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1日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在2023年5月舉行會議,後排右二為蔡健瑋先生

蔡先生於2017年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由Techbob Academy與多個機構合辦的「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為本港最大型的學界創科比賽之一,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應用科技在體育和藝術範疇,賽事每年都有數十個團體支持

蔡先生向前特首林鄭月娥女士介紹Techbob Academy研發的STEAM學習 AR (擴增實境) 手機應用程式

蔡先生為Google 「EYE 年輕創業家計劃 2016」得主

蔡先生擔任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贊助的「小學生創新創意科技節」比賽評審,與學生分享經驗
蔡先生擔任亞洲教育協會理事

蔡健瑋先生

  • 科博教育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委員
  • 香港教育大學基金會員
  • 國際青少年創科教育協會創會主席
  • 國際青少年創科奥林匹克大賽籌委會主席
  • 香港精算扶輪社創社社員及青少年服務總監
  • 曾任南豐集團創新業務發展組主管及時裝創意科技中心總監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大使(Ambassadors)
  • 香港註冊建築師
  • Beta Gamma Sigma 商學榮譽協會會員
  • 亞洲教育協會理事
  •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2017最佳商業方案大獎得主
  • Google 「EYE 年輕創業家計劃 2016」得主

創新科技大行其道,利用人工智能、編程、物聯網等技術,並結合創意,有助解決日常生活的難題。近年暑假,香港每年都會舉辦一項大型的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比賽,活動的創辦人、科博教育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蔡健瑋先生認爲比賽能啓發學生創意思維,學以致用。他透露「有參賽中學生自行編寫手機程式,並結合人工智能及擴增實境技術,以教導做運動的正確姿勢。可想而知,年青人利用科技去解決疑難,一樣可以做到很出色!」本身是建築師的蔡先生,近年創立以STEAM (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五大範疇)為本的教育公司Techbob Academy,致力「從小培養青少年創科的素養,訓練其邏輯及創意思維,希望藉此為社會培育更多創科新血。」

服務浸大  為高等教育作出貢獻
蔡先生直言「高等教育改變其一生」。因此,當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聯席主席孫燕華博士邀請他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他就欣然答應。蔡先生認為高等教育可以提供一個人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功。透過學習和探索不同領域的知識,學生能夠培養批判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開拓視野。因此,蔡先生希望透過加入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為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出一分力。他近期更慷慨捐資支持浸大成立科博教育獎學金,獎勵在科學、創新科技有傑出表現的浸大學生。

蔡健瑋先生出生於一個中產家庭,小時最喜歡砌模型及探索各項科學問題,夢想成為一位建築師,長大後,他如願在香港大學攻讀建築學文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成功考取建築師牌照。然而,在工作兩年後,他意識到自己對建築行業的興趣和理想有所偏離,於是毅然辭去工作,並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以擴闊視野和裝備自己。他說:「我的座右銘是做人做事都要有理想,因為理想是指引自己向前的目標。」

培育科技人才  壯大人才庫
蔡先生多年來的事業經歷,總是和STEAM息息相關。在修讀工商管理碩士之先,蔡先生擔任南豐集團的創新業務發展組主管及時裝創意科技中心總監,協助活化南豐紗廠,把自己在建築和商業領域的知識結合起來。「很感恩當時的老闆,樂於接納新構思,把原本丟空多時的倉庫,改建成時裝創意科技中心,遙身一變成為荃灣區的新地標之一。」蔡先生指新平台協助本地設計師及時裝科技初創公司創業,並推動香港時裝產業衝出本土,建立的過程中涉及結合科技和大數據,當中更需要與不同地區人士、區議員等合作,以申請改變土地用途。項目同時亦促成蔡先生推動首個初創計劃iSTYLEUP,建立一個本地時裝設計師的國際銷售平台。

加強STEAM教育  提升競爭力
這段經歷讓蔡先生深刻體會到香港在創科領域的人才並不足夠,而他深信未來的經濟發展動力將源自初創和科技行業。因此,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希望以培育更多創科人才為使命。「我認為在未來的世界,具備科技應用的能力及思維至關重要,是職場的必修課和成功關鍵,而創科、創業的念頭,應該從小培養。就如音樂藝術一樣,應該從小認識。現在科技一日萬里,如能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便有更強的競爭力。如能同時兼備創意及創新力,更可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作為一個曾在大企業擔任管理層的過來人,蔡先生指出STEAM思維的重要性,「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缺乏創新創意能力的員工甚至企業會很容易被淘汰。因此,對於下一代來說,擁有STEAM能力有助保持競爭力。」這種體會促使蔡先生成立Techbob Academy,致力於推動STEAM。

事實上STEM課程在教育界近年成為熱門的話題,中小學都紛紛提供相關課程和活動,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和加強「動腦動手的能力」。蔡先生解釋STEM本身代表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要融合這四個範疇的話,整合過程中少不免運用到創意和想像力,因此概念本身已蘊含藝術的元素。不過,蔡先生認為藝術元素可以更加清楚表達出來,因此他創辦的Techbob Academy在課程中把STEM加了A,變成STEAM,強調藝術元素,啟發學生不僅學習STEM的科學元素,更要培養溝通力、創意力和想像力,進而將科技融入生活,不止成為技術人員,更要成為創科人才。

蔡先生指出Techbob Academy會協助中小學規劃STEAM課程,提供課程、教學人才和相關硬件配套等。蔡先生表示大部分老師都很認同STEAM的理念,但苦無頭緒如何開辦相關的課程,像他創立的公司,就可以減輕學校老師的工作負擔,協助他們提供STEAM如無人機、機械人、編程等課程,「許多現職老師並未接受過STEAM專業培訓,而且由於教務繁忙,他們也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Techbob Academy之所以別具特色,是因為他們較同業先行與大專院校合作,例如課程內容、編排及策劃等,透過與香港教育大學的課程與教學學系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創新科技中心合作,課程内容經大學學者審核,同時亦由合作機構聯合頒發課程證書。此外,Techbob Academy還與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合作推出課程。Techbob Academy亦是少數以OMO (線上結合線下) 模式提供教學課程服務的公司,讓學習更有效率及更具彈性。

舉辦大型比賽  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另一Techbob Academy的獨有之處,就必定是他們聯同其他機構合辦的「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這項大賽每年吸引超過200間中小學幼稚園及2,000名學生參加,是本港最大型及最受歡迎的學界創科比賽之一,去年更有數十隊內地隊伍參加機械人比賽與本地學生切磋交流。蔡先生表示舉辦此項大型賽事,耗費不少人力物力和時間,但比賽「沒賺取一分一毫」,而且每年規模逐步擴大,由預賽至正式比賽,賽事更長達十天,「每次看見頒獎台上得獎學生的興奮模樣,就足以激勵我們傾盡心血去搞!」

蔡先生更透露這項比賽每年都設有主題,項目都是靠同事們集思廣益設計,並以當時社會熱門話題作為主題,例如2024年便以AI為主題,比賽項目有十多項,例如無人機競技任務,機械人舞蹈編程及AI挑戰賽等,「同學不單可以將在STEAM課程所學應用於實際創作,更能與其他參賽者交流和互相學習。」蔡先生更表示參賽者在完成作品後,更需要「站在台上,以簡報形式向評判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解作品的理念、功能和賣點,讓中小學生一試在大型場合公開演講。」蔡先生認為比賽培養同學多元技能,又要團體合作、又要表達技巧,因此比賽得到了眾多學校、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學生又能樂在其中。

此項比賽近兩年更獲得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支持,蔡先生透露「自己並非有任何人脈,而是主動聯絡政府資訊辦公室,更有幸邀請到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先生及前總監林偉喬先生於過去兩年擔任主禮嘉賓,親身到場支持。」由於比賽項目多樣化,每間學校都會派出不同級別的學生參賽,更可競逐全能學校的殊榮,因此,每場賽事都人頭湧湧,老師及家長都會到場支持,宛如一次科技比賽的嘉年華。

STEAM教育需各界推動參與
2023年的施政報告,政府已表明會大力推動STEAM教育,增強創科實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蔡先生亦認為教育界人士如能參與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的話,將令事半功倍。他指現時仍有三成學校未有利用政府預留的資訊科技資源推動STEAM教育,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現職老師難以應付新增的教學工作,他希望政府能夠資助學校增聘老師以應付新增的教學需求,長遠而言,希望施政報告建議將STEAM教育納入本科科目的構想能盡早實現。蔡先生近來亦與多位大學教授、中小學校長教師、教育團體及STEAM教育工作者成立國際青少年創科教育協會,致力推動學生學習STEAM創科及展開創科生涯規劃,建立創科教育學習標準以量化創科學習水平和成果,並推動創科平等學習計劃以資助低收入家庭學生學習創科,讓他們有平等機會發展個人創科素質。

「仍然有家長誤會STEAM只是遊戲,又或是僅僅一個課餘活動,因此,有家長寧願幫子女報名多一個補習班,而非參與STEAM這種既動手操作,又有互動體驗,具教育意義的學習方式。」蔡先生認為如果STEAM教育納入本科的科目內容,將鼓勵更多家長和老師樂意預留時間在STEAM的活動上,而為了令家長對STEAM有更充分的認識,蔡先生之前曾開設了一間以STEAM為主題的室內遊樂場,旨在讓家長與子女一同參與STEAM學習,更好地了解STEAM對學童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為STEAM的取材均源於日常生活,若果家長平日能多與子女討論探索科普的話題,必定能鼓勵學生有更多新穎的科技創作,為子女打造機械人都無法與其競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