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October 2022
余礎安伉儷慷慨捐款,浸大發展事務處總監兼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秘書長陳鄭惠蘭女士(左) 致送紀念品

余氏夫婦專注投入會計業發展,重視服務質素,其事務所獲明報頒發優質專業服務獎項

事務所於香港瑰麗酒店舉行周年晚會,會上除了回顧發展成果,亦向優秀員工頒發獎項
余主席積極推動創業文化,與經濟日報合作出版《香港中小企營商天書》,並在書展簽名會中與讀者交流

余主席參與會計師公會的教育事務,包括專業考試、分析比賽及職業論壇,並在活動中擔任演講嘉賓
余氏夫婦熱心服務多個社會團體,獲「香港單親協會」總幹事余秀珠女士(左)頒發感謝狀

余主席擔任「香港童軍總會」的義務核數師,與夫人應邀出席其周年大會及就職典禮

余主席與夫人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亦可和諧共處,圖為二人於會計師公會音樂會進行合唱表演

余氏夫婦重視團隊關係,視同事為家人,定期一起離境外遊

 
余礎安先生

  • 余礎安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及主席
  • 銳高集團聯合創辦人
  • 經濟日報《香港中小企營商天書》作者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會董
  • 香港創業文化協會創辦人及會長
  • 香港區際傑出青年協會會長
  •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會董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委員
  •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會員
  • 九龍社團聯會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
    顧問
  • 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執業會計師
  • 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公會
    特許會計師
  •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資深會士
  • 特許公司治理公會資深會士
  • 香港稅務學會資深會員
  • 香港董事學會會員
  •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會員
  • 香港理工大學企業管治碩士
  • 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環球商業)學士  
  • 榮獲《Li Fook Shu Memorial Prize (Gold Award)》(香港會計師公會)
  • 榮獲《ICAEW/Simon Morris Memorial Prize》(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公會)
  • 榮獲《十大傑出青年》(東區區議會)
  • 榮獲《義務工作嘉許狀(個人)金狀》(社會福利署)

​唐銳女士

  • 余礎安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及副主席
  • 銳高集團聯合創辦人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會董
  • 香港創業文化協會創辦人及副會長
  •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會董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委員
  •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會員
  • 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執業會計師
  • 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公會
    特許會計師
  • 香港稅務學會資深會員
  • 香港大學工商管理(會計及金融)學士

​ 

「無論做人,還是做生意,想要成功,一定要做到 Balance (平衡)。」余礎安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及主席余礎安先生認為成功取決於平衡之道,不能側重某一方面及需要具備全局思維。他偕夫人唐銳女士多年前成立余礎安會計師事務所,同時亦積極回饋社會,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當中包括在香港浸會大學設立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秀的會計系學生,推動業界的發展與傳承。

設立永久獎學金    薪火相傳
余主席說:「我在大學主修工商管理(環球商業),並在畢業後走上會計的專業階梯,而太太當年亦主修會計,之後我們不約而同加入KPMG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他指出,「我倆價值觀相若,視貢獻社會為人生目標之一,有份使命感去創造長遠價值。」二人先後在兩間本地大學設立獎學金,亦不時參與義務工作,包括擔任業界的顧問、比賽評審、大學師友計劃導師、慈善團體的義務核數師等。余主席稱,「我好珍惜的一項榮譽,是由社會福利署頒發的義工服務金狀,代表每年服務時數達 200 小時,是對精神和時間付出的一種認可,特別彌足珍貴。」

今年,二人希望在傳承方面,再出多一分力,「我們留意到浸大的獎學金架構設有永久基金一項,能夠做到傳承,富有意義。我們有不少親戚朋友是浸大校友,深深感受到浸大人有一份獨特的氣質,樂於運用專業知識去服務社會,與我們的理念很相似。」於是他們慷慨捐資港幣十五萬元成立三個獎學金,分別為「會計教育獎學金」、「優秀內地生獎學金」及「大灣區發展獎學金」。三項獎學金均由2022-23學年起,頒授予修讀會計學的學生。余氏伉儷認為,藉著永久獎學金,他們能連續地每年支持浸大學生的發展,又多一個機會薪火相傳,「好有意思!」

夫妻同心    其利斷金
余夫人來自四川,當年來港讀書,故深明內地學生在香港的需要:「我多年前初到香港參加大學迎新營,完全不諳廣東話,聽不明白,不過人與人溝通,貴乎真誠,只要願意付出時間及耐性,可以慢慢融化隔閡,化解爭拗。」余主席亦表示人與人交往,需要時間磨合,他笑言夫婦二人多年來相處融洽,正好引證了即使語言及文化有差異,只要互諒互讓,常存同理心,也可以和諧共處。

在其會計師事務所,余主席擔任主席,夫人則擔任副主席,余主席說:「我和太太強調中港融合,並在工作中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長短。我主力負責專業監督及照顧香港的客人,太太親和力強,普通話是其母語,由她跟進內地客人令我倍感安心。」二人均專注投入會計業發展,給予客戶專業、可靠的形象。

中港會計專家    和諧協作
余礎安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範疇廣泛,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專業服務。他們同時開拓內地市場,引導資金來港投資及註冊公司,並提供相關企業配套的服務。雖然疫情下未有通關,但同事可與內地客戶透過電話、短訊、視像會議等接觸,對日常業務沒有太大影響。

余夫人指出,在避免雙重徵稅安排下,香港居民和企業在內地賺取的股息、利息或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可享有稅收安排優惠待遇。她稱,不少企業在內地做主體實務工作,在港則成立行政機構或投資平台,而其事務所的服務對象正是這類型駐港的單位,為他們提供審計及報税等服務。香港及內地會計師各自管轄不同範圍,互相合作,「並不構成直接競爭」。

余氏夫婦均預期大灣區發展前景秀麗,建議畢業生由政策入手,仔細了解大灣區發展各項政策的細節。余主席認為,香港在擔當國際融資平台、開發離岸人民幣計價投資工具、提供跨境電子支付、支持綠色經濟轉型及發展區域碳交易中心等多個方面,都有龐大的發展機遇。而余夫人亦指出,港人的發展機會處處,在獨角獸企業發展、境外上市諮詢、私募基金及家族辦公室等方面,香港都可以扮演一定角色,加上粵港澳三地會計業融合進展理想,香港會計師在澳門或內地亦有不少工作機會。

助人實現夢想    推動社會發展
除了以會計專業提供服務,余主席多年來亦積極推動創業文化,他在2014年成立「香港創業文化協會」,並於2017年與《經濟日報》合作推出《香港中小企營商天書》,有條不紊地解構創業的基本須知。「有些人的夢想是開咖啡店,我就用專業知識去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感覺非常滿足。一些個人化的行業,例如醫學界、教育界或美容界,需要有人去帶領創業人士踏出第一步。陪伴創業後,我們會再為客人每年做帳,期間又提出專業意見。」他指出,企業家不會事事皆能,成功的關鍵在於取得平衡。「產品開發、銷售推廣、人手管理、資金運用,每個環節都同樣重要,但有時老闆會把精力側重在自己最熟悉及擅長的環節,而忽略全盤布局,最終導致失敗,一個成功的老闆需要平衡一盤生意的不同範疇。」

他以會計專業資格考試(QP)為例,「考試有四份單元試卷,就算三份滿分,但一份僅僅不合格,牌照也會泡湯。相反,如果四份試卷都僅僅合格,同學依然可順利闖關。做人、做生意亦然,要做到平衡。」就如會計業常見的借貸分錄及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背後原理就是平衡 (Balance),這是他經常向中小企業或創業者作出的忠告。

會計師業務繁重,夫婦二人要生活和工作取得平衡,方法就是直接把兩者融合(Work-Life Integration),余夫人說:「我們與客人亦客亦友,有些客人從事餐飲業,周末時就彼此相約在其餐廳用膳,閒聊之中又可了解其業務的情況,寓工作於娛樂。」同時,二人視事務所為大家庭、同事為家人及子女,疫情前每年都一起離境外遊,每逢節日又會舉辦各項聚會,冀為同事帶來豐富多彩的生活。

經營理念    重視團隊精神
余主席當年中學會考取得九優一良的佳績,而且是會計專業試的狀元,更在年僅廿五歲便白手興家創立會計師事務所,着實是不少年青人夢寐以求的「人生勝利組」,但他說:「人生閱歷越多,越看到自己的限制,需要團隊去幫助,每人優點不一,同事各自發揮所長,我好感謝他們多年來的付出。」他重視傳承,時刻提醒資深的同事要把知識及經驗傳授給新同事及實習生,薪火相傳。

當被問到成功之道,他說:「我是比較專注和堅定,從小到大,不論讀書、工作、做生意,都全情投入,心無掛礙,做好一件事。工作及生意層面,決定了在會計業發展,就專注做好,把它做得最專業。」

寄語大學生    虛心學習
對於新一代的寄語,余主席稱要夠踏實,不要被網絡世界繁多雜亂的資訊和誘惑所影響,受干擾而分心。「同學宜多了解自己的才能、長處及性格特質,多與別人如父母、師長、朋友溝通,有時他們能從客觀角度去提示自己適合做什麼,具有啟發性。參加暑期實習計劃,接觸不同的人和事,也是一種及早認識自己的好方法。」而余夫人亦說:「香港是福地,好慶幸我能夠在香港一展所長。香港充滿機遇,天時地利俱備,大學生應保持樂觀及積極的心態,只要努力不懈,不放棄,必可找到自身的定位,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