輝教授在其短短不足十年的任期內完成,為甚麼吳校長可以做出如此多的創舉?今期焦點人物有幸邀得吳校長與我們分享箇中故事。

吳校長化學工程系出身,他一直倡議文理互通,推動跨學科發展。「記得當年浸大已有傳理及電影學系,但仍希望開拓視覺藝術課程,以彌補本地視覺藝術教育的不足,並為創意工業培育人才,亦有助鞏固浸大人文學科的優勢。」吳校長在2004年構思成立視覺藝術院,在政府支持下,得以活化位於啟德的前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作為臨時校舍,但這終非長遠之策,希望興建新大樓卻苦無資金,怎麼辦?幸好「天佑浸大」,香港培正中學校友顧明均博士剛巧主動聯繫吳校長,說他有意捐資支持教育,其後在一次會面中更爽快答應捐贈1億元。吳校長形容顧博士如小說中的「豪俠」,慷慨襄助本校發展,而浸大有了這筆巨款,便以其中的4,500萬元向教資會申請配對,亦慶幸得到時任教資會主席林李翹如女士的支持,最後獲准在校園興建一棟全新的傳理及視藝大樓,確是一舉兩得。吳校長說:「傳理學院舊大樓本已不敷應用,我一直耿耿於懷想謀求改善,搬進新大樓,則可釋放學院的發展潛力;而參考外國大學的經驗,把傳理及視藝置於同一大樓,可產生協同效應,相得益彰。」

另一方面,自千禧年後,香港電影業人才流失日趨嚴重。吳校長不忍心看到昔日的東方荷里活黯然失色,遂與時任電影電視系系主任卓伯棠博士磋商,把電影電視系升格為電影學院,以助業界扭轉劣勢。雖然草創維艱,吳校長堅信浸大推動傳理和電影學多年,培育電影人才「責無旁貸」,於是調配大學儲備,以借貸的形式支持學系完成創舉。事實可以說明一切,浸大電影學院曾獲選為全球十大卓越電影學院,是亞洲區四間入圍院校的其中一間,學院培育了無數人才,不少校友成為業界的支柱,製作過不少叫好叫座的電影,更在多個國際影展獲獎,例如2019及202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之新晉導演獎得主,都是浸大校友!「今日回看,升格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些年來電影學院的成就有目共睹!」

浸大今年六月成功獲得全港首間中醫醫院的營運權,實現了20年前的夢想。對當年一手創辦中醫藥學院的吳校長來說,這確實是令人雀躍的消息。還記得吳校長當年儘管身負理學院院長的重任,還要兼任中醫藥課程發展委員會主席一職,由課程設計、招聘人手以至質素保證等,都由吳校長一手籌劃,甚至親自帶領學生到內地實習。眾所周知,國內的中醫藥教育歷史悠久,發展成熟,但浸大想走不一樣的路,矢志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讓中醫藥走向國際化,而其中必修的生物醫學以英語授課。為此吳校長特意走訪澳洲及美國,考察當地的中醫藥教學,結果信心更是大增,深信「浸大只要肯做,一定會做得好。」原來外國受限於語言及文化差異,對很多中醫藥的詞彙只能採用直譯或音譯。吳校長說:「例如陳皮,外國翻譯為Chen Pi,試問學生如何能夠掌握箇中的精粹? 」

浸大要發展中醫藥,還要過立法會這一關,幸好吳校長身兼立法會議員及《中醫藥條例草案》委員會主席,有份參與制定相關法例。「我不接受中醫只是輔助,我亦反對在中醫前加上『傳統』二字,中醫就是中醫,它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也有歷久常新的價值。」在吳校長的游說下,上述草案獲立法會一致通過,為推動本港中醫藥標準化及現代化奠下基礎。吳校長直言:「立法會有不同黨派,立場各異,能夠獲全票通過的議案可謂絕無僅有,可見發展中醫藥是眾望所歸。」浸大其後開辦多個學士及研究生課程,並建成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成為本校以至本港中醫藥教、醫、研的基地。吳校長形容中醫藥課程「從無到有,完全有賴同事們的決心,衝破重重難關推進;浸大其後很多新領域得以成功推進,也得借鑒開辦中醫藥學院拓荒的經驗。」他亦特別提到2003年沙士襲港,中醫藥學院亦克盡綿力,為多間醫院提供免費中藥湯包,贏得不少前線醫護的掌聲。浸大本着治病救人的理念,多年來於各區開設中醫診所,並以營運中醫醫院為最終目標,過程雖有曲折,但初心不變,今日夢想達成,吳校長自然倍感安慰。

但要數最令吳校長感恩的項目,則非「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下稱「北師港浸大」UIC)莫屬。吳校長憶述,到內地辦學這個構思起初由時任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黃志漢博士最先提出,也是吳校長多年的心願之一,期望藉建大學貢獻國家。吳校長形容這是浸大策略發展重要的一步:「若能夥拍內地知名學府共同辦學,可以突破香港的地理限制,大大促進內地與香港的學術交流,二來亦可把浸大的影響力伸延至內地,同時令浸大學生人數倍增,增強浸大的實力。」由籌備到建校,儘管事務繁多,吳校長都親力親為,更同時兼任浸大校長及UIC創校校長達六年之久,可見其魄力驚人。在國內辦事,人脈尤為重要。吳校長曾任人大代表,與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兼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許嘉璐教授份屬友好。他說:「北師大具名氣,又較重視人文學科,跟浸大好夾,所以一拍即合。」而選址定在珠海,則因當地文風較為樸素。

吳校長憶述當年推動此項目,內外都要兼顧。對內,要爭取浸大內部支持,因UIC的學位是由浸大頒授。在一次校董會會議上,有同事提問如何保證UIC日後的學術質素?當時吳校長身旁的副校長曾憲博教授笑言:「由吳校長做校長便可以確保質素了。」其實浸大早已為UIC制定了一套質素保證機制,確保其畢業生達到浸大的嚴謹要求。至於對外,這次內地與香港的高等院校合作辦學,為全國首例,雖已覓得合作夥伴,亦需教育部首肯,而取得批文的過程又有多番轉折,都要由吳校長親自處理。更棘手的問題就是學院的領導,兩間大學該如何分工呢? 為了解決兩校共治的問題,吳校長提出既然UIC採用浸大學制及頒授浸大學位,校長人選必須是由浸大委派,而校董會主席則由北師大代表出任,以握有對校長的任免權,這樣便能達致北師大可監督校長而浸大則可監控課程這個雙贏方案。「這個合作模式創了先河,正是UIC成功的經驗,內地教育部日後容許更多本地院校到內地辦學。」

UIC於2005年正式成立,是內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學,以學生為本,全英語教學,重視學生身心成長,為內地大學走向多元化邁向新一頁。由於首年招生獲正式批文後已過高考放榜期,較難吸引成績優異的學生報讀,因此部分新生初期難以適應全英語教學。儘管如此,UIC同事並沒有氣餒,反而深信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他憶述有老師對學生不離不棄,甚至跑到宿舍去「捉學生上堂」;到了第二個學期,學生開始慢慢跟得上進度。「我們的學生知書識禮,會自發舉辦敬師節及成人禮等活動,尊敬父母和師長,令我非常欣慰。」在吳校長的領導下,UIC成立短短三年,收生已達一本線的水平,而超過七成畢業生繼續升學,入讀全球百強名校進修的亦逾七成,創業的畢業生亦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成果豐碩;而UIC再獲批300畝土地建設新校園,由2015年起啟動工程,至2017年落成啟用,期間不足三年,亦是由吳校長力促而成,此舉獲稱譽為「奇蹟」。由此可見,吳校長對教育的貢獻確是毋庸置疑。

UIC的成功經驗,成為日後的借鏡,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例子因此如雨後春筍。吳校長認為兩地優勢互補有無限的可能性,例如內地的中醫發展成熟,香港的中醫則敢於創新,若能加強合作,必可增進人類福祉。回歸後,內地與香港融合是大勢所趨,吳校長喜見浸大現任校長衞炳江教授積極尋找與內地合作的機遇,他亦欣悉副校長郭毅可教授促成浸大與華為開展人工智能的科研合作。吳校長坦言:「大灣區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機遇,在這個大時代中,浸大不能缺席。」他希望年輕人適應時代變遷,積極考慮北上發展,親身體驗國家近年的各項建設,人生軌跡會變得不一樣。

獻身教育事業近半世紀,吳校長慶幸身邊同事盡心盡力,襄助他實踐各項大計:「眾志才能成城,正是有這些認同大學發展目標的同事打拼,大學才能勇往前行。」吳校長功成不居,盡顯謙謙學者的風範,因此能在任內吸引了不少知名學者加入浸大,貢獻所長。去年,他除了獲授予榮休校長榮銜,亦獲浸大頒授榮譽理學博士,以表揚他是推動香港和區內高等教育的「真正先鋒」。他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分享其教育的理念,強調:「無論是否博雅大學,都要有博雅精神。」吳校長借用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名言,“Educating the mind without educating the heart is no education at all.”希望大學不止是“Education of the Mind”,向學生傳道授業,而是做到“Education of the Heart”, 以培育全人為宗旨,有關心天下事的關懷,注重培養「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鼓勵學生領悟學習的真諦,在生活與學習中,注重各類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真正實現博雅教育所提倡的「學識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