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3日
李慧明教授今年獲頒三十五年長期服務獎
 李教授與家人捐資設立「李純青先生夫人」
獎學金,紀念父母
在教授瑞輝藥廠 (Pfizer) 「偉哥 Viagra」
的藥理機制及合成方法後,
李教授與同學合照
李教授在校牧處的聚會中與學生分享
 李教授在出任學生輔導長期間,與邀請的嘉賓
陳美齡博士對談
 李教授2016年榮獲香港浸會大學
傑出服務表現獎
 李教授獲致送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會董證書

 李慧明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會董
  •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教學表現獎
    (2000-2001)
  • 香港浸會大學輔導長(2012-2015)
  • 香港浸會大學傑出服務表現獎
    (2015-2016)
  • 美國化學學會會員
  •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及特許化驗師

       

「我是1982年加入浸會的。」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李慧明教授清楚記得到本校履新的年份。於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李教授先赴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主修有機化學,及後在麻省理工學院跟隨2001年諾貝爾化學奬得主Barry Sharpless進行博士後研究,然後便返港在當時的浸會學院任教。屈指一算,李教授在浸大的歲月豈非已有三十五個年頭?李教授幽默地說:「理科人都比較木訥簡單,不會周圍走,所以我便留下來了!」

八十年代初正值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未卜之際,一般人如能到海外升學,大多選擇在異鄉落地生根,為何不跟隨潮流?「我在香港成長、讀大學,總懷着一份中國情,始終希望回到中國人的地方從事教育工作。這也與我的基督教信仰有關,認為人不應只顧自己,亦須要為別人服務,施比受更為有福。」李教授坦言當年浸會仍處於艱苦經營的時期,不太受社會重視,但香港的專上學院教席有限,況且他也不介意待遇是否優厚,故欣然接受浸會的聘書。甚麼原因令李教授決心投身教育?「我想我喜歡教書,可能是遇到一些很好的中學老師,他們會分享人生道理,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我認為教學是一件對社會有益、極有意義的工作。」

李教授說他是少數喜歡在上課時跟學生講科目以外話題的老師,認為成功的老師必須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老師要懂得怎樣整合資料,引起學生興趣,讓他們有所期待。」談到教學生涯中的難忘事,李教授說每當有舊生回校探望他,特別是那些已畢業十多二十年的,都能感受到舊生對他、化學系和浸大的感激之情,部分人更對浸大的「全人教育」讚譽有嘉。李教授認為理想的大學教育是訓練年輕人具備語文和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資訊科技知識、人際關係等通用技能,因為學生畢業後的工作未必與其本科知識直接有關。「有舊生跟我說很抱歉沒有做與化學有關的工作,我說沒關係,真的沒關係,大學讀化學不一定做化學,最重要是大學教育能裝備年青人,讓你把目光放遠一點,能讓你從事你認為有意義的工作,這就是『全人教育』。」李教授如是說。「『全人教育』的成效不應只着眼於學生在大學的四年光景,這只是起點,它對年輕人有長遠的影響。當年輕人踏足社會,遇到挑戰、挫折,可能發現最能幫助他們的,是一些在大學時得到、但屬學科以外的得着。聽到學生認同『全人教育』,對我是個小小的鼓勵。」

李教授的工作繁多,既要教學,又要研究,更要負責行政工作。「眾所周知行政工作很繁瑣,讀書人都怕處理人事;我很早便當上系主任,之後又出任了校內多個委員會。我認為資歷較深的同事通常累積了較多人生經驗,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相對適合做行政工作,這便可讓年輕同事在前線做研究,有助大學整體發展。」研究方面又是怎樣的?「早年化學系的資源實在有限,我試過自掏腰包請學生在暑假幫忙做研究。儘管研究條件這麼不理想,但我和幾位同事堅持不放棄,因為只要稍為停步將來便難以趕上新趨勢。」李教授又指做研究結果不能確定,大部分項目的成功率只有15%至20%,有時需要反覆嘗試,但也不一定有回報,惟獨教學工作最為實在。「我從不抱怨教學時數太多。教書最能給我滿足感,因我視教書為理想的終身事業。」

浸大於2000-01學年起設立「教學人員傑出表現獎」,表揚優秀的教學人員,李教授是第一屆「傑出教學表現奬」的得主。問李教授有何教學心得,他笑說學生可分作三大類:在課堂坐前排、中排和後排的人。前排的準備充足、專心聽講、考試優異,將來學術有成,為浸大爭光,教授們都較為喜歡他們,因為他們自己以前都坐在前排;後排的大多遲到早退、心不在焉,但他們並非「不醒目」,反而最敢於接受挑戰,他朝創業成功便回饋母校,積極捐資;中排的未有清晰路向,不知自己定位,但也有其獨特潛質,是最需要老師啟發和鼓勵的一群,以助他們「起飛」,盡展所長。因此李教授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過早或單憑成績把學生定性;不要只擔心學生的學業,也要關注他們的整體發展。當學生感受到你的熱誠,教學便能事半功倍。

為了激勵同學,李教授經常與學生分享一個在《讀者文摘》看到的故事:美國某大學的籃球教練極力游說一名同學加入校隊,同學不斷婉拒,說自己傳球、射籃技術都不好,教練最後對他說:「我可教曉你所有籃球技巧,唯有一樣我是教不了的,那就是你六尺十寸的身高。」這就是要提醒學生,老師可以指導你、引領你,但個人的積極性、待人處事等態度,仍取決於學生是否願意努力改善和提升自己。

李教授對學生的關愛,也促成了他出任學生輔導長一職。「我原來沒有打算出任這職位,但當時校方希望找一個教學人員主理學生事務處,因老師與學生的接觸始終較緊密,所以決定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接受這個新挑戰。那時我確切體驗到浸大不同部門的教職員真的很關心學生,而我在學生事務處的工作,亦豐富了我在浸大的歲月。」

除了盡心盡力服務浸大,李教授更持續捐資支持大學發展,包括校牧處的事工、化學系的發展基金,以及早前與家人共同建立的「李純青先生夫人奬學金」,以紀念雙親李純青先生及李朱拾慧女士。「父親數年前過世,母親剛於去年離開,那時我們幾姐弟聚在一起,談起來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心願,希望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紀念父母。我又是教書的,設立以父母命名的奬學金順理成章。相比其他大學,浸大的資源不算豐富,故當決定設立奬學金時,除了浸大都不作他想。」該獎學金將每年獎勵一名服務表現傑出的基督徒本科生,以及兩名主修科成績最優秀的化學系本科生。「我知道有些化學系學生的主修科目成績很好,但在其他方面如語文能力、面試表現較普通,但也值得我們給予機會,讓他們多參與校外體驗、出外交流學習,因此希望成立一個專為他們而設的奬學金,以令他們的發展更全面。」

李教授與學生接觸緊密,如何評價這一代年輕人?「別人說:『一代不如一代』,我認為這樣說並不公平。新一代的語文水平或比不上我們,但他們的資訊科技知識比我們強,勇於嘗試、創新的精神比我們多,所以我說:『一代『不等如』一代』。確實現在很多年輕人在父母的期許、社會的壓力下變得務實,沒有夢想,這也是我比較擔心的。當然,我不是叫學生不切實際,但在大學這相對包容的環境,不妨多作嘗試。」

訪問中李教授說他是個說話不多的人,但每當提到與學生相關的話題,卻總是滔滔不絕,對學生的關愛不言而喻。李教授的教學熱誠並沒有因三十多年光陰而退減絲毫,正是誨人不倦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