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劉博士與夫人出席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
基金晚宴
 大學感謝劉博士多年來的付出,特別致送視覺
藝術院學生藝術作品向劉博士致意
 劉博士與黃保欣博士,三位前任校長、及基金主席王英偉博士合照
 劉博士祝賀謝吳道潔女士獲榮譽院士榮銜
劉博士與前校長陳新滋教授伉儷及錢大康校長伉儷合照
 劉博士見證浸大的發展,圖為1993年逸夫校園
奠基儀式


劉華森博士,GBS,OBE,JP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會董
  •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1994-1996)
  • 香港浸會學院校董會暨校務議會主席(1990-1994)
  • 香港浸會學院校董會暨校務議會司庫(1984-1989)
  •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法學博士(1996)
  • 市建局董事會主席及非執行董事(2001-2004)
  • 土地發展公司管理局主席
    (1996-2001)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及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成員
  • 海事青年團理事會榮譽顧問
  •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司庫
    (1998-2000)
  •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榮譽博士(2001)
     

「退而不休」確實是前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劉華森博士的寫照。劉博士笑言每次接獲浸大的邀請,他都「隨請隨到」,因此不少活動均見其蹤影。明年初將踏入九十歲高齡,劉博士每天都生活充實,一步步實踐其定下的各項大計和目標。早前,他還抽空專程到浸大校園接受我們訪問,談的是他現時的願景──研發出農業用健康安全的飼料。

基金的「焦點人物」七年前訪問過劉博士,談及他退休前後的點滴及對浸大發展的看法。七年後,劉博士仍在繼續發揮其影響力,為下一代籌謀。除了推動環保工作,今年劉博士決心把退休後的積蓄捐出,在香港科技大學成立「劉華森漁農科技基金」,支持學者研究如何製造安全的飼料,他還說為了這個目標,「作少少犠牲絕對值得」。劉博士於九十年代在漁農業科技促進協會任副主席時接觸到不少漁農、豬農,他指食品安全問題實在迫在眉睫,「當您親眼見過漁農、豬農為防止養殖魚、豬隻染病,面不改容地把一桶又一桶的抗生素加入飼料中,您就會明白為何我決心要研究安全的飼料!」劉博士指不時有國際新聞提及全球出現超級惡菌,病菌出現抗藥性,而動物飼料濫用抗生素是可能原因之一。因此,劉博士不惜慷慨捐資三百萬元,支持以天然的方法研究一些常用中藥的多元作用和價值,從中藥中篩選出含消炎作用的提取物,充份發掘棄置部位的隱藏價值,並嘗試將這些消炎成份加進飼料中,替代獸用抗生素及化學防腐劑,用於改善漁農畜牧業濫用農藥、抗生素等危害人類健康的普遍現狀,這樣既安全又便宜。此不僅為企業、農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對從根源上保障食物安全,保護人類健康更具重大意義。有關研究會先研發豬隻及養蝦的中藥混合飼料,因為現時養豬及蝦的飼料成本較高,而且業界對優質飼料的需求較大。

劉博士對此研究信心十足,因為現今科技發展迅速,「成功機會一定有,但相信研發需時。」因此,他不斷向朋友呼籲,還邀請他們或有心人投放資金,希望「下一代可食用到更加健康、更安全的食品,造福社羣。」劉博士指此基金設立於香港科技大學,只是科大其中一個帳户名稱,用以識别科大其他帳户;該基金不是一個法定團體,由他及科大理學院的詹華強教授領導的管理委員會管理,中藥的科研則由詹教授帶領。資金的運用不限於一間大學,若果香港浸會大學或其他院校有學者正進行相關研究,基金亦會考慮資助,希望能早日研發出具成本效益的安全飼料。

認識劉博士的人都知道他在政商界、教育界以至鐵路、房屋等都有豐富的管理及領導經驗。劉博士在退下各項公職重任後,繼續堅持其「不在其位不說三道四」的原則,從不在旁添加意見。他解釋因為「時間、地點、人物都有所改變,判斷和分析經已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例如要年輕人愛國,單靠以往一貫做法來宣傳灌輸,可能徒勞無功。」然而,他仍然有話想向時下年輕人說,就是期望他們「眼光放遠,一定要看長線。」他非常鼓勵兒童及年輕人多接觸大自然,「當您看過世界的美,便會樂於保護大自然的生態。」這些話真是金石良言。

劉博士着年輕人「眼光放遠」,同時亦是對自己的提醒。隨着年齡增加,劉博士預計自己身體狀況將不如從前,因此他每天都給自己一個挑戰,就是行一千步,拒絶以輪椅代步。他雙手杖着爬山手杖支撐身體,每天踏步來回家中及鄰近商場,晚上睡前亦做伸展運動,每天都花數小時於運動上,鍛鍊筋骨肌肉。一千步對劉博士而言絕不簡單,他指走五百步已汗流浹背,中途需要「休息一陣」,但他強調「每天鍛鍊不能懶惰」。正是他能持之以恆,以致每天都精神奕奕,睡得安寢。

在精神上,劉博士亦定下目標。透過一名浸大歷史系碩士生及其前任秘書的協助,他着手撰寫個人回憶錄。劉博士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就是「只要去想,回憶起的事情便會越來越多」,很多埋藏心底的片段,再次在腦海中翻起。他的回憶錄由出生開始說起,當中劉博士憶述日本侵華時曾有多次險死還生的經歷,幸而最終都能逢凶化吉,回頭一想原來全賴之前種下的善因。例如他年少時曾在香港讀書,略懂英語,故二戰逃難期間在淡水向一名英國軍人報告日軍在香港的動向,該英兵為答謝他的幫忙,着他到韶關投靠一位神父,以致他逃難到內地時有所依傍。另外,劉博士在湘桂撤退被迫滯留貴州貴陽時,那時他碰巧用做工賺到的錢照應了一位年齡跟他相仿的緬甸裔青年,又跟他聊天,怎知後來正是這位青年發現了一架可接載他們逃難的車輛,令他又可避過一劫。「您對人家好,人家自然對您好。」劉博士感慨地說。

樂天開朗,經常面帶笑容的劉博士還說做人千萬不要記仇,待人要「恕」:「『恕』這個字下面有『心』,若果不恕,傷害的是自己的心神。」退休後他積極支持環保及生物科技等項目,也是出於「仁義」。他解釋「仁」即代表同情心,「若見到有小朋友差點掉下井,您也會去救。與生俱來,大家都有『仁愛』之心。」不少人都有這個同理心,而「義」就是做合道理的事,着眼點是行動。劉博士說自己年事已高,更加要迫切行動來實踐「義」。

劉博士在八十至九十年代服務浸大多年,歷經浸大三大變革中的兩項,一是本校獲納入政府八大院校撥款機制,二是由學院升格為大學,兩項變革均是在劉博士領導本校期間發生,劉博士着實功不可沒。如今,他仍繼續關注浸大的發展,他認為大學要獲得各界的支持,最重要是大學有清晰的願景。因此,他很高興浸大經已為未來十年訂下了策略發展大計,相信會繼續吸引更多熱心人士支持浸大。祝願劉博士健康長壽,與我們一起見證浸大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