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6日
王先生(右一)出席2018年的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感恩茶聚
 校長錢大康教授於2016年宴請王國強教授工程師(右三),王先生及其弟王紹恆先生(左二)一同出席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王廖惠文大樓以王先生祖母的名字命名,王先生出席大樓的啟用典禮
2017年,王先生與浸大的本地、國際、內地學生和校友一同參與「信暖工程」,到江西服務
2017年,城社及九龍樂善堂合辦了「夢幻九龍城」填色及繪畫比賽,為九龍城區內小朋友、青少年提供創意發揮的平台和藝術交流的機會
香港青年聯會於2018年1月舉辦第五屆愛家日
活動,少不了身為副主席的王先生出席支持
2018年已是王先生連續七年舉辦香港青年才俊
朝鮮訪問團,帶領青年團體到訪朝鮮,參與一年
一度的平壤馬拉松賽事
王錦輝基金會自1996年成立至今,所推行的慈善項目都包含了家族三代成員不少心血和努力

 
王紹基先生

  • 王錦輝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 金城營造集團執行董事
  • 城社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社長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青年企業家委員會
    聯席主席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校友委員會委員
  • 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成員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
    委員
  •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青年事務委員會
    常務副主任
  •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副主席
  • 香港中華總商會選任會董
  • 香港青年聯會副主席
  • 百仁基金副主席
  • 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司庫
  • 香港警務署西九龍護青委員會會長
  • 香港警務署九龍城區少年警訊名譽會長
  • 香港民政事務總署九龍城區青年活動
    委員會召集人
  • 九龍城區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活動
    委員會執行副主席
  • 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副會長兼
    公司秘書
  • 九龍城區康樂體育促進會名譽會長
  • 九龍城區居民聯會名譽會長
  • 香港童軍九龍城區名譽會長
  • 香港教育大學基金董事
  • 香港教育博物館教育承傳計劃顧問
    委員會委員

「21世紀的企業要與時並進,不能單只以金錢掛帥,其社會責任也不應局限於『資本家先創造價值,然後再分配予有需要群體』的固有模式,反而要廣邀公眾參與,令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對企業的社會角色道出如此深刻見解的,正是金城營造集團執行董事、著名慈善家族第三代、王錦輝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紹基先生。

王紹基先生的祖父「輝叔」王錦輝先生是金城營造的創辦人,也是著名的慈善家,為國家和香港的慈善教育與社會服務貢獻良多;父親王國強教授工程師克紹箕裘,不但繼承家族企業,而且熱心公益;現在則由王紹基先生等家族第三代成員把這傳統加以發揚光大。在公益事業上,王紹基先生可謂從小耳濡目染。王先生回憶道:「爺爺年幼時因戰亂輟學,加上他堅信教育對國家的未來至為重要,因此自80年代起,在20多年間走訪內地19個省及自治區、45個地級市及69個縣的偏遠貧困地區,親力親為捐建100多所希望中小學。那時他常帶着當時還是初中生的我和弟弟回內地,坐着『麵包車』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顛簸前進,一一探訪他所捐建的學校。記得有次是爺爺70多歲的時候,我們一行人在湖南山區探訪時遇上交通意外,爺爺還受了傷需要送院。在趕往醫院的路上,爺爺仍顧念同行的人有沒有受傷!」王先生認為與祖父一同實地考察所建學校的經歷對他影響甚深,祖父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向他道出了個人對社會的承擔,亦向他埋下了慈善的種子。

儘管幼承庭訓,但王先生也不是從一開始便進入家族企業工作或投身公益。王先生於加拿大取得雙學士學位,專業是經濟和會計,畢業後曾先後任職跨國銀行及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王先生說:「我修讀工商管理和經濟,那時候身邊的同學都熱衷於加入投資銀行、金融機構工作,我少不免也有相同的想法。然而,隨着歷練增加,我開始領悟到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並不該是以金錢的多寡來衡量的。」一般人或會認為,大家族的後人回到家族企業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但王先生指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儘管我們是家族企業,但集團是專業運作,能留在集團裏工作的,無論是家族成員還是一般員工,都必須要達到其主要績效指標。和其他員工一樣,我也要憑藉自己的實力去取得自己所屬的位置。」在金城營造集團,王先生擔當過許多工作崗位,有對外也有對內的,其中一個重要範疇便是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工作。

王先生的父親王國強教授工程師經常說,企業應該一面賺錢,一面捐款。王先生對此有何看法?「企業當然是要賺錢的,以達至持續發展,但在現今世代,『錢』已非量度企業價值的唯一指標,我們需要尋找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企業如是,公益事業亦如是。」王先生繼續解釋,金城營造集團最初的核心業務是建築、工程,但近年經過家族第三代的努力,他們以不同品牌在房地產開發、文化傳播、民辦國際學校等行業板塊也有所建樹,以達致業務多元化及持續發展的目的。王先生現正主理的其中一個項目,便是在廣東興辦民辦學校,在大灣區的城市群引入國際基礎教育,除了是看中區內專業人士和中產家庭的發展潛力外,也是為這些家長提供公辦教育以外的多一個選擇,成就他們子女愉快學習而又能提升學習成效的需求。

在慈善方面,王氏家族也與時並進。王先生解釋道:「1996年,『王錦輝基金會』在爸爸帶領下成立,集團每年撥捐四成利潤作為基金會運作資金,直接透過基金會捐助興建學校、醫院等。然而,隨着社會變遷,集團的社會參與和資源投入不只局限於這些層面,例如我們也會與樂施會、東華三院等多個社福機構開展合作,服務社群,並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將關懷傳播至社區。去年,王先生就創立了一個名為「城社」的平台,透過社會創新研究、智庫交流平台、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以嶄新思維為地區服務。

王先生的不少公職都與青年事務有關,他是香港青年聯會、百仁基金副主席,又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不時為香港青年組織文化體驗考察團,讓他們看得更遠、更廣和更深,並希望他們懂得感恩現在所擁有的;又會進行與青年相關的調查和研究。甚麼原因驅使王先生積極參與青年事務工作?「青年是我們社會未來的核心,他們會成長為社會的生力軍,繼而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因此,教育他們,讓他們在將來有所貢獻,正正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表現。」王先生又指,王錦輝基金會一直以來鼎力支持內地和香港的教育發展,以教育、慈善、傳承為宗旨,亦是本着同一道理。事實上,王錦輝基金會的慈善工作都與時並進。改革開放之初,內地最缺乏的是硬件,因此基金會推行「百所學校計劃」,以興建安全的校舍為目標;其後,基金會的焦點轉為成立不同的奬助學金,幫助有需要的學生繼續升學;現時,他們又會把資源投放在增強軟實力上,培訓年輕教師,例如邀請內地教師到香港出席國際論壇、交流訪問,汲取境外經驗。

去年,王錦輝基金會與浸大首次合辦「信暖工程」服務學習項目,集合本地、內地、國際學生和校友組成義工服務團,由學生主導,到江西省大餘縣青龍赤江小學、黃龍靈潭小學義教和服務,並探訪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又與贛南師範大學師生交流。該項目旨在透過社會服務的籌劃、實踐,加上校友經驗的傳承,拓闊學生的視野,向他們培育正面的價值觀。未來三年,服務團將會每年兩次到當地服務,作持續的交流及支援。王先生表示,「信暖工程」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計劃,亦是基金會和大學的共同願景。

王先生與浸大的關係密切。王先生深明學無止境,故從加拿大回港後,計劃工作之餘繼續在本港的大學進修。碰巧當時王錦輝基金會正與浸大合作興辦王錦輝中小學,王先生與浸大的管理層、師生有緊密的接觸,因而對浸大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浸大是一所富人情味的高等學府,也非常認同浸大的全人教育,因而選擇報讀了浸大工商管理學院的碩士課程,現時則正在攻讀博士學位。除了在浸大進修外,王先生更是浸大諮議會的成員、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校友委員會委員,積極貢獻母校。今年,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新成立了青年企業家委員會,邀得王先生出任委員會的聯席主席,帶領委員就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國際視野及培育其創業精神提供寶貴意見,協助大學拓展社會網絡及加强社區聯繫,並促進香港浸會大學基金的籌募工作。

被問及對剛成立的青年企業家委員會有何期望,王先生這麼認為:「現時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國內,很多企業均願意及有能力貢獻社會。尤其是在香港,家族企業的第二、三代投身公益,已經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在內地,雖然起步較遲,但也是向這個方向走。」他期望青年企業家委員會能凝聚社會上與浸大有共同理念的企業,不是單單向慈善家募款,而是促進有心人互相合作,有的人提供專業知識,有的提供經驗,有的提供人脈網絡,繼而善用政府、大型慈善公益資助機構的資源,攜手開展各項對社會有意義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做大個餅」,爭取更多資源,並令這些有意義的工作得以持續。

為善不遺餘力,還有一套與時並進的行善理念,王先生實在大有其父及祖父之風。王先生謙虛道:「現在我還在向爺爺及爸爸學習。爺爺雖然沒有很高學歷,但在社會的歷練令他充滿人生智慧,他又有極強的親和力,能與不同背景、階層的人融洽相處,並教導我做人要飲水思源,長存感恩之心。我也很感恩在他臨終前能有一段頗長日子伴在他身旁。爸爸則是個真誠的人,簡言之就是誠以待人,嚴以律己,而且很有魄力,他在踏入耳順之年後竟還完成了一個博士學位!他們都是我的榜樣,我現在也嘗試把家族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灌輸給我家裡的下一代。」王先生有此心意,相信王氏家族的事業及善行必定能夠薪火相傳,持續發展。