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雄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董事局副主席
「傳統中突破,創新見成果」可說是浸大中醫藥學的最佳寫照。浸大一直不遺餘力促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和科學化,令中醫藥逐步走向國際。除培育能結合傳統中藥與現代科技的新藥研發人才,浸大亦在研究上充分利用前沿科技進行中醫藥的創新研究,成績卓著,對人類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
呂元祥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董事局副主席
浸大高爾夫球日是大學最重要的籌款活動之一,感恩自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一直獲得香港社群的鼎力支持,不但為大學的發展籌募資金,更讓浸大的捐款人、友好和校友與師生會面,一面享受金風送爽下的高球樂,一面了解更多大學的發展。去年浸大高爾夫球日慶祝20周年,我們謹向所有支持者衷心致謝,感謝他們長久以來的投入和參與,令這項活動圓滿成功。
林子傑先生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董事局司庫兼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司庫
浸大正全力實踐其十年策略發展計劃第二階段2023-2028的各項工作,致力開拓知識領域,創造價值以回應社會的需要。為配合大學的高速發展,大學投入了龐大的資源為校園增添嶄新的設施,並在全球招聘學術人才,務求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因此,香港浸會大學基金將擔當更重要的角色,凝聚眾多熱心教育的持份者,務求以穩定的財政資源推動浸大的持續發展。
王惠貞院士,GBS,JP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企業家委員會聯席主席
近年内地發展一日千里,不少基礎建設世界矚目,嶄新技術令人耳目一新。我十分鼓勵年青人到内地交流和實習,親身去感受國家的發展和變化,了解當地的工作文化和思維,以及經濟民生的走向,從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香港浸會大學基金將繼續支持學生到內地體驗,協助年青人把握機遇,並加強其競爭力。
嚴玉麟博士,SBS,BBS,JP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企業家委員會聯席主席
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急劇變化,我們需要培養更多有能力創造新價值的人才。推動科研發展,政府、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之間的合作能夠產生更好的協同效應,有助於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對個人或社會產生正面影響,提升人類的生活水平。
王克勤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校友委員會主席
校友是浸大的寶貴資產,他們的成就反映了浸大獨有的特質。浸大有14萬8千名的校友,網絡遍及全球,不僅是我們教育理念的有力見證,也是把浸大獨有價值廣傳世界各地的大使。校友又透過提供獎學金、師友計劃、實習機會等,為同學帶來重要的支援,亦為浸大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我們將竭心盡力加強校友與母校的聯繫,鼓勵他們與母校攜手同行,造福社會。
孫燕華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聯席主席
為配合政府把香港打造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浸大積極以跨學科手法發展藝術科技和推廣文化藝術,並取得了重大成果,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和文化體驗。例如「未來影院系統」締造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而以人工智能驅動的BuVatar則為發展人工智能生成電影邁出一大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將繼續全力支持浸大藝術科技領域的創新研究。
王紹基先生,JP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聯席主席
隨着大灣區與香港的關係日益緊密,推行「大灣區延伸學習計劃」實屬適時之舉。浸大學生除了可以在位於珠海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取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更可透過實習和各種體驗式學習活動,汲取實戰經驗,並在大灣區建立人脈。透過更深入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和未來發展機遇,浸大學生將更有能力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陳鎮仁博士,GBS,JP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
作為政府資助大學,浸大肩負為香港培育未來人才的重任,並藉創新研究來推動知識發展。多年來,我們與香港風雨同路,共同成長。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的中醫專家及社會科學院的學者積極投入社會的抗疫工作,適時回應社會需要。展望未來,我們將與大灣區校園內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緊密合作,為香港的發展作後盾,強化本港在大灣區的地位。
鄒靄雲女士 香港浸會大學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
隨着賽馬會創意校園在2024年啟用,我們的學者和學生將可在一個有利於學習、激發創意、鼓勵創新且充滿活力的環境中盡展所長。新校園配備創新先進的設施,並會成為促進跨學科合作和知識交流的互動空間,為學生提供最佳學習體驗,提升浸大的教研實力。我們衷心感謝各界的大力支持,令這個項目得以落實。
陳鄭惠蘭女士
香港浸會大學發展事務處總監兼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秘書長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今年踏入15周年。基金自2009年成立以來,規模不斷壯大,籌募成績亮麗,對大學的發展至關重要。基金的成功全賴各界捐款人和支持者的堅實支持,我們由衷感謝。大學傲然踏進策略發展計劃(2018-2028)的第二階段,期待各界繼續與我們同行,使浸大成為一所在國際上具影響力和舉足輕重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