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July 2016
王女士接受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會董證書
王女士為校友分享會主講嘉賓,分享其事業心得

 王女士於二零零一年獲公司高峰會(Hall of Fame)的榮譽嘉許,登上精英殿堂
 王女士與其團隊同事合照
王女士為尚志會理事會副會長(左一),於活動上與錢大康校長合照
王女士代表尚志會頒獎予得獎學生
王女士藉保險業的機會,經常遊歷不同地方,圖為到訪南極時攝

 王麗珍女士

  • 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資深區域總監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會董
  • 香港浸會大學尚志會理事會副會長及贊助人

甫進校友王麗珍女士的辦公室,第一眼便看到大大小小的獎座、王女士獲公司嘉許的珍藏照片、林林種種的保險業參考書籍等,佈置井然有序。雖然擔任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資深區域總監要職,王女士卻沒有絲毫架子,辦公室隨時開放可向客人銷售產品,她更說笑道:「我是『超級個體戶』,不論大小事務,就算文件處理,我都習慣親力親為!」王女士就是憑著實事實幹、不怕吃虧的積極態度,成功開創她的保險事業。

王女士於浸大修畢工商管理課程後,立即鎖定目標,決心要找一份工作,既可以賺錢、又能幫助別人,並能為公司帶來效益。機緣巧合下看見報章廣告,於一九八零年她成功獲現職保險公司受聘,就這樣開展了她從事保險業的生涯。當年初出茅廬的畢業生,鮮有選擇當保險從業員,然而王女士至今仍堅定不移,認定保險就是她的理想職業,甚至是終身事業。「如果現時要我從新選擇,我依然會選擇保險。因為保險是一門助人自助的行業,又能對公司有所建樹,造福社會,很切合我做人做事務實的原則。」

入職後不久,王女士便積極籌劃自己的保險事業,訂立每月業績指標,矢志於五年內實現往歐洲旅行、供弟妹到英國唸大學的宏願。王女士坦言入行初期,曾遭人白眼,更有親友批評從事保險沒前途、沒出息;而且從業員質素參差,部份人崇尚閒暇和金錢,很快被淘汰,怪不得不少人看不起這門行業。然而王女士依然堅守信念,勿忘初衷,憑藉勤奮不懈和堅毅精神,她於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五年期間五度獲友邦高峰會海外會議出席資格;更於二零零一年出席高峰會達十二次,獲公司高峰會(Hall of Fame)的榮譽嘉許,登上精英殿堂。入行短短十年,成功將夢想逐一實現。由最初一名保險從業員,時至今日,躍升為帶領超過十多個團隊的資深區域總監,為公司屢創佳績,表現超卓。

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女士今天的成就全憑她個人實力和孜孜不倦地努力耕耘,難怪她一臉自豪地說:「投身保險業是明智的決定。爸爸老懷欣慰,曾說他雖然稱不上是有錢人,但他可以環遊世界。」事實上,王女士是個不折不扣既孝順又愛護家庭的事業型女性,經常帶同父親周遊列國,又重視在事業和家庭兩方面取得平衡,不會因埋首工作而忽略家人。因此,父親在世時,每天都與他共進早餐,又抽空與兄弟姊妹共聚天倫。王女士不諱言家庭和親人正正是她成功背後的重要支持和推動力。

常聽說保險這行不易做,不少從業員因受不了別人嘴臉、「跑數」、被人拒絕等壓力而轉行,由此可見這行業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或許王女士自小經歷各種考驗,令她很早就學懂獨立處事,從而磨練出頑強的意志,「小學六年級時,媽媽患癌離世;其後,爸爸又因肺病要入院治療,故升讀中三後便轉讀半日制中學,上午幫爸爸打理文具生意,下午回校上課。」年僅十多歲的她,一早已立下決心擔起家庭重任,邊打理生意邊讀書,更試過一人徒手拿著又大又重的貨物走遍港九新界各區,實在令人讚佩。千金難買少年窮,每當遇到困難時,王女士總是抱著「早一點愚蠢等於早一點聰明」的大無畏精神,她指逆境來臨,無論抱着甚麼心態也要面對,她會選擇以樂觀態度勇敢面對,堅守「人總會不斷進步、一天比一天聰明」的信念,跨過重重難關。

從事保險業超過三十年的王女士,被問到成功之道,她認為就是「以身作則」,「我會跟團隊分享親身經驗,以身教鼓勵、啟發同事。正如我入行時也是由低做起,做人要不怕蝕底,最重要是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工作,『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就是我做人處事的宗旨。」她亦寄語有意投身保險業的年青人,別管什麼背景出身,誠信至高,要做個願意承擔責任的人,腳踏實地,凡事懂得節制。活在偌大的世界裏,她認為年輕人應時刻保持好奇探究的心,勤於學習,勇於嘗試新事物、新挑戰。

縱然工作繁忙,王女士一直關心母校的發展,重情念舊,不忘捐資支持母校的發展。今年正值是浸大六十周年鑽禧,她二話不說就應邀擔任校友分享會的主講嘉賓,跟與會者分享她的實戰經驗、創業致勝之道。提到如何加強大學與校友的關係、以及校友之間的凝聚力,王女士建議應安排固定職員去聯繫及跟進校友的近況,從而建立長遠密切的關係,並定期舉行校友聯誼活動、分享會等。她又引用了保險業「centre of influence」的概念,建議可在各屆各學系中選出代表,憑藉這些代表的號召力,建立一個個小群組,透過舉辦定期的聚會、活動,加強群組之間的聯繫,擴闊人脈網絡,凝聚力量。

回想昔日在母校的時光,王女士十分感謝當年師長的教學熱誠,讚揚他們都是「有心人」。猶記得有位老師耗費時間心思,將「Business Law」一書翻譯成中文教材,方便同學學習和理解,實在令她難忘;而在學時她不時有機會演講匯報,以致當她為公司培訓人才時,亦能發揮在浸大所掌握的說話技巧,以自身實戰經驗分享。另外,她又把公司的守則翻譯成中文,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讀懂學通,「當看見一手一腳教導出來的徒子徒孫事業有成,對公司有所建樹,實在令我最感欣慰。」對於浸大銳意推動校園國際化的發展方針,王女士十分認同,面對全球競爭白熱化的年代,年青人應擴闊國際視野,增進語文溝通技巧,不斷學習,提升就業競爭力。

對於香港保險業的未來前景,王女士直言樂觀,近年內地訪客來港選購保險產品的情況增長熾熱,為本港保險業帶來極多機遇。她指出香港保險業無論從制度、銷售、產品多元化等各方面都較內地成熟,故此香港的保險市場具一定優勢和競爭力,加上內地人會視保險產品為一項投資,相信市場未來發展,潛力龐大。

人總是從磨練中學會成長,雖然年少時曾經歷喪母,在王女士的世界裏,深信明天會更好,總是「天天天晴」,充滿著正能量,每當遇到困難挫折時,她依然恪守「時時灰心時時做,天天失敗天天做」樂觀正面的態度,處之泰然,相信這句座右銘會終身受用,牽引著她締造美麗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