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9日
2010年蔡冠深博士率領該會
多名會董會成員到訪香港浸會大學
 2011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
接見蔡會長率領的香港中華總商會訪京團
 中總高層訪京獲張德江委員長等領導接見
蔡會長經常出席國際會議闡釋一帶一路倡議,
圖為代表世界華商大會召集人組織致辭
蔡會長率團赴埃及考察
香港工商界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68周年國慶
蔡會長率團赴廣州拜會中央政治局委員、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等,就深化粵港合作
與省市領導交流意見
蔡會長已是第三屆出任中總會長一職

 蔡冠深博士,GBS,BBS,JP

  •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榮譽主席──
    香港中華總商會
  • 新華集團主席
  • 新華國際金融集團主席
  • 新華匯富金融集團主席
  • 越南VinaCapital集團主席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12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 亞太經合組織商貿諮詢理事會
    中國香港代表及區域經濟一體化
    工作小組聯合主席
  • 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B20)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組聯合主席
  • 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
  •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務委員
  • 一帶一路工商協會聯盟共同主席
  • 香港越南商會創會會長
  • 香港韓國商會創會會長
  • 大韓民國對外投資推廣榮譽大使
  • 中國香港以色列科技中心主席
  • 中國科學院院長經濟顧問
  • 香港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
  • 香港貿易發展局理事會理事

    榮譽
  •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榮譽人文博士
  • 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榮譽商業管理博士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 越南河內國立大學榮譽博士
  • 香港嶺南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 香港理工大學院士
  • 廣州市榮譽市民
  • 瀋陽市榮譽市民

香港中華總商會(下稱中總)為本港四大商會之一,屹立百餘載,規模龐大,歷史悠久。中總與香港浸會大學關係密切,浸大除獲中總支持成立獎學金,推動大學生交流、實習等多項計劃外,本校歷史系更曾為中總編撰《香港中華總商會百年史》,雙方合作無間。中總現任會長蔡冠深博士曾率領一眾會董會成員訪問浸大,兩個月前中總代表團更再次到訪浸大交流,正如蔡博士所言,中總與浸大確實是「老朋友」。

本身為新華集團主席的蔡會長與校長錢大康教授同於澳門出生,兩人交往已逾廿載。加上蔡博士與前浸大校長謝志偉博士在公職上共事多年,又不時與大學校董會成員一起服務社會,確實是「親上加親」,因此蔡博士笑言每次接獲錢校長的邀請,「一定隨請隨到」。

身為中總會長,蔡博士曝光率非常高。一方面,他正密鑼緊鼓協助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時常就此議題到亞太區不同地方演講,闡釋相關政策以及香港可以發揮的優勢。另方面,蔡博士人脈甚廣,是越南、韓國、日本、印度、以色列等多個香港以至內地商會或組織的領袖,與亞太區多個地方的商界及官員都有聯繫,因此他肩負國家重任,協助國家拉近與不同地方的距離,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

蔡會長談及「一帶一路」倡議,強調這是中國自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以來最重大的國策。一帶一路涵蓋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三分之二人口和三分之一的GDP,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宏大的區域發展平台。一帶一路,既承接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元素,又因應了世界局勢的最新變化,更順應了各國人民振興經濟,改善民生的強烈意願,必將成為未來數十年間影響全球每一個人的大戰略、大趨勢。

蔡會長認為,習主席非常看重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作用,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是香港人最熟悉的市場。許多香港的大中小企業,其負責人、資金、生意基礎,本身就來自東南亞。所以,一帶一路雖說是國家的新戰略,卻是香港人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進軍的領域,是實踐和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最佳舞台。

他強調,香港配合內地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不單扮演超級聯繫人(Superconnector)角色,還可以扮演「C.I.O.」,就是「聯繫者」(Connector)、「投資者」 (Investor)和「運營者」(Operator)。蔡會長強調他這個創新的提法是有依據的。因為香港已連續23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擁有健全法制,加上低稅率和簡單稅制、資金自由流通等優勢,是內地企業「走出去」、海外資金「引進來」的理想平台。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從改革開放到2016年底,香港在內地投資累計超過9,100億美元,佔內地實際利用外資總額52%;香港也是內地對外投資的主要「跳板」,內地企業投放外地的資金大槪有60%通過香港流向世界各地。

訪問蔡博士的時候,他正準備率領代表團訪問寧夏。自「一帶一路」政策出台後,蔡博士已新兼任了多項公職,包括擔任雲南東盟商企合作委員會主席、遼寧亞太商企合作委員會主席等。他指:「一帶一路幅員廣闊,需要做不少聯繫工作。帶領代表團訪問寧夏,目的就是要加強西北邊陲省份以至中亞地區的合作。雲南則與東盟為鄰,遼寧面向東北亞地區,因此推動一帶一路要有策略性部署,以從宏觀角度加強香港與上述省份與地區之間的合作。」

蔡博士指其公職的重點,不再單是以香港出發,而是配合國家發展的大戰略。蔡博士解釋此方向正好與中總的新定位吻合,香港中總也是「國家的香港中總」,中總與內地的五大商會組織緊密聯繫,才能更好地令香港成為國家走出去、國際化的重要平台。

他認為香港可爭取成為五大中心:除了現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商貿中心外,還有﹕一、以船務、保險、營運船業及高端轉口物流的「航運物流中心」;二、「一帶一路」會帶來大量公司合作,企業間的紛爭、官司亦隨之而來,香港可成為「國際仲裁中心」;三、香港多所大學晉身世界排名前列,可為「一帶一路」眾多商機提供創科、專業、服務業的人才,讓香港成為「人才培訓中心」。

除了「一帶一路」,蔡博士指出香港還有兩大機遇,分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及「人民幣國際化」。2017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粵港澳大灣區」,把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組成的超級城市群,發展成灣區經濟,意念參照美國紐約都會區、大洛杉磯地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等灣區模式,透過廣東與港澳特區的深化合作,提升灣區內整體發展。蔡博士認為香港可在區內抓住金融、商貿、航運物流、仲裁、人才培訓等五個範疇謀求商機。

此外,蔡博士特別提及河套區發展願景,認為此地可吸引國際級研究中心進駐,而香港科技園亦可與各間大學合作。蔡博士指出如果科研做出成果,可在東莞、惠州、佛山等地製造,並利用河套地理之便,以及深圳完善的產業鏈,把產品推出國內及國際市場;如要擴充生意規模,更可在香港上市、融資。大灣區及河套區的配套完備,有潛質的公司如在此地發展,將可大展拳腳。至於「人民幣國際化」,蔡博士認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將大大增強作為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實力和特色,為香港經濟創造另一大好機遇。

近年,香港市道受到環球經濟表現反覆、內地經濟增長略見放緩的影響,大小企業均面對重重壓力。蔡博士認為當前香港營商存有四大難題,包括租金昂貴、工資上漲、人口老化及勞工短缺。但話雖如此,他強調香港仍擁有「一國之利,兩制之便」的獨特優勢,全球許多機構的總部仍設於香港。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香港得天獨厚,蔡博士認為只要把握國家政策機遇,改善香港不足,隨之而來的將會是大好商機。

蔡博士本人亦是把握商機的表表者。七十年代,蔡博士繼承父親蔡繼有先生創立的家族企業──新華集團。集團在海產業界聲譽超卓,有「海產大王」之譽。經過蔡博士與家人以及員工奮鬥經營,集團規模、利潤都「翻了幾番」。時至今日,新華集團轄下經營海產食品、地產建築、金融財務、高新科技、傳媒文化、基礎建設及教育培訓七大業務,業務網絡覆蓋中國內地、港澳、越南、柬埔寨、緬甸、新加坡、日本以至加拿大、美國及澳洲等地,成績傲視同儕。

營運市值近千億的跨國企業,必有一套管理哲學。蔡博士不諱言年青時以為資本於營商而言最為重要,現在他則覺得「財才並重,資本與人才同樣重要」。企業必須吸納不同年齡層的人才,以達致老中青三結合;同時也要放眼世界,在全球招攬精英。此外,蔡博士認為企業「最理想當然是不斷創新,即使做不到,也不要落後,而成功之道就是勤奮。」蔡博士指新華現時的七大業務,都跟香港及世界的發展潮流密不開分。海產為新華的老本行,但因應趨勢,業務範疇已開拓至普洱茶園、葡萄酒莊、大型現代化咖啡加工廠及生態園等多方面。他認為產業發展的大方向,是「互聯網+」,要避免被淘汰,企業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並追求創新,引入更多更高端的科技如人工智能、雲端計算及大數據等,要比別的企業超前,才能走在前列。

成功非僥倖,新華集團亦曾面臨重大挑戰。蔡博士憶述最艱難的歲月為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當時集團本身發展得不錯,但聖誕前夕,銀根緊絀,拆息率飊升至70厘,更誇張地一度升至100厘,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會出現這個局面!」集團頓時面臨極大財政壓力,幸好蔡博士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決定在短時間內變賣資產套現,帶領新華渡過難關。總結經驗,蔡博士指新華集團會繼續以實業為主,不會只顧盈利而輕舉妄進,也不羡慕別人賺快錢、獲巨利,務求穩打穩紮做好本業。

蔡博士在慈善公益方面的工作亦為人津津樂道。新華集團及蔡博士家族歷年來捐資逾五億元,在世界各地興辦了多間幼稚園、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在內地及英國更有教育城、商學院及國際學校等教育項目。對教育情有獨鍾,全因他秉持「科教興國」及「扶貧先扶智」的理念,而他在教育方面的無私付出,亦給他帶來源源不絕的驚喜。他憶述一次出差,上機前竟獲機長連同機師及機組人員列隊歡迎,細問之下得悉機師的兒女於蔡博士捐資興建的學校就讀,感恩蔡博士辦學育才,因此借此機會親表謝意。又有一次,蔡博士在酒店門外得到一名女職員殷勤接待,傾談下發現原來她是該酒店的總會計師,曾就讀新華商學院,所以特意親身歡迎蔡博士。還有的,就是二、三十年前,蔡博士於甘肅、青海等地的大學設立獎助學金,學生畢業多年後仍不時寫信給蔡博士致謝。所謂「種善因,得善果」,蔡博士多年來不斷辦學,桃李滿天下,教他欣慰之餘,亦給他很多畢生難忘的回報。

近年,蔡博士在慈善方面更多地把資源投放於藝術文化。他指希望國家強大,軟硬實力兼備,因此已在全世界開設了六間蔡冠深文化中心或藝術中心,心願是在退休前把這些中心增至十間,宏揚中華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蔡博士認為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所以中總一直熱心關注青年發展,他特別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此,中總自2005年起一直捐資支持浸大,推動兩岸三地大學生交流計劃,增進年青人對國家的了解,亦期望新一代能因此而拓展視野,充實自己。蔡博士堅信「一代必然勝過一代」,但也寄語年青人要做事勤奮,腳踏實地,與時並進,提升3Q──IQ(智能)、EQ(情緒管理能力)及 AQ(逆境處理能力),前途定必無可限量。

公職多不勝數,個人業務又十分繁重,蔡博士有甚麼保持活力的秘訣?蔡博士笑指其心得就是「開心」,只要做人光明磊落,心情自會舒泰安康。而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有個快樂家庭。蔡博士有五名子女,談起家人,他立時笑意盈盈。「我年青時集團已被譽為海產大王,行內首屈一指,故我時時事事必須爭取做第一,卻容易因此樹立敵人。」蔡博士自言如今以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的遺言為鑑,警惕自己人生短暫,若到晚年才感悟家人、健康的重要為時已晚。因此,在個人方面,他會兼顧身心健康,定時運動;在企業上則追求穩步發展,不求爭霸,多與人合作共贏;而作為商會領袖,別人有事他都傾力相助。因此,蔡博士相識滿天下,這也是其快樂之源。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縱橫商界四十年,蔡博士的感悟確實發人深省,這種名利為次,快樂為先的價值取向,無疑在功利主義泛濫的今日香港,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處世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